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我國鋼鐵需求結構重心逐漸向製造業轉移

2024-10-27     金台資訊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杜燕飛)「當前,鋼鐵行業進入『存量優化』階段的特徵日益明顯,運行持續呈現高產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日前在中鋼協2024年三季度信息發布會上表示,我國鋼鐵需求結構重心逐步向製造業轉移,製造業成為支撐鋼材需求的主要動力,尤其是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光伏產業等加快發展將有力拉動相應品種鋼材需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累計生產粗鋼7.68億噸,同比下降3.6%;生產鋼材10.44 億噸,同比下降0.1%;摺合粗鋼表觀消費量6.88億噸,同比下降6.2%。海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累計出口鋼材8071萬噸,同比增長21.2%;出口均價770美元/噸,同比下降21.6%,但比同期國內鋼材均價仍高39.5%。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前三季度,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03.66點,同比下降7.67%;我國鐵礦石進口均價為111.6美元/噸,同比下降0.8%,降幅明顯小於鋼價降幅。

受此影響,前三季度,中鋼協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累計營業收入為4.54萬億元,同比下降6.87%;利潤總額289.77億元,同比下降56.39%。

展望後期,姜維認為,近期國家出台了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回穩等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鋼材市場預期。

姜維表示,從需求上看,鋼鐵消費需求減中有增、增中有質。不同品種需求將繼續分化。鋼鐵需求結構重心正在逐步向製造業轉移,製造業和建築業鋼材需求占比2023 年分別為48%和52%,預計2024年將各占「半壁江山」,甚至製造業用鋼需求占比可能進一步上升。

「我國是年消費在8億噸以上的世界最大鋼鐵市場,鋼鐵行業總體資產狀況維持較好水平,相信只要企業對當前面臨的形勢有理性的判斷、現實的選擇、積極的應對,做到加強自律,防止惡性競爭,我國鋼鐵仍將展現出韌性強、後勁足的勢頭。」姜維說。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大規模設備更新、消費品升級等舉措推進,我國鋼鐵產業正加速向綠色化邁進。

中鋼協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共有159家鋼鐵企業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其中,114家企業全過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鋼產能約5.17億噸;45家企業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鋼產能約1.52億噸。前三季度,在產量下降的情況下,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總能耗同比下降3.3%,噸鋼綜合能耗同比基本持平,噸鋼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5%。

姜維介紹,按照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的目標要求,持續推進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公示。目前,已有寶鋼股份湛江鋼鐵、首鋼京唐、河鋼石鋼、寧波鋼鐵、寶鋼股份寶山基地等5家企業通過極致能效工程能效標杆評審驗收並正式公示,還有一大批鋼協會員企業通過這項工作提升了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帶來了可觀的節能減碳量。

「當前,『低碳排放鋼評價方法』鋼協團體標準已正式發布,第一批8個中國低碳排放鋼產品也已正式發布,為綠色貿易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姜維說,中鋼協正在組織制定配套的工作辦法,後期將有序開展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的相關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bfa09f324798039b59781853a66f0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