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於歷史洪流中見微知著,虛實之間再看大明王朝

2022-04-07     影視前哨

原標題:《山河月明》:於歷史洪流中見微知著,虛實之間再看大明王朝

導讀:這部螢屏上的「大明一家」傳奇,正以一種全新的講述方式徐徐展開。

文 | 楊衫

「好你個朱重八,兒子的死活你不管,兒媳婦的死活你不管,孫子的死活你也不管!」

這台詞,乍一聽還以為又一部熱鬧的家庭倫理劇上映了。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這個「老朱家」不是尋常家庭劇里角色,台詞里被叫罵的老頭「朱重八」,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這是觀眾翹首以盼許久,終於等來開播消息的一部由歡瑞世紀出品的新階歷史大劇——《山河月明》。在幾部現代劇相繼熱播之後,歷史大劇的出現給2022年的電視螢屏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以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的成長為線索,這部螢屏上的「大明一家」傳奇,正以一種全新的講述方式徐徐展開。

大明一家人:

三重「破繭」打開國產歷史劇新篇章

與諸如此前熱門的歷史題材不同,明朝歷史在電視劇作品中激起的水花並不算大。雖有《大明王朝1566》坐鎮,但這麼多年來,能夠再將大明王朝寫得迴腸盪氣的影視作品寥寥無幾。正因如此,《山河月明》以其他作品鮮少演繹的明朝歷史作為故事背景,在題材上實現了第一重「破繭」。

「破繭」的意義還有第二重。《山河月明》的題材之所以能讓人眼前一亮,不僅僅是因為它選擇了明朝歷史,更是因為它堅持了「歷史」在劇集內容中的本體地位。觀眾已經見過太多的劇,以歷史為「背景板」,上演的卻是現代偶像劇的橋段,只借用歷史大環境,人物角色和故事情節大多為虛擬,對歷史事實還原度較低。而從目前能夠獲得的劇集內容信息來看,《山河月明》做到了充分尊重歷史,並以真實還原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為目的。劇本的創作遵循小事不拘、大事不虛的原則,與戲說歷史、架空歷史等創作方式劃出了明顯的界限。

尊重歷史、還原歷史,並不意味著劇情一定是枯燥和刻板的。歷史的洪流波瀾壯闊,但史書工筆背後每一個歷史人物都是血肉之軀,都有著尋常人的情感,這正是《山河月明》作為新階歷史大劇的第三重「破繭」。在歷史框架中挖掘情感,在身份面具下揭露人性,《山河月明》在冰冷的歷史之上講述著有溫度、有情感的家國故事。拿劇中陳寶國飾演的朱元璋一角來說,他是高高在上的大明開國皇帝,可也是「大明一家」的一家之主。有妻子在身邊「重八」念叨個不停,有叛逆的兒孫闖禍惹事,給自己的兒子找了個大臣的女兒結親,還被大臣鬧到跟前來抗議……

「大明一家」的家事也是大明朝的國事,《山河月明》用大明一家人的故事講述浩浩蕩蕩的明朝歷史,於歷史洪流之中「見微知著」,既有細膩、真實、充滿煙火氣的家庭敘事,又有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的政治風雲,用創新的歷史講述體系,給國產歷史劇帶來了新的「打開方式」。

演員「信念感」:

讓歷史從幽遠處走到大眾面前

出演歷史劇對演員來說稱得上是一項挑戰。

當遙遠的歷史重新呈現在觀眾面前,如何讓觀眾「相信」自己的表演,不「出戲」,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夫。在這一點上,《山河月明》的演員陣容是讓人放心的。領銜主演的有馮紹峰、陳寶國、穎兒、何晟銘、陳奕丞,友情出演的有老戲骨張豐毅、王姬,另外少年朱棣和少年徐妙雲則由兩個年輕演員成毅、雨婷兒分別飾演。新老演員各司其職,在演員年齡、氣質等方面都力求貼近史實,重現大明王朝歷史上那些經典面孔。

陳寶國上一次在歷史劇中演皇帝,還是2007年。在《大明王朝1566》中,他把嘉靖皇帝這一角色演得可謂是「出神入化」。而到了《山河月明》里,他又演出了一個不一樣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布衣,奮起而得天下,成為一代傑出君主。這部劇里的朱元璋會端起碗大口扒飯,會與王姬飾演的馬皇后閒聊拌嘴,會跟張豐毅飾演的大臣徐達像兩個老朋友一樣鬥智斗勇。

