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一命二運三風水一說,一命指的是出生時候的生辰八字,通曉陰陽的人可以知悉人一生禍福吉凶。
二運則指的是大運流年,八字和年月日的五行是相生,還是相剋?
三風水則是指風水,風水指的是住宅,或者是祖先的埋葬地,是否有利於後代的發展。
關於這一說法正確與否,還需要實踐的進一步驗證。
但古代歷史上的無數帝王,十分篤信風水一說,為了讓子孫萬代永遠地接續皇位,自登基之初,便開始準備墳墓。
因而,中華的地下的古墓極多,尤其是地處關中地區的西安市,一鐵鍬下去就是一個古墓。在這眾多的古墓當中,有三座君主的墳墓至今仍被後人津津樂道。
因為這三座墳墓,有著其他古墓所不具備的與眾不同之處。
黃帝所處的時代,金銀器皿尚且不流行,青銅冶煉技術也處於起步階段。
因而,墳墓沒有那麼多貴重的物件。
黃帝陵的偉大之處在於其精神,華夏民族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與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有著莫大的關係。
黃帝為了讓百姓過上美好的生活,征戰惡神蚩尤,最終征服了魚肉百姓的九黎部落。
其次,為了讓百姓穿上衣服,安排其妻子嫘祖手把手教授百姓養蠶。
最後,又在全國推廣炎帝部落的種地技術,使得中華民族很快從原始的刀耕火種里走出,邁向了較為先進的農耕文明。
第二個墳墓則是不敢挖,這個人非秦始皇莫屬,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在?
嬴政以英雄之膽略,結束一個長達五百多年的亂世。
他絕對有狂妄的資本,為了讓名諱永久地被後世記住,也為了顯示個人的獨一無二。他選擇了「朕」這個字做為自我的專有稱呼。
他之前,屈原尚且還有「朕皇考曰伯庸」之類的句子,他之後再敢有亂使用「朕」字的百姓,格殺勿論。
其次,他又給自己造了一個新的詞彙:皇帝。
為了在陰間亦能稱為鬼雄,據傳言,他利用活人做陶俑,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因而,給後人留下一個殘暴的印象。
直到後來人們挖掘出了陶俑,才明白這不過是當年的以訛傳訛。
時人醜化其面目的理由無非如下:
其一,六國後人故意杜撰此類事件,為以後復國輿論造勢。
歷史的事實確鑿無疑地擺在我們面前,這一謠傳也到了終止的時刻。各位或許不知,兵馬俑還不屬於真正的秦始皇陵墓。
真正的陵墓尚且在泥土深處,為何至今不使之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呢?
原因極其簡單,史料有記載,為了使墳墓不被偷盜,他在裡面注入了數萬噸水銀。
水銀,有目共睹,乃是有毒物質。
秦始皇之所以使用水銀,其原因有二,第一,水銀象徵著滔滔江水,可以貫通天上的龍脈。第二,水銀可以克制盜墓賊。
當然,考古學家之所以不敢挖掘秦始皇陵,真正的原因是為了保護陵墓。
傳承了千年的文物,失去了最原本的樣子。
這是對民族的極不負責,也是對後人的極不負責。因而,考古部門即刻叫停了相關工作。
由於以上諸多原因,使得秦始皇陵墓成為了不敢挖的墳墓。
最後一個莫過於挖不動的墳墓,這座墳墓在中國歷史上擁有著極多個第一。
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個皇帝的合葬墓,武則天和其丈夫李治同時列入其中。
為了尋找這座墳墓,武則天找到了當時兩個最為著名的風水師——袁天罡和李淳風。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兩個人為了找到一處適合的墓地,同時從長安城出發。
為了以防被對方窺去,他們各自留下一個記號。
一人埋下一枚銅錢,另一個人埋下一根銀針。
武則天聽到兩人找到墓地的消息後,即刻派遣欽差追隨兩個而去,卻不想兩個的方向一模一樣。
待兩個走到同一地方時,互相瞧了彼此一眼。
難不成對方早已偷取了自己的信息?
兩個均亮出事先藏好的記號,卻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銀針端端正正地插在銅板中央。
武則天大悅,墳墓動工。
結果根本找不到入口,只留下一道黃巢溝,至今仍舊躺在乾陵一旁,成為一處稱不上風景的旅遊景點。
至今,考古學家仍舊沒有找到乾陵的入口,據說墳墓藏在一塊渾圓的實體中間,沒有任何裂縫。
以上就是三座傳世的君主墓穴,或許在百年後,乾陵會被發掘,連同那本傳世的《蘭亭集序》真跡也會出土,但具體是什麼時間,當前不敢保證。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何時,黃帝陵一定不會被發掘,除非是遇到了難以抗拒的天災,否則,絕不會有人去冒犯華夏始祖的威嚴。
畢竟,這才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文脈,這根文脈,會推動我們再次走向另一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