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美國 / 日本 / 加拿大電影《不》。
片名Nope (2022),別名不!(台) / 虛無(港) / 不要 / 覅。
喬丹·皮爾的新片《不》包含西部、喜劇、科幻和恐怖等多個元素,其中主打的還是科幻恐怖內容。
故事發生在加州內陸,OJ·海伍德(OJ Haywood)和埃默拉·海伍德(Emerald Haywood)是一對經營馬場的兄妹,他們發現了空中不明物體,試圖拍攝留下證明其存在的證據。
他們家附近還住著農場主瑞奇·朱佩·帕克(Ricky 'Jupe' Park),他經營了一個主題公園,裡面有一個項目就是付費觀看UFO表演。
兄妹倆拍攝空中不明物體的過程,引來了一系列駭人聽聞的事件。
本片是第一部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恐怖片,也是喬丹·皮爾第一部在膠片拍攝的長片。
喬丹·皮爾早在2021年7月22日就發布了影片圖片,因為疫情影響等因素,足足一年後,本片才在2022年7月22日上映。
喬丹·皮爾以《不》作為片名,有一方面考慮就是觀眾對於恐怖片的反應會是「不」。
電影預告片在超級碗發布後,觀眾猜測這部電影可能涉及外星人入侵,並認為該片名《Nope》是「Not Of Planet Earth」的首字母縮寫。
《不》中信息量很大,也很複雜,導演將其分成五個章節《幽靈》(Ghost)、《三葉草》(Clover)、《戈迪》(Gordy)、《幸運》(Lucky)和《牛仔夾克》(Jean Jacket)。
五個章節以層層推進的方式相互關聯,並且分別揭開了故事真相的一部分,觀眾交叉對比信息會發現其中的隱藏信息。
根據喬丹·皮爾介紹,本片受到《金剛》(King Kong ,1933)、《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1993)、《第三類親密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天兆》(Signs ,2002)和《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1939)等電影的影響,影片中著重表現的視覺奇觀是一大重點。
影片開頭的引述出自《聖經舊約》中的《那鴻書》(Nahum)。先知那鴻講述了尼尼微城的故事,那裡的人民很邪惡,上帝在40天內將其標記為毀滅。
本片所講述的故事和《那鴻書》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建立在處理「奇觀」的方式上。
戈迪一直被欺壓榨取導致了最終狂暴,瑞奇·帕克一直利用「牛仔夾克」牟利卻從不考慮「牛仔夾克」的感受,海伍德兄妹試圖利用記錄「牛仔夾克」去奧普拉脫口秀賺錢,攝影師安特勒斯·霍爾斯特同樣拚死要拍攝「牛仔夾克」等。他們都想通過奇觀賺錢而已,卻從不思考背後的代價。
貪婪和好奇心最終會讓這些人付出代價,觀眾也會由此感受到恐懼效果。
大家想理解《不》,最根本的弄明白影片里的設定。
下面分幾個方面討論影片設定,也方便縷清影片內容。
1.空中不明物體是什麼。
影片中給空中不明物體起的名字叫「牛仔夾克」,從「牛仔夾克」的表現來看,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科幻生物,名叫大氣生物。
大氣生物是一種科幻小說中的生物。著名的大腳怪作家伊凡·T·桑德森(Ivan T.Sanderson)用了一整本書的篇幅闡述了這樣一個理論:許多不明飛行物實際上是雲中原生的密度極低的動物。就像海洋中誕生了屬於自己的生命體,人們認為大氣雲層在我們上方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大氣海」,其中誕生的雲中原生動物就是大氣生物。
