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35歲女白領​被丈夫勸去醫院,一查是癌!年輕人高發,女性更易中招

2024-11-02     瀟湘晨報

35歲小美(化名)是一位忙碌的職場女性。

一天早上,她在梳頭時,偶然發現脖子上有個小小的腫塊。

「這大概是因為最近壓力太大,睡眠不好造成的吧!」小美心想,問題不大,也沒有太在意。

幾周後,小美發現腫塊似乎變大了,而且偶爾會感覺到吞咽困難,這讓她開始有些擔心了。

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症狀雖然並沒有明顯加重,但是心裡的壓力越來越大。

這時候,小美的丈夫堅持勸她去看醫生。

小美到醫院後,醫生首先進行了觸診,摸到了她脖子上的硬塊,並讓她做了幾次吞咽測試。

接著,醫生安排她做超聲波檢查,結果顯示她的甲狀腺左葉有一個2.5公分大的結節、左側頸部還有一個1公分大的淋巴結。

圖:甲狀腺結節

圖:可疑轉移淋巴結

根據結節的形態和大小,醫生決定進一步進行細針穿刺活檢,以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不幸的是,活檢結果顯示結節是惡性的——甲狀腺乳頭狀癌。

對小美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得癌症,特別是我還這麼年輕。」她回憶道。

不過,甲狀腺癌相對來說是治療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尤其是乳頭狀癌,預後相對較好。

隨後,小美被安排進行腔鏡下甲狀腺全切除+頸淋巴結清掃手術。

手術過程順利,醫生在切除腫瘤並清掃淋巴結的同時,還保持了頸部的美觀。

術後,小美進行了放射性碘治療,以清除可能殘留的癌細胞。這種治療方式比較特殊,患者需要住在隔離病房內,避免放射性碘對周圍人群的影響。

術後康復過程中,小美經歷了聲音嘶啞和喉嚨不適的階段,這是由於手術過程中喉返神經受到輕微影響所致。

醫生告訴她,這是一種常見的術後併發症,隨著時間推移聲音會逐漸恢復。

隨後,小美開始了促甲狀腺素抑制治療。由於她的甲狀腺已被完全切除,身體無法自行產生甲狀腺激素,她需要每天服用藥物來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同時抑制腫瘤的復發和轉移。這意味著小美需要長期吃藥,但藥很容易咽下,吃藥時間也很規律,她也逐漸適應了這種生活方式。

小美在術後每隔3-6個月回醫院做一次隨訪檢查,通過超聲波和血液檢查來監測是否有癌細胞復發跡象。

醫生說,後面隨訪間隔時間會逐漸延長,檢查項目也會根據術後時間進行調整。她也學會了自我檢查脖子,隨時觀察是否有異常發生。

如今,小美不僅回到工作崗位,生活也逐漸恢復正常。

甲狀腺結節有哪些風險因素?

據了解,全球有30%-50%的人一生中可能會發現自己長了甲狀腺結節,尤其是40歲以上的女性,得這個的幾率比男性高很多。這是因為女性的荷爾蒙波動,如妊娠、絕經等因素,會影響甲狀腺的健康。

為什麼會長甲狀腺結節呢?有幾個常見的風險因素:

缺碘: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長期碘攝入不足會促使甲狀腺過度增生,容易形成結節。這在某些缺碘的內陸地區比較常見。

家族遺傳:如果你的家人,特別是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癌史,你也更容易長出結節。

輻射暴露:頸部輻射暴露,尤其是兒童時期經歷過頭頸部放射治療,會顯著增加結節和甲狀腺癌的風險。

壓力: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和壓力會通過影響內分泌系統,增加甲狀腺結節風險。

生活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煙、酗酒,甚至長期睡眠不足,會打亂體內的激素平衡,對甲狀腺造成影響。

性別和年齡:女性的發病率比男性高,且隨著年齡增長,甲狀腺結節的風險也會增加。

肥胖和代謝綜合症:體重過重或有代謝異常問題的人,甲狀腺結節的風險也會增加,這與體內的慢性炎症反應有關。

自體免疫疾病:如橋本氏甲狀腺炎這類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甲狀腺慢性發炎,並可能形成結節。

哪些甲狀腺結節要警惕?

大部分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只有約10%的結節有可能是惡性。

風險較高的結節,通常是那些超聲下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縱橫比大於1、內部有鈣化點的。

當然,如果你有甲狀腺癌家族史或者曾經接受過頸部輻射治療,發現惡性結節的可能性會更高。

那些超聲報1/2/3類、小於1公分、沒啥症狀的結節,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當然要醫生說了算)。對於這類結節,只需要每6-12個月去醫院做個超聲檢查,看看有沒有「變大」或「惹事」的跡象。

年輕人患甲狀腺癌增多了?

關於甲狀腺癌發病率的問題,《中國癌症報告》在202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甲狀腺癌居我國新發癌症第7位,而2024年的數據中,甲狀腺癌已上升到我國新發癌症第3位。

圖:《中國癌症報告》2024年發布

中國新發癌症數量

同樣,據《中國癌症報告》數據顯示,甲狀腺癌在15-44歲這個年齡段中發病率居第2位。這也就是說,近年來,青年人群的新發甲狀腺癌,不是「感覺上」增加了,而是「實際上」增加了。

圖:《中國癌症報告》2023年發布

不同年齡段的惡性腫瘤發病率

關於不同性別的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問題,《中國癌症報告》的數據中也有答案,近20年來,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的增長遠高於男性。

圖:《中國癌症報告》2024年發布

惡性腫瘤發病率增長趨勢(2000-2018)

圖A 男性 圖B 女性

手術安全嗎?術後怎麼管理?

甲狀腺手術可以是部分切除,或全甲狀腺切除,具體看結節的大小和位置。

如今,還有一些微創技術,手術切口更小、恢復更快。

雖然手術技術相當成熟,但也不是「零風險」的,術後併發症還是可能會發生。

最常見的是喉返神經損傷,這會讓你的聲音變得有點「性感」或嘶啞,甚至可能讓你一段時間內說話吃力。不過,大多數情況下,聲音會隨著時間慢慢恢復。另外,還有甲狀旁腺功能受損、血腫、感染等風險存在。

對於甲狀腺半切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可以考慮術後5年左右停用甲狀腺激素藥物;對於甲狀腺全切除的患者,終生激素替代治療是必需的。對於腫瘤侵犯周圍器官或者淋巴結轉移較嚴重的患者,術後需要加做碘131治療。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像合理飲食、避免過度輻射,這些都有助於防止病情復發。

健康人群如何預防甲狀腺結節?

保持適量的碘攝入,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甲狀腺功能。

保持良好的心情、健康飲食和作息,這些都能幫助你遠離結節困擾。

定期體檢很重要,尤其是家裡有甲狀腺問題的「家族史」,及時發現和正確診治是防止病情惡化的關鍵。

當你發現脖子上有異常的腫塊時,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儘快就醫檢查。

來源:杭州日報、浙大二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6897e67a0d42ee022451624c05bdd1a.html













謹防「鎵」賊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