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國產喜劇,居然要靠一部動畫片?

2023-07-18     電影派

原標題:重振國產喜劇,居然要靠一部動畫片?

對,就你!左下角的那位同學。

瞅瞅自己的海報。

排暑期檔,你怎麼敢啊?

不怪我以貌取「片」。

動畫+喜劇。

主角還是一群虎啦吧唧的中學生。

一看就是來割小朋友韭菜的。

沒想到誤判了。

豆瓣8.2,國產喜劇近8年最高開分。

好於93%的喜劇片,好於87%的動畫片。

一整個驚艷出圈。

《茶啊二中》真滴中!(河南話)

請你無腦沖一波。

放心看!

不好笑or不好哭都可以拿走我的命。

看完的第一感受就是「樂」。

100%爆笑的校園青春電影!

從頭笑到尾,不允許你把嘴合上的那種。

當然, 不刻意的搞笑背後肯定是主創團隊的刻意為之。

咱來理一理它好笑在哪裡?

首先,本片選了一個十分巧妙的核心梗——靈魂互換。

一個是初三三班的學生「 王強」,典型學渣。

調皮,愛玩,聰明,喜歡與老師作對。

一個是三班班主任「 石妙娜」,盡責盡職。

對學生一舉一動極其上心。

天造地設的水火不容,卻在某天因為意外而互換了身體。

那可不就鬧大了嗎?

身體互換其實沒啥,關鍵是身份互換。

這種反差可以埋很多笑點。

變身為老師的「王強」帶著全班學生瞎胡鬧。

以前體育課總被語數外占領。

現在什麼課都是體育課。

各種上躥下跳瘋玩。

順帶還在職場撒了把野。

他不是故意的哦~

就是缺根筋,也不懂大人的世界。

出場走姿就是個二流子。

領導講話他喝咖啡。

領導講話他抖腳。

領導講話他睡覺。

發言主打一個真情實感。

而變身為「學渣」的石老師則一門心思維持秩序。

各種「越俎代庖」,活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同學們以為王強傻了。

代課老師以為這孩子瘋了。

居然在課堂上干預教學。

滾出去罰站。

深刻體會了一番當「差生」的滋味。

顛覆的新秩序整蠱了靈魂互換的當事人。

與現實不符的荒誕也逗樂了觀眾。

除此之外,還有石老師和王強之間的battle。

強強相遇,勢必要馴服對方。

最搞笑的是比死大賽。

各種我打我自己,其實是要搞死你。

一個跳窗、一個上吊。

加上動畫片合理的誇張。

真的笑掉頭~

直到試探到對方的底線才消停。

原來王強最在乎的是他「帥氣」的髮型。

而石老師最擔心的是即將到來的公開課,這關係到她能不能評上優秀教師。

這種造笑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推動了劇情又順理成章。

不是尷尬爛梗的堆砌,看起來合情合理。

最後,還有一必殺技——東北話。

東北那旮旯人自帶幽默基因。

無論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說話自帶梗。

大喳子口音給人聽洗腦了。

特別是那段魔性的印度神曲出來的時候,氣氛嗨到了頂點。

噠噠噠

多冷的隆冬×3

噠噠噠

多冷啊~

我在東北玩泥巴......

而且東北話的強大之處在於,具有強大的會意功能。

雖然說半天只說了那啥那啥。

但聽的人就是能明白那啥那啥到底是啥。

真正做到了「意會」和「言傳」的辯證統一。

更高級的是,嘎嘎樂完後,它還能讓你嗚嗚哭~

各種笑料也都是匹配故事講述的調料。

《茶啊二中》的好哭是分層次的。

一是從主線故事傳遞出的互愛。

老師對學生那叫護犢子。

雖然教師優秀評級對初出茅廬的石老師很重要。

但她一直沒答應校長帶績最好的一班成去參加。

三番五次支支吾吾打哈哈。

鐵了心想帶自己班上的孩子去。

所有人都勸她不要冒險。

石老師卻說:「如果我都放棄了,他們就真的被放棄了」。

可見在她眼裡教師並不單單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事業。

其實她完全可以把學生當做工具人,挑最好的學生就行。

可她偏不。

她寧願放棄這次公開課,也不願意帶其他班的學生去。

因為那意味著背叛。

而學生們也用他們的行動回饋了老師。

為了幫助石老師抓住公開課的機會,王強帶著全班同學衝到公開課現場。

電車上,大家還在瘋狂複習Unit9的知識點。

連平時最調皮搗蛋的「學渣」們也一頭扎進了書里。

學生們的全力以赴讓灰心喪氣的石老師重燃鬥志。

終於,趕在最後時刻出現在公開課現場。

那一刻如同天神降臨。

她在孩子們期待的眼神中走向神聖的講台。

粉筆落在黑板上,指尖停頓一秒。

最後流暢地寫下Unit10。

瞬間燃爆了!

