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戴口罩沒用,有人還在這樣做!

2024-01-18     全科與心理

原標題:這樣戴口罩沒用,有人還在這樣做!

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發布《關於做好2024年元旦春節期間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到:「元旦春節假期臨近,春運即將開始,人員流動將大幅上升,群眾探親訪友、旅遊、聚餐聚會等聚集性活動將明顯增加,可能進一步加大疫情傳播風險,預計全國多數地方元旦春節期間仍面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趨勢」。並提示:

  • 提醒公眾及學校、養老機構和社會福利機構等重點機構加強個人防護。
  • 倡導旅客進入客運場站和乘坐飛機、火車、長途車、輪船、地鐵、公交車等公共運輸工具時科學佩戴口罩。
  • 引導學生旅途全程規範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正確佩戴口罩是確保做好個人防護的關鍵措施,尤其對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十分重要。反之,錯誤的口罩佩戴方法非但無法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反而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錯誤佩戴方式,對照看看有沒有踩坑。

省流版

正確佩戴口罩,做到五要五不要:

1. 戴口罩前洗手,不要反覆觸摸口罩。

2. 佩戴前確認口罩的內外上下,不要戴錯。

3. 戴口罩貼合面部,遮蓋口鼻和下巴,不要漏氣。

4. 吃東西時取下口罩,不要戴著進食。

5. 選適合自己的口罩,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不要戴有呼吸閥的口罩。

以下為常見錯誤做法:

1.反覆觸摸口罩

風險:不斷觸摸口罩可能將手上的細菌和病毒傳到口罩上,增加口罩被污染的可能性。口罩表面附著的病原體,也可能通過手部觸摸傳播給自己或他人,增加感染風險。

正確做法:儘量避免觸摸口罩。如不小心觸摸口罩外表面,可及時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進行手衛生。

2.口罩內外不分上下顛倒

風險:一次性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都有特定的過濾層,內外顛倒佩戴會導致過濾層失效,無法有效過濾空氣中的病原體。上下顛倒佩戴會影響口罩貼合性,達不到防護效果。

正確做法:佩戴口罩前,可以按照以下四個方面來檢查確認口罩的內外上下。

1

摸觸感:粗糙防水面向外,吸水柔軟面向內。

2

看鼻夾位置:鼻夾條突出於口罩表面,此面朝外,且鼻夾位於口罩上部。

3

看掛耳帶。根據不同接口處判斷。

4

看顏色。一般來說,有顏色的一面朝外,白色朝內。

3.沒有貼合臉部,或鼻子、下巴暴露

風險:口罩未能有效密封面部,鼻子、下巴露出,空氣可以直接進入鼻腔,或從頂部和兩側進入呼吸道。

正確做法:用雙手食指和中指從中間向兩側沿鼻夾按壓,確保鼻夾貼合鼻樑,使口罩更緊密貼合面部,減少空氣從口罩邊緣或間隙滲透的可能性,確保呼吸時大部分空氣都經過口罩的過濾層。確保口罩覆蓋住口、鼻、下巴,緊貼面部,儘量不要有縫隙。

如佩戴顆粒物防護口罩(N95,KN95)應做口罩氣密性檢測。簡易方法是:快速用力地吸幾口氣,若感覺口罩有明顯塌陷,說明佩戴比較好。然後快速呼氣,若口罩邊緣周圍有氣體漏出,就說明可能存在縫隙。

4.戴著口罩吃東西

風險:口罩使用後表面可能被病毒或細菌污染,就餐時佩戴口罩,掛在耳朵的口罩可能通過呼吸道接觸或污染衣物等方式傳播病原體,增加感染風險。此外,一次性口罩通常有推薦使用時間,口罩在變形、潮濕或污染時,反覆使用後防護性能會降低。

正確做法:就餐時應脫掉口罩,並使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洗手或者免洗手消毒劑,待進食完畢後再重新佩戴。暫時不用的乾淨口罩,可臨時收納於乾淨袋子或通風處懸掛。

脫口罩時,不要接觸口罩外表面,應捏住口罩系帶。脫完口罩及時手衛生。

一般情況,單個口罩累計使用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有些朋友旅途或春運期間如果路上時間較長,需長時間佩戴口罩,建議多帶幾個備用,並準備好扔口罩的垃圾袋。

以下情況務必及時更換口罩:

1

近距離接觸有呼吸道症狀人員後,例如周圍有人生病了近距離打噴嚏、咳嗽,或者前往醫院就診、陪診、陪護結束後。

2

口罩被呼吸道或鼻腔分泌物,以及其它體液污染後。

5.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佩戴具有呼吸閥的口罩

風險:如果使用者患有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閥釋放到周圍環境中,增加了傳播給他人的風險。

正確做法:根據《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

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呼吸道傳染病症狀者建議佩戴無呼吸閥的N95或KN95等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其他人員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兒童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呼吸道傳染病症狀者建議選用兒童防護口罩。

其他兒童建議選用兒童衛生口罩。

佩戴口罩的正確方法

1 . 戴口罩前先洗手。

2. 檢查確認口罩鼻夾朝上、顏色面朝外。雙手拉開兩側耳帶,掛在雙耳上。

3 . 調整口罩位置,確保覆蓋鼻部、口部和下巴。

4. 雙手按壓鼻夾,使鼻夾和鼻樑及面頰部充分貼合。

5. 佩戴完畢。

參考文獻:

[1] 朱仁義,沈瑾,田靚. 學校消毒隔離操作圖解[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6d7df307fcbf3d612cb9be563e6f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