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比亞迪宣傳公關部門真的要給研發部磕頭……」
「這都12月了,迪子,你才想起來發啊……」
「真繃得住勁……」
12月27日,比亞迪首度宣布,7月21日已經在深圳市獲得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成為拿到全國第一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的車企。
也正是這條新聞,比亞迪被全網「嘲笑」。至於原因,各位想必也看出來了,明明今年7月成績單就出來了,可比亞迪偏偏在12月才告訴大家。它到底在想什麼?它到底在忙什麼?
有趣的是,進入12月以來,國內外不少汽車品牌都發布消息稱獲得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某種程度來說,比亞迪如今發布倒也算得上「蹭熱點」。只是,比亞迪有必要這麼低調嗎?
不是第一次這麼乾了!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有一個經典理論:「比亞迪擁有技術『魚池』,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市場需要時,我們就撈一條出來。」或許對於我們這種「不知情人士」來說,只有比亞迪撈魚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這個技術魚池養了多少魚,養的什麼魚。
有關自動駕駛,市場、消費者、吃瓜群眾關注的無非就是華為之類的科技公司、小鵬汽車這樣的造車新勢力,比亞迪這樣帶有傳統車企色彩的巨頭大機率不會被當成討論對象。甚至在奔馳、寶馬等海外品牌,智己、極狐等自主品牌相繼在秀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期間,比亞迪也大概是被淡忘的一個。
誰能想到,比亞迪在今年7月就拿到了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值得關注的是,這不是比亞迪第一次這樣乾了。如今,電動汽車領域已經成了「800V」的天下,沒有「800V」技術,似乎很多車都不好意思上市了。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裡,比亞迪純電車型都沒有拿出這項技術進行應用,這也讓我們認為,比亞迪不會。直到前段時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凌和平表示,「誰說比亞迪沒有800V?」事實上,早在2015年,比亞迪就首創乘用車800V高電壓平台,搭載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車型,額定電壓分別是634V和712V。
只是受限於當時補能市場大多是低壓充電樁,比亞迪如今才在充電技術的魚池中撈魚,並做菜。難道,比亞迪的低調是一脈相承的?
現在真的開始撈魚了?
沉寂了5個月,比亞迪終於將7月獲得的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拿出來曬了。是因為忍不住了嗎?
進入12月以來,宣布在國內獲得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的品牌包括長安汽車、阿維塔、深藍汽車、極狐汽車、廣汽埃安、智己、奔馳、寶馬等眾多品牌,這也成為了12月汽車行業的一個「焦點」。
看到如此多友商發布成績單,比亞迪忍不住不足為奇。但僅僅是因為這樣嗎?2022年3月印發的自動駕駛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中,L2是半自動駕駛,若出現交通事故,駕駛員負全部責任;L3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如果在自動駕駛系統工作時發生交通事故,責任將由車企承擔。
由此,L3很多時候也被稱為「最雞肋的自動駕駛」。甚至,很多車企對L3也持著保守態度,例如蔚來、沃爾沃等曾公開表示會選擇從L2直接跨越到L4,還有部分車企輔助駕駛的功能已經無限接近於L3,但就是不去衝破這條線。
比亞迪擱置「已獲得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的消息或許也有自己的考量,正如其之前不去大規模推行800V高壓快充一般。不過,隨著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自動駕駛混戰的帷幕也已經拉開。
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研究制定了《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實施指南(試行)》也提到了事故責任劃分,大概意思是,若車輛在自動駕駛系統未激活狀態下發生事故,按現行規定承擔責任;在自動駕駛系統激活狀態下發生違法或事故,試點企業與試點使用主體需在規定時間內向相關部門提供證明材料,若未按規定提供材料,需承擔事故責任。車企們也不必擔心一定會為事故「背黑鍋」的問題。
只是,在L3級自動駕駛這條路上,車企們會交出什麼樣的成績,還要看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