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Visual Studio,只要是開發者,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發布於1997年的Visual Studio標誌著微軟第一次將這麼多開發工具捆綁在一個地方。
也許有人認為Visual Studio如今過於「臃腫」,但實際上在很多場景中,Visual Studio仍然是真正的專業強者,因此被人戲稱為「宇宙最強IDE」。
近日,跨入第26個發展年頭的Visual Studio迎來了一個重要變化:適用於 Mac 平台的 Visual Studio 集成開發環境(IDE)正式啟動「退休」進程。
1、告別在即,Visual Studio for Mac進入退休倒計時
8月30日,微軟開發者博客更新了一則公告,宣布Visual Studio for Mac退役。
圖源:微軟開發者博客
據通知,Visual Studio for Mac 17.6版將是其最後一個版本,將繼續獲得為期12個月的支持。到2024年8月31日,徹底終止對於 Visual Studio for Mac的支持。屆時,Visual Studio for Mac將只能通過官網為已訂閱 Visual Studio 的用戶提供舊版安裝,但不再提供服務或維護。
顯然這意味著,針對Mac平台的Visual Studio IDE正在一步步走向終結。在此期間,微軟不會再向 Visual Studio for Mac 添加新的框架、運行時或語言支持。
不過,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微軟會繼續提供必要的更新,比如針對關鍵漏洞修復、安全問題和蘋果更新平台的服務更新,從而確保用戶現有開發環境的安全與穩定。
同時,微軟還將繼續提供運行時和工作負載更新,以便用戶可以繼續生成和交付基於 .NET 6、.NET 7 和 Mono 框架構建的應用程式。
此外,雖然沒有得到官方支持,但微軟還在 Visual Studio for Mac 中啟用了對 .NET 8 的基本支持,用於構建和調試應用程式。
微軟也強調,將繼續為Mac平台的開發者提供替代解決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減少對 Mac 上工作流程的干擾」。這些替代方案主要包括:
使用新的 C# Dev Kit 和相關擴展程序轉到 Visual Studio Code
選擇在Mac上開啟虛擬機運行Windows ,然後在Windows 中運行Visual Studio IDE
選擇在雲中開啟虛擬機運行Windows,然後在Windows 中運行Visual Studio IDE
值得一提的是,macOS 上不乏高級虛擬化軟體,比如最近發布更新的Parallels Desktop 19 for Mac,此外今年年中,微軟發布了最新的Windows 11 虛擬機,可供開發人員免費使用。
2、初衷:跨平台開發的關鍵一步
固然Visual Studio for Mac已走向終局,但細究一下其發展歷程,就可以看到,它並非全無可取之處。
Visual Studio固然歷史悠久,但Visual Studio for Mac的推出其實並不算很早。
故事開始於2016年。彼時,微軟收購了移動跨平台開發公司 Xamarin,隨後在2017年的Connect大會上,微軟正式推出了Visual Studio for Mac 預覽版。
這個版本正是以C#語言跨平台應用集成開發環境Xamarin Studio為基礎,而其UX又受到了Windows版Visual Studio的啟發。據微軟介紹,藉助Xamarin,Visual Studio for Mac可以支持原生iOS、Android以及Mac的開發;而通過 .NET Core與Azure的集成可以支持伺服器端的開發。
Visual Studio for Mac 的優點也很明顯:
首先就是跨平台性。Visual Studio for Mac適用於Mac和Windows作業系統。如果你之後需要在Windows上工作,你可以更容易地進行過渡。
其次是集成度高。Visual Studio for Mac提供了廣泛的功能,包括代碼編輯、調試、版本控制、圖形介面設計等。它的用戶介面可能會更加熟悉,因為它與Visual Studio的Windows版本有一些相似之處。
再有就是適用範圍廣。雖然它主要以C#和NET開發為重點,但也支持C++。
最後社區支持也很給力。由於是微軟的產品,用戶可以很方便在社區中找到大量的教程、文檔和幫助資源。
此後,Visual Studio for Mac也在沿著既定路線發展。甚至在去年,微軟還發布了Visual Studio 2022 for Mac,號稱「迄今為止速度最快的 Visual Studio for Mac 版本」,令人不禁對其前景感到期待。
但世事從不盡如人意,曾被寄予厚望的一步棋,並沒有如微軟所預期的那樣發展。
3、擴大生態未果,終究淪為棄子
其實,早在微軟推出 .NET的時候,其針對跨平台開發的野心已經一覽無遺。如此一來,如何增強微軟產品的兼容性就是關鍵一環。推出Visual Studio for Mac就是其擴大生態的關鍵一子。
當時就有人評價過:「真正的 .NET開發工程師,應該還是在Windows平台奮戰,所以for Mac應該不會對專業人士造成明顯影響。但對於次一級的 .NET開發,微軟就可以藉此贏得更多Mac系統的用戶。」
可是生態建設遠非朝夕之功。儘管有了Mac版本,但Windows版本的Visual Studio依舊是微軟的旗艦開發環境。與此同時,隨著Visual Studio年歲日長,其新功能不斷增加,其規模也愈發龐大。
Visual Studio的日益「臃腫」逐漸也開始為人詬病,而發布於2015年的Visual Studio Code卻作為輕量級的原始碼編輯器迅速受到廣大開發者的歡迎。
Visual Studio Code 的定位是微軟為開發者提供的「跨平台」的代碼編輯器,彼時微軟開發部門負責人稱:「與其說服這些人改用 Windows,不如在他們使用的平台(Linux、Mac等)上提供工具滿足其要求。」 此語一出,就在開發界掀起了軒然大波。Visual Studio Code 的出現讓開發者有了更「輕盈」的選擇。此消彼長之下,VS for Mac的處境更為尷尬。
4、開發者說:不如JetBrains Rider
到了今天,微軟最終決定放棄Visual Studio for Mac。在其官宣博文中是這樣表述的:「隨著今天的發布,我們將重新分配我們的資源和重點,以增強Visual Studio和VS Code,針對跨平台開發對其進行優化。」
從這一措辭以及上文提到的替代方案來看,微軟正試圖集中精力優化Visual Studio和VS Code,而Visual Studio for Mac顯然已淪為雞肋。更直白地說,在微軟的評估中,選擇增強Visual Studio和VS Code,比繼續投資Visual Studio for Mac划算多了。
從發展初衷來說,VS for Mac的用戶增長顯然並不能滿足微軟的預期。另一方面,同樣是面向Mac的開發,對於開發者而言,他們似乎也有更好的選擇。
在Reddit論壇的相關話題上,有網友就直言不諱地談到:「JetBrains Rider比VS for Mac好得多,也可以說它也比VS for Windows好。」
這位據說「從1999年開始就是VS忠實用戶」的開發者談到,在同事推薦下接觸到了Rider,在經歷最初的不適應後,「我發現 Rider 更快、更強;我的windows工作電腦上同時安裝了VS 2022和Rider,我每天都使用Rider。只有當我想測試某種Roslyn分析器或其他東西以確保它在VS中工作時,VS 才會起到作用。」
他甚至還拉踩了一下,「與VS for Mac不同,Rider是真正的跨平台」並「強烈建議任何 .NET 開發人員嘗試一下」。
參考連結: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visualstudio/visual-studio-for-mac-retirement-announcement/
https://www.reddit.com/r/programming/comments/165lfhg/visual_studio_for_mac_retirement_announc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