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ntis、寶馬先後採購蜂巢電池,中國供應商站起來了!

2023-10-21     汽車扒一扒

蜂巢能源作為少有的主機廠控股供應商,在零部件行業持續發力。

日前,全球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集團向蜂巢能源追加採購接近5.48GWh電池包PACK方案,這是蜂巢能源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次巨大成功。

蜂巢能源向Stellantis集團供應的PACK電池包採用了標準的VDA電芯,為了適應歐洲更低的溫度,在設計上做了新的調整。

同時,在寶馬年初全球招標的160GWh電池訂單中,蜂巢能源獲得了寶馬歐洲市場約90GWh的訂單量,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獲得了國內70GWh訂單量。

拿下這兩個訂單,一方面是因為蜂巢能源價格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是的確在技術端擁有不錯的表現力。

2023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蜂巢能源排名第七,裝機量2.34GWh,緊追LG。

國內市場方面,蜂巢能源出貨量主要供給長城端,由於長城在電動化領域轉型速度相對緩慢,所以蜂巢能源在國內的出貨量並沒有想像中的大。

2022年,蜂巢能源全年裝機量達到6.1GWh,並不算主流供應商,但今年先後收到累計約100GWh的電池訂單,這對於蜂巢能源來說是一個打翻身仗的好機會,必然能夠從裝機量、營收、三個角度直接將蜂巢能源推向一線高度。

還能夠從核心肯定長城在電池技術上的儲備能力,擴大合作範圍和合作機會。

其實蜂巢能源早在一年前就已經規劃了更大產能的工廠,海外落地電池工廠擁有40GWh的累計生產能力。

未來的市場競爭,一定是從整車轉向零部件,誰擁有更強大的供應能力,從三電系統的成本、可靠性、技術、出貨速度上優化,就能給產品提供更好的保障,還能夠站在全球市場賺取最核心的零部件利潤。

國內的電池供應商已經成為主流,寧德時代、比亞迪、蜂巢能源等等已經逐步在全球市場立足腳步,背後說明我們的技術儲備、生產設計理念已經走在前列,正在利用電動化逐步推翻傳統企業樹立的技術壁壘。

以後想要出售專利、出售零部件的話語權將會從外資轉向自主手中。

從產品端來看,中國設計、生產的電動化產品在全球都讓人瞠目結舌,無論是比亞迪還是蔚來、小鵬、理想,這些產品都成為了優秀的家用車。

專業領域方面,比如說長城的硬派越野車配合著蜂巢能源,既能夠擁有更好的越野生活,還能保證最基本的安全性,對於未來的電動化越野市場來說,長城和蜂巢能源都能夠提供核心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寶馬、Stellantis集團先後在海外採購蜂巢能源,說明這些企業已經認同中國電動化轉型思路的正確性,採購中國零部件則是對中國企業的肯定。

當然也要提防,這些海外企業通過採購的方式來節省時間、精力成本,憑藉著技術儲備、品牌優勢、成本優勢,在未來的電動化路徑上進行反撲。

總而言之,電動化重新梳理了市場發展邏輯,中國企業以及零部件板塊都擁有更好的話語權,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aa65eced2a092b5935f7e189f4b00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