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整頓職場」的年輕人,後來都怎樣了?

2023-04-07     鋅刻度

原標題:那些「整頓職場」的年輕人,後來都怎樣了?

撰文/ 黎文婕

編輯/ 高 智

又一場年輕人整頓職場的風波出圈。

4月4日,疑似「中國電科員工怒懟領導清明節強制安排加班」的相關聊天記錄在網絡上傳播。儘管隨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針對此事回應,稱網傳微信群聊天記錄所涉單位和人員,非集團公司所屬成員單位和員工,但這一紙回應並不影響網友們直呼「暢快解氣」。

且不論聊天記錄的真實性,這場風波能出圈並迅速登上熱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當無處不在的加班成為隱形「慣例」,同事同行的內卷讓人無力抗拒,每一個「整頓職場」的個例或是段子都如一劑打工人的「安慰劑」。

也正因此,「00後整頓職場」的神話屢上熱搜,拒絕內卷「脫下長衫」的年輕人也見諸報端,「80後在加班對領導唯唯諾諾,90後在摸魚裝模作樣,只有00後整頓職場。」則成為經久不衰的笑談。

然而,為何年輕人整頓職場會成為一種新的風氣,那些曾整頓職場的年輕人,後來又怎麼樣了?

整頓職場,從拒絕加班開始

「我不打算比現在更努力,我要準時下班。」

這句來自日劇《我,到點下班》的經典台詞,也是23歲的張筱雨的職場格言,同事路過她的辦公桌,往往也很難忽視她電腦上以這句台詞設置的桌面背景。

「從入職開始,我的一大準則就是,準時下班。」張筱雨如今在一家私營公司做行政工作,儘管公司位處西南地區一座二線城市,卻也有著難以抵抗的內捲風氣,「現在哪怕是在二三線城市,公司也把加班文化當做潛規則,哪怕工資遠不及一線城市,內卷程度卻不會少一絲半分。但我想要的工作不是如此,本來工資就不算高,那我至少要保證自己不加班。」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張筱雨曾吃過不少加班的「虧」。大學畢業後她也曾做過一年「北漂」,在北京一家大廠,同樣是做行政類的工作。「996是常態,大會小會不斷,常常因為莫名其妙的加班氣到情緒崩潰。」張筱雨告訴鋅刻度,短短工作半年,她就有了睡眠障礙,體檢時發現身體也出現了大大小小不少問題。於是,一年後,她提出離職,並離開北京,對於下一份工作多了一個要求,「絕不加班。」

為了樹立「拒絕加班」的職場人設,張筱雨費盡心思,並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經驗。「首先,剛入職就要堅定底線。」張筱雨入職不久,就發現部門領導總喜歡在快要下班時開總結會並常常拖延時間,便委婉詢問領導能否將開會時間提前,並在下一次開會時掐準時間,六點下班時間一到,儘管會議還沒結束,張筱雨便合上筆記本表示,「不好意思,我晚上家裡還有事,先下班了。會議記錄我明天會借同事的認真學習補充,請領導體諒。」

儘管事後也有同事和朋友私下勸張筱雨「不要太剛,不然可能容易被穿小鞋」,但張筱雨認為,「如果領導要因為我想正常準點下班就給我穿小鞋,這工作不要也罷。」

於是,工作半年有餘,張筱雨幾乎沒有加過班。每天下班時間一到,她便關上電腦,拎包走人,而且一旦下班,除非是緊急情況,她會拒絕回復任何工作消息,「當然,一個大前提是,我會準時完成每天應該完成的工作。」

事實上,像張筱雨這樣走上「整頓職場之路」的年輕人似乎越來越多了,而他們的第一步,也往往是拒絕加班。

豆瓣小組「又是整頓職場的一天!」

鋅刻度留意到,在社群媒體軟體豆瓣上,一個名為「又是整頓職場的一天!」的小組創建不到一年,已經有近5000名組員,並自稱為「自由的螺絲釘」。而這個小組的簡介寫道,「勇於申請仲裁索要賠償,拒絕低效內耗準時下班,抵制強制團建守護雙休…這是員工在努力為自己爭取應得的權益,也是職場人自我意識覺醒的開始……在本組,你可以分享你為整頓職場做出的努力,包括但不限於在招聘網站上與HR的平等對話記錄、離職後對黑心公司的勞動仲裁指南,或者準時下班後的一次愉快放鬆!」

而打開這個小組,能看到不少「暢快人心」的帖子。比如「堅決不接同事莫名其妙的微信電話」、「三個同事找我國慶節加班,堅定拒絕」、「實習生工作兩個月不到把老闆痛罵一頓離職!」、「身為設計師今天在電話里狠狠罵產品經理」……

不僅是在豆瓣,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也能看到不少高舉「拒絕加班」大旗的年輕人。在小紅書上,關於「整頓職場」的筆記多達一萬餘篇,除了有不少勇於拒絕加班的「嘴替」分享經驗,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我們公司自從招了00後,到點下班就成了常態,以後我如果換工作只會去有00後員工的公司,小朋友們真的好剛,真的可以整頓職場!」

受不了「內卷」,就得有「脫下長衫」的勇氣

「要想真正地整頓職場,還是得有辭職的勇氣。」

「95後」Doja畢業於211高校,曾在三家公司待過,其中既有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大廠,也有看似光鮮的外企,但面對各種不合理「潛規則」或是會PUA大法的領導,儘管Doja幾度意欲整頓職場,卻每次都敗下陣來,「比如拒絕加班這種事,在大廠工作,你不加班,加班的同事大有人在,每個月甚至每周的績效考核誰的績效高,誰的低,就很明顯了;又比如跟部門領導直接懟,那你就等著接下來的日子不僅績效低,塞給你的任務還多。」

