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威士忌泡沫,崩了

2023-04-18     正解局

原標題:日本威士忌泡沫,崩了

樹不會長到天上去。

正解局出品

這個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東西。

去年,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日本威士忌泡價格被炒到天上去。

現在,崩了!

今天簡單聊一聊。

1853年,「黑船事件」主角,美國艦隊准將馬修·佩里給日本人留下了一桶110加侖的威士忌作為臨別禮物,成為日本人第一次品嘗到威士忌的歷史。

國門被強行打開後,喊著「和魂洋才(Wakon yosai)」口號的日本人逐漸喜歡上這種與寡淡清酒口味完全不同的洋酒,開始學著釀造日本威士忌。

種類繁多的日本威士忌

一百多年後,日本出產的威士忌價格甚至超越了原產地蘇格蘭,成為獨一無二的「日本威士忌」存在,讓無數愛好者們競相追捧。

隨著威士忌在新興國家市場上的走俏,威士忌一直在漲價,近六年增幅超200%,其中日本威士忌占到絕大多數。

可日本威士忌價格就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價格是先漲後跌,跌幅最大的要數輕井澤。

這是由日本輕井澤蒸餾所,通過大麥加重度煙燻再放入舊雪利桶陳釀傳統工藝方式釀造而成的威士忌,口感獨特。

由於酒廠已關閉,目前的所有存酒都是稀罕物。

國際市場上的一瓶輕井澤1981(Japanese Label)價格先前能達到10000歐元(約合7.5萬元人民幣),價格跌到7500歐元(約合56000多元人民幣)。

日本威士忌中的「貴族」——輕井澤1981系列

其他種類的日本威士忌也隨著價格大跌,最大跌幅超過25%。

比如市場上常見的山崎威士忌,已經從高峰時期的每瓶二千多元人民幣,直降到1500元人民幣左右。

可以對比的是,歐美國家最常喝的傑克丹尼OLD NO.7,售價大約是20歐元(約合150元人民幣),價格相差絕非一點點。

歐美影視劇中常出現的黑標傑克丹尼OLD NO.7

這不禁讓人好奇,難道是日本生產的威士忌是更好喝麼?否則怎麼會賣得這麼貴?

先簡單說下威士忌這款酒,這是一款以水、酵母、麥類以及其他穀物通過糖化、發酵、蒸餾、熟化和混配等工藝釀製而成的蒸餾酒。

通常酒精度數在40-60度之間,屬於烈性蒸餾酒的一種。

各個國家根據原料和工藝,將威士忌又分為單一麥芽、單一穀物、調和、調和麥芽和調和穀物這幾個種類。

順便說一句,今天被很多人追捧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其實也不過近幾十年才流行開來。

威士忌氣味焦香,帶有一定的煙燻味,喝著十分過癮,數百年來一直深受歐洲人的喜愛,有「生命之水」的美譽。

世界上公認的威士忌酒發源地是不列顛島,講究正宗的日本釀酒師,幾乎都前往蘇格蘭學習威士忌的釀造工藝。

說起日本威士忌的起源,就不得不提被尊為日本威士忌之父的竹鶴政孝。

竹鶴政孝出身釀酒世家

熟悉日本酒的朋友或許聽過一款「竹鶴」酒,竹鶴政孝就是這個釀酒家族的成員,上世紀初前往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留學。

