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飛行器後,又發射了一顆「神秘衛星」

2023-12-20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飛行器後,又發射了一顆「神秘衛星」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根據新華社消息,12月15日晚上9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五號遙六運載火箭,將我國最新型的遙感41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報,遙感41號衛星是我國最新研製的高軌道空間觀測衛星,將用於國土普查、農作物估產、環境治理、氣象預報等領域,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信息協助。

拋開遙感41號衛星本身不提(畢竟該衛星到目前為止一沒圖,二連火箭發射的照片都沒有,起碼大伊萬沒有),咱們來談談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目前這種遙感衛星,尤其是光學/視頻遙感衛星,所能達到的最高解析度好了,衛星所能達到的最高解析度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

其一是大氣的氣流擾動,我們都知道狙擊手在射擊遠距離目標時,除了需要考慮風偏量,還需要考慮大氣本身的熱氣流擾動等。說的再簡單一些,你在夏天的時候用手機或者相機拉個長焦距拍遠處的景色,會不會看到接近地表的區域出現熱浪,這就是典型的熱氣流擾動。距離這麼近,擾動都已經很明顯,可想而知位於數百千米軌道上的衛星,在拍攝時受到氣流擾動影響會多嚴重,遙感衛星要拍地面目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氣流擾動影響。

其二衛星自己設計的物理學極限,簡單來講就是距離越近,拍到的目標解析度就越高,衛星使用的鏡片孔徑越大,拍攝到的目標解析度就越高。望遠鏡的衍射是有極限數據的,通過相關的公式,在得知遙感衛星部分技術參數的情況下,是可以明確該衛星最大的解析度可能是多少的。

目前,世界上使用偵察衛星拍攝解析度最高的國家當然是美國,美國的光學偵察衛星主要分為兩類,其一是軍用星,其二是民用星。民用星不用說了,我們平時都喜歡看的谷歌地圖,裡面的絕大多數圖像,都是美國最為著名的商業遙感衛星服務商Maxar Technologies所有的Worldview衛星拍攝的。這款衛星使用的據說是孔徑1.24米的鏡頭,在低軌道上運行時可以確保0.3米的解析度,這也是谷歌地球絕大多數圖像的解析度,而根據美國有關部門的規定,商業遙感衛星所能提供的衛星圖像,不得低於30厘米解析度。

軍用星的門道就多了,美國國家偵察局下屬的、最為著名的光學遙感衛星當屬大名鼎鼎的「鎖眼」(Keyhole)系列。「鎖眼」系列衛星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到現在已經發展了十多個型號,其中KH-11到KH-15當屬目前最為先進的幾個型號。這些型號雖然有先後順序,但事實上可以算作是同一代產品,只不過技術路線不同,甚至有消息稱KH-12開始到KH-15都算KH-11,只不過是Block2-Block5之間的差別。

但是不管怎麼說,2019年伊朗火箭發射失敗、火箭在發射台上爆炸,隔壁美國「大統領川寶」得意洋洋地在推特上PO出了一張高度機密的、由美國國家偵察局拍攝到的伊朗火箭發射台衛星圖像,嘲笑了伊朗人一番。他這隨便一發不要緊,把國家偵察局下屬的光學偵察衛星的解析度也給曝光了,外界經過圖像判斷和技術研判後認為,美軍的KH-11比較新的型號,使用可見光波段拍攝時,最大解析度大概是0.1米。這也是目前我們能接觸到的,美軍解析度最高的偵察衛星了。

總之,科技在發展,偵察衛星的圖像解析度也在不斷提高,比如美軍,現在也在發展KH系列的後續型號。對此,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