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內部會議曝光,馬雲神預言,從九月開始,電商直播時代將結束

2024-09-24     小陳言社會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馬雲的預言,尤其是在阿里內部會議曝光後,很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直播電商時代即將結束」的說法。有人說這是危言聳聽,但你看,全球已有六個國家和組織宣布對直播帶貨進行限制,包括印尼、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美國和歐盟。這一系列的現象,再加上國內315之後的直播帶貨嚴查,似乎真的印證了馬雲的預言——直播帶貨的黃金時代正在走向尾聲,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即將崛起。

馬雲曾經預言,未來電子商務將被淘汰,財富紅利將再次回歸實體店。聽到這話,不少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畢竟,現在的實體生意可不好做,很多人開實體店都在叫苦,怎麼還會有「實體經濟的財富紅利」?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實體經濟本身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很多人依然停留在「商業1.0」的思維模式里。

過去做生意靠的是「差價思維」,你進貨便宜,賣貨貴,中間賺個差價。但在今天這個信息透明、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單靠差價賺錢已經越來越難了。尤其是那些傳統實體店,依然靠這種模式在拼殺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競爭也越來越惡性。馬雲提到的「商業5.0」時代,核心思想就是:不要再單純靠產品本身賺錢,而是要通過新的商業模式去賺更多的錢。

可能有人聽到這裡會覺得有些虛幻,什麼「商業5.0」,聽起來不太靠譜。其實,只要看看那些已經在新模式下賺得盆滿缽滿的案例,你就會發現,這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商業現實。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山姆會員店賣的飛天茅台,市面上三千多一瓶,而山姆只賣1499元。這種低價讓人瞠目結舌,但山姆不靠差價賺錢,它靠的是會員卡。通過會員制度,山姆不僅賺到了穩定的現金流,還鎖定了大量忠實顧客,這就是「商業5.0」模式的典型操作。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假設你開個麵館,按三塊錢成本去賣面,真的一分錢不賺,還比賣九塊的面賺得多。聽起來是個笑話,但其實這是未來商業模式的精髓所在。三塊錢的面,只是為了吸引顧客,真正賺錢的地方,是後面的會員模式。你告訴顧客,300塊錢就可以成為會員,享受一年內都能吃三塊錢的面。顧客會怎麼想?只要味道好,誰不願意享受這樣的優惠呢?而你作為老闆,通過會員制的形式,不僅鎖定了客流,還創造了持續的收入來源。

這還沒完。顧客成了你的會員,難道每次來吃面都只吃三塊錢的面嗎?當然不會!當他們習慣來你這裡吃飯,順便點個燒烤、小菜、啤酒等增值產品,這些東西的利潤可就高了。而且,會員卡本身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比如,你賣會員卡時贈送的300塊小家電或白酒,實際成本可能只有幾十塊,最終你還是賺到了一大筆利潤。

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不再依賴單純的產品差價,而是通過會員、增值服務、供應鏈和金融等多層次盈利模式,實現高利潤的同時也構建了商業壁壘。山姆會員店就是這麼做的,華萊士、蜜雪冰城、小米等也都是這種思路。通過超低價的產品或服務吸引流量,再通過後續的會員體系和產品組合實現盈利,這才是未來商業的核心邏輯。

很多人可能會問,實體店為什麼要走這種路線?答案很簡單,未來的產能嚴重過剩,傳統的差價競爭已經無法支撐商業模式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電商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輕鬆比價,差價盈利模式面臨巨大的壓力。而「商業5.0」模式強調的是不再參與單純的產品競爭,而是通過建立會員體系和多層盈利模式,打造自己獨特的商業壁壘。

我們再回到馬雲的預言,他提到未來實體經濟的黃金風口就在這裡。那些還在用差價思維做生意的企業,最終會被新的模式淘汰掉。真正能夠在未來賺大錢的,是那些懂得通過爆品引流、會員鎖客、增值服務和多層盈利實現可持續增長的企業。未來的商業,不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一個複雜的多層次盈利網絡。

想想那些現在成功的大企業,他們無一不是在用這種模式賺錢。華萊士靠的是極低的價格鎖定用戶,小米用手機吸引流量,再通過生態鏈產品賺錢。這種模式不是只適用於大企業,小到一個麵館、奶茶店,也可以運用同樣的邏輯去打造自己的盈利模式。

未來的生意,產品的利潤將趨近於零,真正的財富來自於那些無形的「27個錢」。如果你還在糾結於單純的差價盈利,那麼你的生意可能真的越來越難做了。商業5.0時代已經到來,你準備好迎接這一波黃金風口了嗎?

那麼你覺得這種新的商業模式是否靠譜?你有沒有開始嘗試運用這種思維來做生意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一起探討未來商業的趨勢!#深度好文計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45fc10ab8082a6c2809d97db7ff2a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