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基礎太弱想通過這兩個月,實現從本科到211的突破,那希望就不大。可兩個月的時間裡,在一些局部關鍵處取得一些突破,還是比較穩當的。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能取得突破的點也不同,比如有的學生弱在考試技巧上,有的學生弱在心態上,有的學生弱在某個常考知識點上,有的或許是字太差等等。千人千面的考試複習,最了解學生的只有學生自己。
不過還是有一些共同點的,因為高考本身題型放在那裡,已經被翻來覆去研究透了,總會有一些大家都不會的地方,比如數學圓錐曲線和導數的最後一問,物理的一些公式等。不過這裡面最引人注意的,還是語文
作文。作為高考所有題目中,單題分數占比最高的一項(60分),絕大多數人都是40-44分,也就是三類作文。
高考作文改卷的時候是要經過雙評的,當雙評分數差值過大,一般60分的作文大於6分,則為無效,這篇作文就需要再次進行三評。也就是說每篇作文至少要被兩位不同的老師批改,而老師們一般為了防止分數差太大,所以打分的時候都不會太「偏激」。再加上改卷時間是非常短的,都是以「秒」來計時的,所以老師們在改卷的時候,重點看的就是以下三點。
第一眼:標題和第一段
老師改卷如同程序化改卷,為的就是提高改卷的效率,因為都是雙評模式,每人每天數千張卷子,如果完不成任務,還要被組長批評,連續幾天完不成任務,就會被懲罰,所以都是盡一切可能提高效率。改高考語文作文,第一個關鍵點就是題目,從題目判斷你是否跑題,然後掃到第一段,看你文章點題怎麼樣。
開始的第一眼,從標題掃到第一段,所以高三程序化的三段論並不是沒有道理。起碼能讓改卷老師看清楚,如果你點題含含糊糊,老師很可能就看不到,在高速改卷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出現誤判,把你的卷子歸為跑題類,直接就四十分以下了。所以第一個關鍵,就是儘量在第一段點題,同時標題也要簡潔明了,第一段一般不能超過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