雖說學的是化學,可他對平時喝到的蘇格蘭威士忌十分鐘愛,便有心前往釀酒地學習,在歸國後將酒帶回。

竹鶴政孝回到日本,不僅帶回一整套「洋酒」釀造工藝,還帶回一位洋人老婆。

NHK晨間劇《阿政》,描述的就是竹鶴政孝創業故事

1923年,三得利的前身壽屋啟動了製造威士忌的計劃,時任社長的鳥井信治郎找到竹鶴政孝,希望共同合作,釀造出日本自己的威士忌。

兩人一拍即合,在京都郊外山崎開始了威士忌的研發和釀造工作。

日本威士忌的「故鄉」,山崎蒸餾所的外觀今夕

1930年,日本第一款三得利威士忌白札面世,雖說口味純正,而且只賣4日元,但銷售十分慘澹。

原因就是傳統威士忌的煙燻味很難讓口味清淡的日本人接受,很多人覺得自己是在喝「香煙頭泡過的水」。

因為銷售失敗,竹鶴政孝和鳥井信治郎產生嚴重的分歧。

竹鶴堅持認為是由於威士忌口味還是不夠純,要更加遵循傳統,釀造出真正的「傳統蘇格蘭威士忌風味」。

鳥井則覺得西方的威士忌口味並不一定適合日本人,必須加以改良,去適應消費者。

第一支日本威士忌,三得利白札

最終,見解不同的二人分道揚鑣,從而分別造就了後來日本威士忌的半壁江山。

竹鶴去了北海道余市町,建設了余市蒸餾所,靠生產果汁賺到的錢,繼續研發威士忌。

今天日本威士忌圈內大名鼎鼎的日果、余市、宮城峽和竹鶴這幾個品牌都是竹鶴政孝創立,後來被朝日啤酒收購。

1937年,鳥井信治郎依託三得利工廠,繼續改良威士忌工藝,最終研發出適合日本人口味的威士忌12年(即三得利角瓶),終於受到了日本人的認可。

換句話說,今天無數國人熟悉的三得利烏龍茶,其實還不到40年的歷史,而三得利威士忌,已經超過80年的歲月。

著名的三得利角瓶威士忌

二戰爆發後,三得利角瓶威士忌作為軍需品進入日軍採購目錄,隨後風靡全日本,還在很多居酒屋銷售。

三得利後來又推出白州和響,並買下占邊(Jim Beam)威士忌和旗下一系列品牌後,逐漸成為日本威士忌中的主要引領者。

和響曾在文藝片《迷失東京》中出鏡,主人公後來又為該品牌代言

不過,細膩柔和的日本威士忌在世界「揚名立萬」,實際也就近20年的事。

很長一段時間,日本威士忌因為口味不符合大多數歐美人的習慣,只能在日本孤芳自賞。

千禧年後,日本威士忌酒商悄悄拿出各家的產品頻頻去參賽,刷存在感。

來自日果的余市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以及三得利的山崎12年和響30年瘋狂在ISC(International Spirits Challenge)國際烈酒挑戰賽等國際大賽上屢屢得獎,知名度與身價不斷飛升。

日威在ISC和WWA瘋狂拿獎

最引人關注的是近十年間,在國際級的威士忌大賞WWA(World Whiskies Awards)上,三得利旗下的山崎、白州和響多次拿下了「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和「最佳調和威士忌」兩項重量級大獎,狠狠給了祖師爺——蘇格蘭威士忌幾記耳光。

要知道,威士忌大賞WWA是全世界威士忌評比最具權威的賽事,算是威士忌酒圈裡的奧斯卡獎。

更誇張的是近三年,重量級的「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獎項被日本白州25年獨霸,並駕齊驅的「最佳調和威士忌」獎項,則在前幾年一度被聲名鵲起的日威搶了風頭。

2020年WWA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白州25年

獲獎後,日本威士忌價格直線飆升,瘋狂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甚至成為市場上的硬通貨。

比如白州25年的價格最貴能賣到1.3萬歐元(將近10萬人民幣),連國內的飛天茅台都望塵莫及。

在2021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日威的一瓶52年的輕井澤「12生肖鼠」1960年(Karuizawa 52 yo 1960 Zodiac Rat Cask #5627)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了52.3萬英鎊的天價(約合人民幣450萬元),一瓶酒就能換中國一些大城市的一套房。

同年香港的一場拍賣會上,一瓶輕井澤52年1965(Karuizawa 52 yo 1965)成交價也達到了6.1萬美元(約合42萬元人民幣)。

還有像日本威士忌最常見的品牌山崎18與山崎25,國內售價都在萬元人民幣左右;就連相對便宜的一瓶山崎12的價格或余市12,國內也幾乎都在5000元人民幣以上。

國內一瓶山崎18價格曾超萬元一瓶

實際上,相比蘇格蘭威士忌的純正口味,日本威士忌價格昂貴的背後是其稀缺性。

這裡需要介紹下日本威士忌圈經常提到的雪莉桶、水楢桶、北美白橡木桶、波本桶和重泥煤等版本。

這些都是日本威士忌酒廠的各類釀造和存貯工藝,原本也沒啥稀奇。

可由於日本威士忌的產量遠不如蘇格蘭威士忌,加上很多酒廠已名存實亡,旗下的年份酒就格外顯得物以稀為貴。

日威酒廠的存酒庫

正因為日本威士忌保值率高,許多人買日本威士忌,不單是為了品嘗,更多還是為了投資考慮。

確實,在2021年時,高年份威士忌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一路暴漲。

越早買到,越是賺到更多。

可既然成為投資性商品,市場價格有漲就必有跌。

威士忌整體指數大漲時,日本威士忌也在其中

到後來,全球威士忌市場開始一路下滑,有的單品價格甚至滑落近50%。

曾經風光無限的日本威士忌,也難逃此厄運。

根據世界著名威士忌價格指數網站《Whiskystats》公布的數據,全球威士忌價格指數經歷了兩年以來最大程度的下滑,很多價格幾乎是「腰折」。

2022年9月,全球威士忌指數整體下跌

比如蘇格蘭威士忌的頭部品牌麥卡倫,近半年的價格可以說是慘烈。

1950年版的麥卡倫「旅行」系列,每瓶曾經高達1000歐元(約合7500元人民幣),目前價格僅為475歐元(約合3500元人民幣),比打了個對摺價還多。

就連麥卡倫各種桶裝系列,批發價也已經平均降了30%。

從2022年3月開始,主要幾種蘇格蘭威士忌的價格指數開始陸續出現下滑

為何日本威士忌的價格在國內市場普遍降低了呢?

一方面,是國際市場威士忌價格普遍下跌因素;另一方面,和各種媒體和營銷機構在日本威士忌火熱時期,大肆炒作,不斷加價,出現嚴重價格虛高等原因有關。

酒商和資本不斷在影視劇中植入日本威士忌

國內很多消費者未必真正喜歡日本威士忌的口味,甚至連年份、產區都完全不懂,圖的就是這款酒貴,喝著有面子。

同時,由於日本威士忌價格高昂,個人或家庭購買並不多,多是KTV、酒吧以及高檔會所等消費費用。

疫情背景下,客流少,酒水生意自然難做。

在日本威士忌價格虛高時期,許多大小資本、商家拚命吃貨,囤積居奇。

日本威士忌的飢餓營銷也必不可少

當突遭變故,幕後資本和商家只能忍痛拚命吐貨,價格也自然一瀉千里。

當市場逐漸歸於理性,同時又遇到資本開始出貨回收資金,泡沫被戳破,價格下跌是必然。

都是夢一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a616f7b55a84bad51c4167743358c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