她放棄了彩排無數次的Unit9。

她要這堂公開課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最真實的。

她要讓學生從她這裡獲得最誠實的人生。

為師生情舉大旗!

情緒高燃!

而且這種燃並不單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相理解,更是升華到了集體榮譽感。

可以說是校園裡的「江湖氣」—— 我們班的人只能我們自己「 欺負 」,別人休想碰一下。

平時吊兒郎當,甚至為了「報復」老師在評分表打零分,但關鍵時候絕不給老師丟面兒。

班裡的男生在寢室和其他班的人打了起來,女生也抄起傢伙去幫忙。

這種「霸道」的愛,懂的人都懂!

大哭~

二是真實。

對大朋友來說,看 《茶啊二中》就感覺死去的中學時代又來攻擊我了。

檢討書,自簽小獎狀。

老師冷不丁在玻璃窗探頭視察。

體育課被各科老師無情強占。

衛生間是開小會的集聚地。

男寢是工業水泥風格。

女寢是各種雜物堆到清不出一個過道。

男生還拿著「刀劍」打鬥,女生已經開始嫌棄同齡人幼稚。

還有學生時代的「續命糧」——烤串、泡麵、遊戲點卡。

另外,細節還原也做的蠻好。

走廊、教室的牆面下半部分刷著半米高的綠漆。

白牆上掛著世界名人的肖像。

運動款式的校服。

女老師的高跟鞋。

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再細心一些,還能發現 主創們把那個年代流行的影片也悄悄的放進去了。

比如王強變妝石老師的時候配的是《美少女戰士》變身。

舍友第一次掏出假髮的時候,音樂是《流星花園》的主題歌,感覺F4都快從二次元里走出來了。

觀眾也乘著記憶的飛車走進電影世界。

那棟教學樓、那間教室、那個挨著講台的零號座位。

那不就是我們經歷過的沙雕青春嗎?

場景越真實共鳴越強烈。

原來我的記憶里封存著的是《茶啊二中》啊!

成長來得太快,不曾為逝去的青蔥歲月痛哭一場。

這不得......

淚腺很難不被命中吧!

要不說《茶啊二中》是催淚彈。

師生情、集體榮譽是小朋友大朋友都能get到的。

後面還藏了一顆深水炸彈。

它叫懷念。

不論是票房還是口碑,《茶啊二中》都算得上暑期檔的一匹小黑馬。

為什麼能大殺四方?

派爺認為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它填補了青春校園題材的一塊空白。

過去我們習慣了青春片是圍繞俊男美女或學霸學神的故事。

而關於普通人的青春似乎沒什麼戲劇性的故事能撐起一部電影的時長。

可《茶啊二中》偏偏在上課下課三點一線的日常中挖掘到了真實。

在這份真實里又包裹著無數感動又搞笑的小故事。

沒有那麼跌宕起伏,沒有那麼驚心動魄。

只是你、我、他身上發生過的。

這賦予了電影強大的感染力。

不過懷舊角度也有致命的缺點——

校園情懷很難賣出花樣。

因為本片描繪的群像青春所引起的真實共鳴是極其廣泛且普遍的。

缺乏創作成不同的形式的潛力。

換句話說,電影講述的是人們熟悉的點點滴滴。

真實,同時也天然缺乏新鮮感。

第一次看會覺得驚喜,重複多了只會覺得乏味。

芝麻小事翻來覆去的炒太難了也太沒意思了。

不像青春愛情題材。

愛情嘛~

可以是千奇百怪的。

比如《情書》是無疾而終的暗戀,《初戀那件小事》是充滿心酸的喜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幼稚又狂熱的浪漫。

但真實的校園生活好像玩不出那麼多花。

不過,這僅僅是一種擔憂。

有能力的創作者自然有好的表達形式。

這也是《茶啊二中》成功的另一個原因——

創作者對動畫優勢利用的恰如其分。

喜劇和校園生活的適配度簡直不要太高。

其一能把故事講得有意思。

比如開場老師去網吧抓貓著的學生。

論戲劇性,說實話沒意思。

但動畫可以誇張啊。

一段雞飛狗跳、人仰馬翻的追逐戲一下就把場子熱起來了。

能讓你捧腹大笑又不至於太脫離現實。

水到渠成,自然融合。

其二喜劇非常契合中學生那種笨拙又熱血的氣質。

不搞強行洗白煽情。

純純搞笑。

青春就是用來嬉笑、打鬧、犯中二的呀。

越二就越能呈現「屬於小屁孩的開心」!

看了那麼多電影。

第一次喜歡上無腦狂歡。

總之,全程真誠又充滿想像力。

是真正懷念青春的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ce366e2b0abf3c947565f3ed63f5b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