楊樹軍|校園裡的幾個基本問題2:好學校應該有另一個「網絡」

2023-09-17     校長傳媒

原標題:楊樹軍|校園裡的幾個基本問題2:好學校應該有另一個「網絡」

【楊樹軍專欄】

校園裡的幾個基本問題2:

好學校應該有另一個「網絡」

原創作者|楊樹軍

我們觀察一所學校的視角不一定是校長——很多校長能說會道,但有些東西不是靠嘴的,比如好學校的校園裡通常都會有一張健康的「菌絲網」。

在一片健康的森林地面之下,有一個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由真菌菌絲連接起來的巨大網絡,它一刻不停地在植物間傳送著營養物質和化學信號。

我們常常見到樹葉被蟲啃食,但很少見到整片林子的葉子都被蟲子吃掉了。因為當某棵樹「發現」有蟲子啃食樹葉的時候,它會立即釋放某種化學成分,去敗壞蟲子的胃口,並及時將信息傳遞出去……森林裡的菌絲深入樹根末端,將所有的植株連成一個整體。它們可以即時共享營養成分,傳遞害蟲、病菌入侵之類的信號。

健康的學校也有一個類似的網絡,是它將學校聯結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壞學校會有一堆規章制度,它警告你這不准、那不許;好學校只有流程,它提醒你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以及什麼時間、找誰做。壞學校天天開會布置工作、訓誡教師,好學校只是在培訓——大部分時候是跟業務無關的,真正有價值的培訓會有助於那個「網絡」的形成與更新。

一所制度健全、甚至也很有戰鬥力的學校可能只是外表強悍——就像一場演出,台上的每個人好像都很努力,但台下的觀眾未必買帳。他們可能會希望你趕緊下來……作為校長,你可能永遠想不到,台下很多人是希望看你出醜的。

就像健康森林裡必定有各種各類的動植物一樣,健康學校里也不全是聰明能幹的教師,甚至那些不太聰明、也不太積極的人在這裡都有立足之地……最要緊的是,大家心裡認同某種價值。

基於那個完善而密實的「網絡」,健康學校的成員之間溝通順暢,大家基於認知與信任,甚至無需刻意的交流,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以在此工作為傲。

跟「菌絲網」一樣,同樣看不見的還有成績。你能列舉出來的數字僅僅是成績的一部分——教育的成績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對孩子們來說,後者的影響才更深遠。

因為當我們比拼考試平均分的時候,心裡是沒有具體學生的。我們傳統建築中真正經典的部分在於,木頭就是木頭本身,石頭僅僅充當石頭自身的價值。我們今天可能更喜歡用水泥去模仿木頭、石頭,而且以模仿的惟妙惟肖為榮……實際上,我們追逐的只是建築物的整體價值——誰會在意那些木頭和石塊的感受?

我們愛一個地方,就像愛一個人。我們愛她是因為她值得,她給了我們別人不能給的東西。我的意思是,教育原本不該被弄得如此複雜,如此功利,校長原本該是一群最放鬆的人。他讀書、思考,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在他踩踏過的地方,一個聯繫緊密卻看不見的「網」慢慢形成了。

如果你僅僅專注於學生看得見的成績,你的校園就像是一片人工林,看起來鬱鬱蔥蔥,但它們下面並不存在那張「網」,碰上風吹草動,整個林子就會被摧毀——此外,網的價值在於其整體功能,校長不應該是那個最大的「網眼」。

也有些管理者因為迷戀自己的行政權威,他到學校就去抓校長。他覺得校長重視了,一切問題就解決了。你走出書齋或者機關大院,表現出強烈的要接觸群眾,或者主動去抓一些細節,顯示你的長項不限於理論,你的作風也不官僚主義——但你的樣子就像是站在「紅小鬼」面前的首長……事實上,你仍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你的行為只是在助長校長成為那個巨形的「網眼」。

因為你的姿態讓學校緊張,讓他們動作變形,然後努力去迎合你,去追逐看得見的成績。現代學校需要的是真正識貨者,不被表面的東西遮蔽眼睛。

有使命感的校長會超越表面的成績,而專注於對教育價值的思考,在不知不覺中織造了一個無形卻強大的「網」,並憑藉它去創造一所偉大的學校。

作者簡介:校長,已出版作品包括《子曰·我曰》《村裡最好的學校》等。

(本文為楊樹軍校長原創,首發其個人微信公眾號「楊樹先生」,校長傳媒獲得授權發布)

延伸閱讀:

楊樹軍|校園裡的幾個基本問題:1、價值觀有問題的學校一文不值

楊樹軍|「家有女兒」50:與女兒的關係,就是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楊樹軍|「家有女兒」之1:除了主角的名字本故事都是真的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我們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保持中立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努力不讓教師難堪的學校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校長要想在學校做蠢事,誰也攔不住!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五十塊菜是我們最後的倔強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想要有很多很多的社團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台有什麼意義?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每天都是「家長開放日」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我們都是讀過《論語》和《老子》的人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教師看過100部經典電影之後……

楊樹軍:成為君子——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學校的工作

楊樹軍|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片區內第一所聘請「外教」的公辦學校

楊樹軍:為情所困的日子——疫情的「情」

楊樹軍|回望一所「村裡的學校」之:學校建築物的牆上只有一句話

楊樹軍|確定性與不確定:「從1到99」與「從0到1」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d84b4548537f3720667bc946416a6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