從預告片可看出,從角色中年演到遲暮,陳寶國演出了一位領袖在社稷面前身不由己的無奈與辛酸,也演出了作為「老朱家」的大家長對兒孫的深沉情感。狠辣與慈善,冷酷與深情,複雜多面的帝王之心在演員的眼神、表情、動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年齡上與陳寶國這種老戲骨還相差不少,但是飾演朱棣的馮紹峰,在中年段的演員中演技已是有口皆碑。演員具有紮實的經驗,可塑性強,他飾演的朱棣表現出了角色那份霸氣和穩重,演員氣質和角色非常契合,一代領袖的睿智威嚴都展現在演員的強大的氣場和凌厲的神情之間。

還有飾演韓國公李善長的王慶祥、飾演胡惟庸的杜源、飾演姚廣孝的王繪春……無論帝王將相,身份如何,《山河月明》劇中這些演員的表演都具有一份堅定的「信念感」。在那一刻,他們就是「老朱家」或是大明朝的一員,背負著角色的命運,感受著角色的喜怒哀樂。也正是這樣的「信念感」才帶來了劇集的「真實感」,才能讓觀眾沉浸在劇情中,讓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明歷史從幽遠處走到了觀眾面前。

重現靈與魂:

影視創作的文化尋根之旅

與劇集「真實感」密切相關的除了演員的表演,還有服化道的製作。隨著觀眾里「考據黨」的壯大,大家對於歷史劇中服飾是否還原、細節是否考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尤其是《山河月明》以明朝歷史為背景,「明朝粉」和「考據黨」對於該劇服化道的要求當然分外嚴苛。

這屆觀眾的確嚴格,但作為一部新階歷史大劇,《山河月明》也完全經得起考究。畢竟該劇在拍攝之初就以製作精品大劇為初衷,不論是角色造型的服飾、冠帶,還是布景環境的器物擺設,都經過了用心的設計和製作,參考了大量史料,從細節中體現歷史文化之美和明朝特色的東方美學。劇中出現的明代親王九旒冕服、后妃鳳冠翟衣、命婦霞帔等等都與歷史原型十分接近。

器物之美能夠讓觀眾直觀地感受到厚重的歷史感,是重現明朝歷史的「靈」,而融入劇情之中的精神和文化內核,則是該劇重現明朝歷史的「魂」。

《山河月明》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劇集開端有較多戲份展現太祖朱元璋的文韜武略、整肅吏治、鞏固邊防,同時作為「大明一家」家長,與馬皇后恩愛一世,對兒孫用心教導。在此時期,少年朱棣正在隨軍征戰,浴血沙場。後期劇情也將轉移到朱棣身上,講述他經歷的無數歷練,以及他和徐皇后篤厚的伉儷深情,最終成為一位文治武功的領袖人物的故事。

重溫這段歷史進程中騰起的巨浪,觀眾對於當時的時代面貌會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是非思辨之中,中華民族的發展脈絡也逐漸更加清晰。影視藝術追溯歷史、弘揚歷史的過程,也是在重現中國人的剛勁和骨氣,帶領所有觀眾開啟文化尋根之旅。

正如劇中朱棣望著遼闊江山說,「朕不但要虛名,更要實利,利在千秋萬代。」《山河月明》的故事,也不只是一部虛擬的光影藝術而已,更是中國人實實在在的歷史記憶,是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氣節的文化表征。

山河閱鬢華,凜冽萬古存。作為一部明朝歷史題材劇集,本次歡瑞世紀出品的《山河月明》在最大程度上描繪了明初歷史畫面,並用一眾優秀演員為歷史人物注入靈魂,詮釋出明朝時期的恢弘浪漫的故事。從宏觀視角思辨歷史,從微觀手筆描繪人文情感,《山河月明》追求的不僅是歷史故事的呈現,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精神脈絡展示。這就是「新階歷史大劇」,不僅能做到歷史劇行業的承上啟下,更是打開歷史劇行業新篇章的一把鑰匙。如今劇集剛開播,後續劇情值得持續關注,相信《山河月明》的出現將會為未來歷史劇的創作帶來更多新思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71926e9ced8bc7b6803f71da0c3d1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