人們覺得大氣生物不具備智慧,只是擁有生物本能的動物。根據「目擊者」描述,大氣生物可以改變自身密度,變小時十分堅硬,帶有金屬光澤,變大時更像雲彩,甚至達到隱身的程度。大氣生物死亡時,身體會以凝膠狀物質的形式降落到地表,隨後蒸發為零。
在《不》中,「牛仔夾克」的設定也是遵循這個設定。
有關大氣生物的最早故事之一是阿瑟·柯南·道爾1913年的短篇小說《高度的恐怖》。
故事中,單翼飛機飛行員喬伊斯·阿姆斯特朗試圖打破高度記錄時,意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漂浮半透明巨人生態系統。
此後日本電影《宇宙大怪獸多哥拉》(Dogora ,1964)、《傑索拉·加尼美·卡美巴 決戰!》(Space Amoeba ,1970)、美國電影《變形怪體》(The Blob ,1948)都以大氣生物為主角。在電視劇《星際迷航》《奧特曼》中,也偶爾會出現一些類似大氣生物的動物。
「牛仔夾克」可以看作是一個安安靜靜生活在天空中的大型動物。
它平時並不以地面生物為食,即便吃下去也不消化,還要費事把不消化的玩意兒吐出來。比如吐出鑰匙、錢幣、假馬等。影片開頭,海伍德兄妹老爹就是死於「牛仔夾克」的排泄。
它並不喜歡被地面生物發現,一旦「看到」有地面生物觀察自己,它就會受驚,風捲殘雲一般消滅地面生物。這一點很像影片開頭表現的馬受驚過程,馬在猛然受到驚嚇會尥蹶子,「牛仔夾克」受驚了就會把觀察者吸進肚子。
大氣生物的設定還有一點是會產生電磁干擾。
因此「牛仔夾克」出現時,周圍的電力設備都發生異常,無法使用。海伍德兄妹想要記錄「牛仔夾克」的影像資料,就只能尋找非電氣的老設備。這才給了影片後期瘋狂攝影師的表現空間。
瑞奇·帕克很早就發現了「牛仔夾克」的存在,不僅如此,他還知道「牛仔夾克」會吸走看著它的東西。於是瑞奇·帕克主題公園內的一個表演項目就是給「牛仔夾克」喂馬。
「牛仔夾克」察覺到馬在狂奔時看到了自己,於是現身吸走馬。而表演經常會演砸了,導致觀眾被「牛仔夾克」吸走……
2.瑞奇·帕克幼時經歷和成年經歷的聯繫。
瑞奇·帕克小時候從猩猩戈迪的狂暴中倖存下來,於是他對自己產生一種錯覺,他覺得自己擁有馴服無法馴服對象的能力,並且能夠將這種奇觀變成一種斂財工具。
因此,瑞奇·帕克並不關心「牛仔夾克」是否收到打擾冒犯,而是覺得自己很牛掰。
他在影片中想隱晦地阻止海伍德兄妹觀察「牛仔夾克」,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自己的生意。
3.影片如何表現黑人平權的內容。
喬丹·皮爾的幾部影片一如既往地充滿爭取黑人權益的訴求,《不》也不例外。
他選擇黑人擔任西部牛仔就是最直接的證明,本片甚至是第一部以黑人牛仔為代表的電影,打破了以往牛仔都是白人的刻板印象。
影片開頭提及的1878年騎師騎馬影像是人類最早的動態影像。
這段影像被命名為《賽莉·加德納在馳騁》(Sallie Gardner at a Gallop ,1878)。賽莉·加德納是馬的名字,而兩名騎師只是被稱作「C. Marvin」和「G. Domm」,真實身份不為人所知。
他們很可能就如埃默拉所說是黑人,因為那個年代很多騎師都是黑人,比如1875年第一屆肯塔基賽馬比賽中15名騎師有13名是黑人。
弄明白這三個問題,理解《不》就很簡單了。欣賞《不》的門檻就是大氣生物設定,理解導演表現主題。
人類為了利益而濫用自然,不論環境還是生物,無一倖免。22年前猩猩「戈迪」、海伍德家的馬「幸運」、遠在天邊的「牛仔夾克」都有著相似之處。
當觀眾了解導演的精心設定後,會對這樣的結果感到震驚,喬丹·皮爾巧妙地把天空地面結為一體,科幻和恐怖恰到好處地結合到了一起,令人大開眼界。
影片中細節豐富,隱藏著大量信息,最後說說電影中的彩蛋。
1. OJ和埃默拉分別穿著橙色和綠色的衣服。
因為OJ代表橙汁(orange juice),Emerald 是翡翠的意思。
2. 影片開場埃默拉連珠炮式介紹家族和馬場歷史一幕,語速極快,精力充沛,活力四射。
這一段一共拍攝了14次,喬丹·皮爾對此的評論是每一次表演都非常不同。可以看出喬丹·皮爾情商很高,NG不叫NG,叫表演不同。
