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台灣的「美國女孩」,讓我數度落淚

2022-04-05     紅顏秀影

原標題:回到台灣的「美國女孩」,讓我數度落淚

近些年來,台灣省的影視作品頗有看點,

台影與那種韓式紅遍全球的流水線套路完全不同,

它更多的是將台灣省的風土人情社會性通過影像的方式呈現出來。

比如相當大膽、火爆,展現人性的末日喪屍電影《哭悲》

——毫無拯救希望的末世氛圍渲染,有模有樣的模式,髒亂差的絕望感。

又或是有著相當台灣省風格的懸疑愛情復古題材《華燈初上》

完全沒有想到,林心如重回台灣灣製作後的劇集,相當的有水準,號召力也很強大。

「火樹銀花」的夜總會女性群像,

每一位女性都有自己的心酸痛楚,掙扎與不甘

霓虹閃爍的夜總會、渣女黑色大波浪、大背頭與金絲眼鏡……...

風月場上的油膩語言、老媽媽的風塵,80年代光怪陸離的復古感結合了懸疑的偵探風格,

在Netflix的製作下,依然沒有失去台灣省本土風情的優質作品。

2021年,也有一部相當小眾的台灣省文藝電影《美國女孩》

細膩真實又帶有點傷痛感地講述了那些外出歸來的遊子,

那些與父母難以交心的孤獨孩子,那些一家人明明愛著彼此,卻又痛苦折磨著彼此的複雜情緒……

移民+疫情+癌症題材,

近些年的流行電影元素與中式文化情緒相互融合,

也正是如此,《美國女孩》可以格外地牽動起我們的思緒。

《美國女孩》的劇情並不複雜或者花哨

媽媽帶著兩個女兒「美漂」後,因為母親患乳癌,回到了台灣,

三個女性從美國到台灣,感受著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落差,

沉默寡言又充當著樂觀調味劑的父親,則是左右為難。

母親的乳癌與帶著女兒的奔波和返回,讓她心力交瘁

而女兒的亞洲臉、流利的英語與蹩腳的中文和自由大膽的舉動,

也同時讓她感受到了巨大的文化衝擊與身份缺失感。

家與國,個體與大環境的掙扎與對比,

在《美國女孩》複雜的劇情和相當細膩豐富的情緒里,

我們好像看到了屬於中國式的——《伯德小姐》,

多了一絲細膩、無奈,一種言語裡的無法說出,但是身體力行透露出的愛。

在美國是資優生,但是回到台灣卻是倒數,

不僅如此,因為大膽、敢想敢說的性格,也被老師和同學家長都當作調皮生對待,

女兒一心就只想回到美國,

這個十多歲就已經靈氣滿滿的小女孩,身上透露出豐富的文化衝擊力。

除了學校之外,還有親情關係、傳統文化的差異,

鄰里與社群、老師與家長、青春期的男生與女生,差生與好學生,

各種「階層」之間的交集矛盾

女兒從美國一回來,就捲入進這些關係之中,無所適從

男孩子們會在她和妹妹用英語對話時,大聲喊她們「美國人」,

對自己示好的女孩子因為自己成績差、被迫和自己不說話,

不僅如此,原來學習不好就會被體罰、老師的命令只能服從……

這些複雜又衝擊的情緒,必然瞬間讓女兒感受到一種文化上難以接觸的衝突,

她孤獨又渴望離開,而患癌的母親,殘破的身體和心理,又給她一種更不安定的情緒:

——是害怕、不安、是憤怒、是無法交流、是無能為力。

她對媽媽吼道:「為什麼你生病,就要弄得像全家都生病!」

她在作文里寫,我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

女兒對母親的感覺是什麼呢?

是單純的恨嗎——當然不是,當母親帶著她和妹妹去吃冰淇淋時,她是無比快樂的,

那些爭吵刺痛的話語,隱藏的是對母親的關心。

她躺在母親的腿上,母親幫她掏耳朵,

母親:「你還覺得這裡不是家嗎?

她說:「你不要死。「

母親說:「我很愛你。「

即使是美式教育下活潑的女兒,

呈現出的依然是東方家庭的那種細膩、隱忍、含蓄,難以表達出的愛意和親情。

我們沒有一句話在回應彼此,每個人都在為家庭付出,

家庭成員之間沒有對錯之分,那些惡語相加並不是彼此的本意,

隱藏下的愛,明明你知我知,卻總會被一時的情緒所掩蓋,總會難以說出口,

這大概就是家庭的意義:

——互相傷害,又打死都不能離開。

這一次,林嘉欣在《美國女孩》中,再次貢獻了絕佳的演技,

溫柔和痛苦兩種情緒在她的臉上百轉千回,

帶著女兒去吃冰淇淋時,她兩眼泛光溫柔又慈愛;

但是爭吵時,看她提高聲調、抱怨又崩潰,

家人們和作為觀眾的我們都被她的負情緒壓得喘不過氣來。

當她還年輕卻佝僂著的身軀,坐在家長會痛苦著半邊臉,忽然站起來說:

「誰不想和我女兒做朋友請站出來,成績差就是差生嗎?就不配擁有朋友嗎?「

那一刻,她好像勇敢的超級英雄,站起來守護自己的差生女兒。

母親,永遠是這樣一位複雜又不可缺的女人,

她充滿力量守護著我們,但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卻又能讓她破防,

親情之愛,複雜又深刻,

往往在一頓爭吵後,我們對家人充滿恨,

但在一頓飽餐冰淇淋後,又會偷偷在日記本里寫下「這是最幸福的時刻「!

東方家庭更是如此,含蓄又細膩

我們往往找不到愛意正確的方式,我們羞於大聲說出愛,

但是我們心知肚明,家人是最重要的存在,

血液關係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紐帶,而愛是維持日常家庭最重要的元素。

愛要怎麼說出口?你問我:「你還是覺得這裡不是你的家嗎?」

我終於忍不住說:「媽媽,你不要死,好不好。」

真是奇怪,明明是一個屋檐下四目相對朝夕相處的人,

為什麼我們好難把心裡話、把對她的愛面對面地說出來?

愛要怎麼說出口?

也許不用逼著自己說出口,因為——愛就在點點滴滴、愛在不言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479ef782c32bfa6a5134d20c69242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