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從不抱怨環境!極氪從被嚴重低估到上市首日大漲近40%

2024-05-11     道哥說車

原標題:強者從不抱怨環境!極氪從被嚴重低估到上市首日大漲近40%

【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37個月,極氪刷新了新能源汽車品牌從發布到IPO的最快紀錄」,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在5月10日極氪成功登錄紐交所之際表示。作為對比,此前在美股上市的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從創立到上市分別用了4年、7年和5年。

顯而易見,這是「極氪速度」的又一次證明。當日,極氪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ZK」。因獲超額認購,極氪擴大了IPO規模,以每股21美元的價格累計發行21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份ADS對應10份普通股),募資約4.41億美元,若承銷商行使其超額配售權,則發行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2415萬股ADS,募資約5.07億美元。

按照21美元的發行價格計算,極氪汽車的估值約為52億美元,相比此前兩次融資後估值,極氪的IPO估值顯然是嚴重縮水的。不過,「超額認購」也反映了投資人對極氪發展潛能的信心。而極氪開盤價每股26美元,開始交易後股價一路上漲,一度上漲至每股29美元,相比21美元的發行價,上漲超38%,市值達70.78億美元。截至收盤,極氪報28.26美元/股,較發行價漲34.57%,市值68.98億美元。這更說明了,極氪的潛力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根據官方信息,極氪通過上市所融到的資金將應用在以下三個方面:約45%用於開發更先進的電動車技術並擴大產品組合;約45%用於銷售及營銷以及擴大極氪的服務及充電網絡;

約10%用於一般公司用途(包括營運資金需求),以支持極氪的業務營運及發展。

一言以蔽之,極氪又得到了高質量發展的機會。同時,IPO也將倒逼極氪體系力再度進化,安聰慧表示,極氪將以上市為契機,進一步升級治理結構,實現全球合規、透明的可持續發展,與全球用戶共創最極致體驗的出行生活,為投資人帶來穩定的長期價值。

驚人的成長速度——極氪速度

極氪用了37個月、3年的時間,走完了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分別用4年、7年和5年的IPO之路,刷新了中國造車新勢力IPO最快紀錄。其成長速度不可謂不驚人,不過,在IPO之前,「極氪速度」實際上就已經響徹汽車行業了。

2021年3月,極氪才從吉利的胎胞中脫離出來,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以及「傳統車企不會造新能源」的市場思維,這個「小年輕」很快就用數據證明了自己的潛力。從0到10萬輛,極氪只用了18個月的時間,而從10萬到20萬輛這個區間,極氪只用了8個月。對比同行,小鵬汽車達成10萬輛銷量用時35個月,蔚來比小鵬汽車提前了1個月,理想汽車用時24個月。

自誕生以來的短短三年時間,極氪已經為自己積累了24萬用戶。最新數據來看,今年1-4月,極氪實現了翻倍以上增長,同比大增111%,持續穩居20萬以上中國純電品牌銷量冠軍。需要提到的是,2021年至今,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環境對於極氪這種「萌新」並不算好,供應鏈危機、疫情、價格戰……極氪全趕上了,而這也更能體現極氪積累用戶速度的含金量。

同時,極氪不僅造車迅速,在配套的補能系統方面也是推進神速,截至5月,極氪能源自建充電站已經突破了1000座,在中國純電品牌自建充電站中,極氪的保有量達到了前三名。國際市場方面,根據招股書的內容,極氪已經進入到東南亞、澳洲、中東、南美等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將於今年在歐洲8國市場進行布局。

安聰慧在談及極氪刷新造車新勢力IPO紀錄時提到,在這背後,是極氪的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創業37年的積澱,和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三賽道的開創性探索。吉利控股的財大氣粗、技術極點以及在資本市場的長袖善舞自不必多說,而「第三賽道」對於極氪來說價值就比較突出了。