3. 影片中提及拍攝第一部騎師騎馬的攝影師是埃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
他在嘗試拍攝電影之前,是一位著名的自然攝影師。他喜歡冒著生命危險去拍攝極其危險的照片。後來他因為謀殺妻子的情人而受審,他的辯護理由之一就是精神錯亂,因為沒有一個精神正常的人會孜孜不倦地拍此類照片。
4. 在影片開頭埃默拉連珠炮式的介紹中,漏說了一個「曾曾曾祖父」中的「曾」,因為她只是在重複她父親去世前的演講。
5. 瑞奇·帕克的桌子上有一把金屬大剪刀,這把剪刀和喬丹·皮爾前作《我們》(Us ,2019)中特別顯示的剪刀相同。
6. OJ提到馴服野生動物時,安特勒斯·霍爾斯特(Antlers Holst)說「問齊格弗里德和羅伊」。
這裡有一段典故,Siegfried Fischbacher 和 Roy Horn 是德國魔術二人組,他們以在拉斯維加斯表演中展示異國動物而聞名,尤其是白獅和白虎。2003年10月3日,這天是羅伊的生日,在他們的表演中,一隻名叫Mantacore的七歲白虎襲擊了羅伊,並打斷了他的脊椎。羅伊雖然大難不死,但落下殘疾。
7. 安吉爾卡車上出現了「FE1111」的標識。
「FE」代表美國實體家電連鎖店Fry's Electronics。
《耶利米書》第11章11節寫的是:「我必使災禍臨到他們,是他們不能逃脫的。他們必向我哀求,我卻不聽。」(I will bring on them a disaster they cannot escape. Although they cry out to me, I will not listen to them.)
8. 瑞奇·帕克第一次描述戈迪攻擊時,他告訴 OJ 和埃默拉攻擊持續了6分13秒。
後來,當他在主題公園內演出時,他說他在6個月前的下午6點13分第一次見到了這個外星生物。
9. 瑞奇·帕克在主題公園內表演時說「一小時後你們將目睹一場奇觀後離開這裡」。
此時電影正好距離片尾字幕只有一小時。
10. 戈迪結束狂暴後,他對年輕的瑞奇·帕克打手語:「家人發生了什麼事?」
11. 兄妹倆把「幸運」賣給瑞奇·帕克後,他們在黃昏時間的牧場散步。
觀眾可以發現遠處雲層有一塊很突兀的雲朵,這片「雲朵」在夕陽下和周圍的雲朵截然不同。
12. 電影開頭的介紹中,瑞奇·帕克兒時參加的情景喜劇中戈迪被氣球引爆發狂;電影結局中,「牛仔夾克」被氫氣球幹掉了。
13. 在電影的最後一幕中,埃默拉騎著摩托車滑行,這是導演喬丹·皮爾在致敬《阿基拉》(Akira ,1988)。喬丹·皮爾表示《阿基拉》是他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不過他受邀執導真人版《阿基拉》時,拒絕了邀請。
摩托漂移並不是影片中唯一致敬《阿基拉》的地方,片中牛仔夾克夾死生物的鏡頭也致敬了香織死亡。
14. 「牛仔夾克」的造型受到多種海洋生物造型啟發。其中包括水母、章魚、魷魚、電鰻和鬼刀魚……
導演還承認,最終一幕「牛仔夾克」的造型受到《福音戰士》中天使造型影響。
15. 電影中途,海伍德兄妹倆和安吉爾在虛擬餐廳Copperpot's Cove用餐。
這家虛構的餐廳也出現在《我們》中,並以「Chester Copperpot」命名。
16. 「星際套索體驗套餐」(Star Lasso Experience)的宣傳標誌是光線背景下的兩匹馬。
表面看起來,這些光線是一種設計裝飾,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劇情提示,在節目中這些馬會被「牛仔夾克」吸進體內。
設計的節目以馬被不明飛行物「吸」為特色。(在節目「預覽」期間,觀眾被吃掉/吸食,馬活了下來)。
17. 在影片角色海報中,瑞奇·帕克的單人海報造型帶著寬沿帽子,輪廓看起來就像「牛仔夾克」。
18. 殺死海伍德兄妹老爹的美國鎳幣的日期是1979年,而導演喬丹·皮爾就是1979年出生的。
聚焦小眾科幻生物,
表現常規哲理話題。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