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不相瞞,避免尿毒症的根本不是降肌酐,關鍵是這2點

2022-07-13     小狐狸的寵物家

原標題:實不相瞞,避免尿毒症的根本不是降肌酐,關鍵是這2點

判斷腎病是不是嚴重?會不會發生尿毒症?一般大部分人會看血肌酐。肌酐升高往往提示腎功能的下降,腎病進展加速,需警惕腎衰竭甚至尿毒症。

肌酐本身不會對腎臟產生損害,正常情況下會隨尿液排出體外。當腎功能受損後,過濾排泄肌酐的速度下降,開始蓄積在血液中,也就變成了「危險垃圾」,需及時清除掉。

雖然肌酐值是衡量尿毒症的一項指標。但卻不是唯一的影響指標,預防尿毒症的關鍵也不單是降肌酐。

要阻止尿毒症還需要從修復腎功能上入手,關鍵有兩點!

第一點:維持人體正常運轉的功能——即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腎功能受損後,早期會出現乏力、噁心、水腫甚至尿蛋白的情況,這些都是腎臟過濾代謝功能受損導致的。

導致體內水平衡紊亂,引發鈉滯留,導致水腫,當腎小球出現實質性損傷後,基底膜通透性增大,大分子蛋白漏出體外,造成大量蛋白流失,繼而引起營養不良、噁心、食欲不振、乏力等情況。電解質紊亂如血鉀、鈣磷紊亂也會引起系列症狀,加重不適。

腎臟的整體過濾、調節作用下降,會帶動整體身體狀態出現進行性衰退。

應對腎病早期,一方面儘快控制住尿蛋白、水腫的症狀,調整腎臟的功能,從而盡力恢復身體的機能。可以持續維持病情的穩定,降低惡化風險。另一方面,確診病理類型,及腎功能受損的情況。針對受損較輕的腎小球、腎間質等細胞,及時進行修復。

一些腎友總是糾結於尿蛋白的幾個加號,肌酐是高是低。腎病治療並非是為了降指標而降,而是為了系統治療,因此指標下降的同時,更有重視各方面功能的恢復。注意觀察自身狀態的變化也很重要。

第二點:重視造血、調血壓、排毒的功能

腎臟除了以上基本的三大作用,還有很重要的衍生功能。

首先是刺激脊髓造血的功能。腎臟會生成一種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成分,刺激骨髓幹細胞造血。但腎功能受損後,生成的這類物質減少,血紅細胞減少,脊髓造血減少,極易引發貧血。貧血會加劇腎臟缺血的情況,從而加速尿毒症風險。

改善貧血,堅持注射促紅素,同時也要配合飲食的管理,適當補充補血的食物。

其次是調節血壓的功能。高血壓會引起腎病,長期腎功能受損也會引起血壓升高。血壓升高會造成腎小球內部高壓,腎臟生存環境極差。因此必須要重視血壓的穩定。

腎友們一般堅持服用降壓藥比如沙坦、普利類是常用的,同時也有助於延緩腎功能。還要配合低鹽飲食,穩定作息,戒煙戒酒等一切可能影響血壓穩定的因素都要改善。

最後是排毒功能。尿毒症最後就是腎臟功能幾乎全部喪失,大量毒素排不出,除了肌酐,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等各項指標都會升高。此外,尿量減少會無尿會進一步加重惡化。

因此恢復部分受損較輕的腎小球等組織,繼續發揮作用,這樣就能一直延長腎功能壽命,降低尿毒症的風險。疏通血管,可以用中醫藥方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降低指標是腎病治療的的一部分,但恢復腎功能才是避免尿毒症的根本!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b42d24ae0ebe2b803f5c86d98b4c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