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2000億!數據要素催化不斷!產業鏈哪些公司將受益?

2023-12-05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兩年2000億!數據要素催化不斷!產業鏈哪些公司將受益?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昨日(12月4日)數據要素板塊異軍突起,銀之傑20厘米漲停,深桑達A、中公高科等漲停,板塊內多股活躍。

此次板塊爆發的導火索,是近期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制定的《數據資產確認工作指南》省地方標準。該標準於今日(2023年12月5日)起正式實施。

這個標準填補了國內數據資產確認標準的空白,意味著數據價值化流程(包括登記、確權、定價等)進一步規範,數據要素產業鏈的變現邏輯進一步打通。

進入下半年以來,數據要素概念板塊多次成為市場焦點。期間不僅曾與指數共振走強,此次更是逆勢上揚。那麼數據要素的邏輯到底有多強?產業鏈核心個股又有哪些呢?

數據要素——信息化時代的新型生產資料

「數據要素」中的「數據」主要指計算機數據,不僅包括單純的數字、文字或符號,還包括構成圖像、聲音的數字信息。

按照數據來源,數據可分為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

公共數據是政府單位在提供公共服務時收集的數據,比如供水、供電、供氣等數據。公共數據歸國家和全民所有,因此一般由政府無償開放給社會。

企業數據是企業生產經營等活動產生的數據,國家對企業數據開放暫無強制力。

個人數據是個人與企業互動產生的數據,比如個人在電商平台的購買記錄、在網際網路平台上的瀏覽記錄等。

在高度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數據已然成為重要的新型生產要素。

但與土地、勞動、資本、技術等傳統生產要素相比,數據具有可複製性、非標準性、隱私性、權屬複雜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導致數據要素存在交易難點。

通過數據資源化、數據資產化的方式,我們得以將權屬確認的數據資源認定為數據資產,其中參與社會生產經營活動、為使用者或所有者帶來經濟效益的就是數據要素。

圖片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數據要素板塊邏輯有多強?

數據要素能成為熱門的主題投資機會,歸根結底來自於兩方面邏輯:

1、國家強力推動,政策刺激持續

中國是全球首個將數據確立為生產要素的國家。

2022年「數據二十條」出台,明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基本架構。此後頂層政策設計進入到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完善期,各地各部門數據要素相關細則規定加速制定並落地,制度體系和配套政策不斷豐富完善。

2023年10月,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成立。意味著後續數據要素產業從頂層設計到制度建設、產業實踐有望實現共振提速。

2023年11月,七家省級數據交易機構發起並建設聯盟鏈共識節點,就數鏈共建展開深度合作,數據交易鏈正式啟用

11月25日,在2023全球數商大會上,數據局局長表示,國家數據局非常重視推進數商的發展。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圍繞發揮數據要素乘數作用,與相關部門一道,研究實施「數據要素×」行動。

也就是說,數據要素板塊還有持續的政策預期。

2數據要素對經濟的推動顯著

在國家政策引領、地方試點推進、企業主體創新、關鍵技術創新等多方合力作用下,數據要素市場化的圖景初步形成,推動經濟的增長。近些年數據要素對GDP的貢獻度持續上升。

圖片來源:《中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報告(2021-2022)》

而根據2023全球數商大會——上海數據交易所年度發布會上發布的《2023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研究分析報告》預計,未來3年至5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仍能保持較高速增長,到2025年,規模有望增至2046億元。

圖片來源:《2023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研究分析報告》

3數據要素產業鏈梳理

數據要素產業鏈,可分為供給-流通-應用三大環節。

資料來源: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信通院,西部證券、行行查

上游:數據供給

各級政府、電信運營商、大型國有企業、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等聚集了海量經濟社會、行業、用戶數據,數據服務商協助這些數據提供者,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將原始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

中游:數據流通

中游環節主要涉及數據的流通,包括確權登記、定價和流通交易三大環節。

三大環節主要在數據交易所進行,交易所通常由地方政府推動成立,或由網際網路頭部企業利用自身的雲服務和數據資源體系建立。

數據服務商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推動數據資源的資產化,在流通中進一步釋放數據的價值。

下游:數據應用

當前下游數據的需求方主要集中在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公司。隨著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的應用將會擴展到更多的行業,進一步深化其在各個產業中的應用,從而實現產業賦能。

截至2022年底,國內現有數據交易類企業超9.2萬家,由副省級以上政府牽頭組建的數據交易所超過30家,大數據相關機構超過1100家。

針對數量眾多的數據要素板塊個股,筆者梳理出了產業鏈上的核心公司名單,供大家參考,其中多股在12月4日有漲停或大漲表現。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ae4b85a44e7d2e3bc2cbb0fbe43da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