相較更多同行,極氪的發展模式算得上「非主流」。背靠吉利,由集團重資產賦能,極氪自身則輕資產運營,雙方共同持股,既有傳統車企豐富的造車經驗、工業基礎、技術儲備和體系能力,也有新造車企業的創新性、靈活性以及用戶型企業的特質。

相比傳統車企,極氪有新造車企業的思維,相比蔚來等從頭開始的企業,又省去了很多工作。「卡位第三賽道」的做法,也讓極氪創造了屬於它的「極氪速度」,無論在交付、補能等經營方面,還是在IPO的速度方面。而這種「非主流」的商業模式,也未必不是極氪被「超額認購」以及開盤後市值飆升的原因,畢竟這種模式已經用數據證實了發展速度和潛力。

被嚴重低估卻用實力證明自己 極氪迎來更高質量發展的機會

極氪此次公開募股對應估值約為51.2億美元,針對這一估值,絕大多數業內人士給出的評價都是——極氪被嚴重低估。在此之前,極氪已經先後經歷了兩輪融資,估值均遠高於這個數字。2021年8月,極氪通過Pre-A輪融資5億美元,投資後估值約為89億美元;2023年2月,極氪通過A輪融資7.5億美元,投資後估值更是達到了130億美元。

相比於前兩輪融資,極氪的上市估值顯然並不理想。從極氪的現狀來看,除了恐怖的「極氪」速度,其在其他方面也可圈可點。根據招股書,2021年、2022年、2023年,極氪總營業收入分別為65.28億元、318.99億元、517億元,其中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62%。2023年,極氪整車毛利率為15%,較2021年的1.8%、2022年的4.7%都有所增長。在毛利率方面,極氪已經躋身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在純電企業中僅次於特斯拉,高於蔚來和小鵬汽車。

同時,極氪對於盈利有著非常樂觀的預期,吉利汽車集團副CFO戴永此前表示,在銷量提升、毛利上漲的前提下,2024年極氪將力爭實現扭虧為盈(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按照香港會計準則,2023年極氪虧損金額為11.35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20.39億元相比,虧損情況大幅度改善。隨著高毛利以及較快增長的交付量,極氪扭虧為盈的目標未必不能實現,而假設極氪在今年實現該目標,其也將成為國內第三家盈利的新能源車企以及盈虧平衡最快的造車新勢力。

如此來看,「極氪被嚴重低估」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當然,以當前中概股在美國股市的壓力以及新能源熱潮過後的下跌態勢,極氪被低估也並不算在預期之外。不過,以極氪發行當日市值就一度飆升至70.78億美元,收盤後市值近70億美元的表現來看,極氪顯然用實力證明了「強者從不抱怨環境」。而藉助此次IPO,極氪也將迎來更高質量的發展機會。

首先,融資以及更多的融資機會是每一個IPO企業能得到的好處,極氪也將通過融資用於產品、技術開發以及營銷等環節,但選擇以被低估的姿態IPO,極氪的想法大概不止這些。

不具名證券分析師曾對《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表示,IPO對於一個企業的核心增持效果在於規範的公司治理架構。就極氪而言,在美股上市,極氪未來需要將公司相關信息、動向都置於市場的放大鏡之下,這對極氪的財務、管理、產品、技術等多個層面盡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這對於極氪來說也是一次機會,正如安聰慧所言,極氪將以上市為契機,進一步升級治理結構,實現全球合規、透明的可持續發展。

而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意味著,極氪有信心對外展示其真實的經營成果。除此之外,在海外上市,是中國新能源車企提高國內以及國際品牌聲量的絕佳機會,而此次IPO之際,極氪也對外公布了全新的國際化布局,據安聰慧透露,基於徹底顛覆電動汽車形態的浩瀚-M架構,我們與Waymo合作定製的車型即將進入美國出行市場,它的家用產品也即將在中國等市場進行投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800125f085b8f41e99eb67ddf54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