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盤點自然界中混得慘的常見蛇類

2023-01-28     娛樂寂寞淚

原標題:漲知識了!盤點自然界中混得慘的常見蛇類

蛇,許多人都害怕的生物。比如我國著名的銀環蛇,僅僅需要1毫克的毒液,就可以成功地毒死一位成年人。

但是就是這樣如此危險的生物,它們中的許多成員,卻在自然界中,混得十分地慘,有的甚至走向了瀕臨滅絕的地步。本期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看看大家都了解多少?

烏梢蛇

烏梢蛇,俗稱烏蛇、烏風蛇、黑風蛇等,是一種大體型的無毒蛇類。成年後,體長可以達到2米以上。

它們廣泛地分布於我國的江西、山西、陝西、上海等地區。常常棲息于田埂、菜地、河溝附近。主要以鼠類、魚類以及昆蟲為食。

烏梢蛇性格較為溫順,並且十分怕人。往往稍微感受到周圍環境的異常,就會迅速地逃離,給人留下一個黑黑的背影。因此,又被人們稱作為:「一溜黑」。

它們全身都可以入藥和食用,因此遭到人們大量的捕捉。目前雖然沒有滅絕的危險,但野外的種群數量,相比以前已經下降了很多。

尖吻蝮蛇

尖吻蝮蛇,俗稱五步蛇、七步蛇、棋盤蛇等,是一種劇毒蛇。其毒液中的溶血毒素,可以致使被咬傷口處,出現大面積的肌肉潰爛以及壞疽,從而落下終身殘疾。

它們廣泛地分布於我國的安徽、湖南、湖北、廣西等地區。常常棲息於近水處的岩石、草叢、樹根下。主要以各種鼠類以及蛙類為食。

尖吻蝮蛇的性格較為膽大,不怎麼怕人,並且有著相對較強的攻擊性。常常會在不經意間,對靠近的人類發動突然襲擊,讓人防不勝防。

它們的蛇肉有著很好的祛風濕,散風寒,舒筋活絡等功效,因此被人們大量地捕捉和食用。目前在我國,野外數量也僅僅只剩一千萬條左右。

莽山原矛頭蝮

莽山原矛頭蝮蛇,俗稱莽山烙鐵頭蛇,罕蛇,是我國特有的蛇種之一。其因為數量稀少的原因,還被譽為「蛇中熊貓」。

它們分布範圍十分狹窄,只分布於我國湖南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帶。常常喜歡潛伏於陰暗的地方,或山洞裡休息。主要以林間的各種小動物為食,有著追蹤獵物的習性。

莽山原矛頭蝮,性格較為溫順,很少發生主動攻擊人的行為。但是一旦被其攻擊,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曾經,蛇博士陳遠輝在一次放生過程中,不慎被咬傷。作為有著豐富治療蛇毒經驗的他,也在病床上昏迷了兩天兩夜,才甦醒了過來。但仍然因為中毒過深,被迫截去了一小截手指。

莽山原矛頭蝮蛇,在發現之初,曾因為身價在黑市上高達百萬,而被人們肆意捕捉。目前,它們的野外數量也僅僅只有500條左右,十分地稀少。

金環蛇

金環蛇,俗稱金包鐵、金腳帶,是一種劇毒的蛇類。其毒液中的神經毒,可以讓人在被咬傷後,毫無察覺,十分的危險。

廣泛地分布於我國的廣西、海南、廣東、雲南等地區。常常棲息於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主要以蜥蜴、魚類以及鼠類為食。

金環蛇性格較為膽小,從不主動地對人類發起攻擊。行動起來,動作也相對緩慢,極易捕捉。

它們與眼鏡蛇、灰鼠蛇合稱「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種之一。也正是因為被人們大量地捕捉殺害,目前其已經成為瀕危物種。

眼鏡蛇

眼鏡蛇,俗稱飯匙蛇、蝙蝠蛇、脹頸蛇等,是一種劇毒蛇類。其毒液主要以混合毒素為主,致死率極高。

它們廣泛分布於我國的雲南、貴州、安徽、等地區,常常棲息於墳堆、山腳水旁、溪水魚塘邊、田間。主要以蛇類、魚類以及蛙類為食。

眼鏡蛇在攻擊前,都會豎起身子發出警告。因此,很少發生咬傷事件,相對其他的蛇類,也較為安全。

它們是最常用的食用蛇種,關於它們的菜也有很多,比如眼鏡蛇土雞煲、蛇咬雞等。

結語

自然界中除了蛇,還有許多動物,因為人類的捕捉殺害,正在逐步地走向滅亡的地步。

因此,希望大家可以愛護自然,合理地捕殺野生動物。讓人與動物可以和諧地共處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之上。

本期就給大家分享到這了,對於本期內容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糾正和補充。下期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讓人不敢相信的鼠吃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6a78ccfb32e54d00628a80c90128a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