幾番嘗試後,Doja悟出了前文這個道理,「如果想要整頓職場,不抱著『大不了就辭職』的心態是行不通的。「因為但凡你還想繼續在這家公司或者這個行業,那你掙的就註定不是工資而是『窩囊費』,上一秒還想整頓職場,下一秒只能唯唯諾諾。」Doja稱,「但一旦你想通了,決定辭職,甚至不幹這一行了,那你就可以放心怒懟領導,大膽拒絕一切加班以及各種下班時間的團建活動。」

於是,在去年冬天,儘管知道就業環境不佳,Doja還是抱著辭職的決心最後一次嘗試整頓職場。在準備提離職之前,Doja看見加班要求就無視,領導找上門來她便直言,「不想加班。」而面對「內卷」的同事,Doja也內心毫無波瀾,照樣到點下班。當然,半個月後恰逢季度會,領導在會議上點名批評了Doja,Doja當場便提交了「辭職信」,走出了會議室,完成了「爽文般」的結局。

不過,再也忍受不了「內卷」的Doja選擇了徹底「脫下長衫」,沒有再回到任何大廠,而是去了一家美甲店學做美甲。

「本來辭職後待業了一段時間,也投了不少簡歷,但一想到這些公司和我之前待過的大差不差,就心生厭倦。剛好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我關注很久的博主發布了一篇碩士生去做美甲的投稿,我突然覺得這也很適合我。」如今的Doja仍在一家美甲店做美甲師,雖然工資不及此前待過的任何一家公司,但「這份工作是我做過的讓我情緒最穩定的工作,同事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上班的規章體制也不繁瑣,再也不用因為企業微信或者釘釘而頭疼。當然累也是真的累,畢竟曾經也是穿長衫的孔乙己沒做過太多體力活,但每天真的沒有額外的焦慮,身體也變好了,連頭髮都掉得少了。」

小紅書上脫下長衫的年輕人

如果你常刷社交媒體,則不難發現,Doja「脫下長衫」的故事,不過是當下年輕人就業新常態的一個縮影。美甲師、服務員、酒店保潔、後廚打雜、電影院檢票、送外賣……這類輕體力活正受到熱捧,年輕人寧願通過流汗來獲取報酬和快樂,也不願將身子嵌在寫字樓里,換來抵不掉的焦慮。

「孔乙己文學」的爆紅也正在引發全民思考,微博話題「脫下了孔乙己的長衫」閱讀量突破1.2億次,討論量突破1.7萬次;話題「央視網談孔乙己文學」閱讀量突破5.9億次,討論量突破10.8萬次。

在Doja看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脫下長衫,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整頓職場。大廠也好,國企也罷,糟糕的工作環境已經讓所謂的『光環』消失了。」

整頓職場仍是「神話」,「被職場整頓」才是常態

當「整頓職場」的「爽文」頻頻流傳,年輕人們似乎不再為加班文化、職場PUA所困。但事實上,想要打破職場困境,真的這麼容易嗎?

或許,對於大部分年輕人而言,整頓職場或許仍然只是當代「神話」,而「被職場整頓」才是常態。通過社交媒體上的帖子,就能窺得一二。

豆瓣上有「又是整頓職場的一天」小組,但也有「職場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小組和「新入職社畜培訓基地」小組,裡面不乏「被領導討厭怎麼辦,還能挽回嗎?」、「得罪小氣領導,該怎麼挽救」、「又到了年終總結的時刻,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出彩的年終工作總結?」……

再看小紅書,在一條「00後真的可以整頓職場嗎」的筆記下,不少網友表示,「家境好才有整頓職場的底氣吧,本00後一畢業就被職場整頓了」、「我也是00後,想拒絕加班拒絕團建,但最後還是只能說『收到,好的』。」、「很多00後也只是過過嘴癮,下一秒還是唯唯諾諾吧」……

而在綜藝節目《荒野會談》上,因《奇葩說》而走紅的辯手席瑞也曾表示,「00後整頓職場這個話題本身,我覺得是假的,因為有選擇的人每一個年代都有,我家要是有個火鍋店,我當然在辦公室里說話都能揚著頭……但是一無所有的人,還是需要一份工作的時候,他最多是調低對這個工作的期待,就是說我也可以配合你,但是我在這個工作上就不去找意義價值了。」

綜藝《荒野會談》

所以,無論是「怒懟領導清明節強制安排加班」的聊天記錄,還是「00後整頓職場,工作一年仲裁4家公司,告倒閉兩家,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的朋友圈,之所以能掀起討論熱潮,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個例仍是大部分普通打工人想做而不敢做的「爽文」。

而如果如果我們到社交媒體上檢索「企業文化」,也還是能看到不少並不積極的關鍵詞,認為企業文化是「洗腦」甚至「PUA」,吐槽所在公司的文化氛圍,「996」或是「踢皮球」。

日劇《我,到點下班》的故事,終究距離普通人太遙遠。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韓劇《我的解放日誌》才書寫了更真實的社畜處境,「每次萌生離職念頭時,我都告訴自己至少要撐過暑假,既然如此,那就中秋連假之後再說,這樣到了年底會很淒涼,春天也還算可以忍受,最後就這樣度過了一年四季。」

(文中張筱雨、Doja均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478ef204787febbd0d34b9c485711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