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環翠區「放權賦能」,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該管的管到位,不該管的不打擾。」這是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企業和群眾對行政執法的最大感受。
變化,源於一場深刻變革——威海市環翠區委編辦瞄準精緻城市建設先行示範,打破部門與部門間、區縣與鎮街間的職能邊界,統籌推動執法資源下沉、力量整合、方式轉變,使行政執法改革成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水平的關鍵一招。2022年以來,威海市環翠區基層行政執法問題處置率同比提升34.6%。
權力下放,變「看得見管不著」為「看得見管得了」
作為山東省威海市中心城區的環翠區,無論是城區特點,還是執法體制矛盾,都有著相當的典型性:面積小、人口密、市場主體多樣,在過去的行政執法體制下,不可避免地處於鎮街「看得到、管不了」、上級部門「管得了、看不到」的窘境。
對威海市環翠區而言,要破局,得打破思維定式,從精準放權賦能入手,通過執法資源「沉下去」,實現治理能力「提上來」。
既要打破行政壁壘,又要明晰執法邊界,這是改革的一大課題。破立之間,難題不少:執法事項下沉多少、執法依據是什麼等,怎樣確保科學合理?
在改革中,威海市環翠區委編辦科學評估鎮街實際需求和承接能力,將一些與鎮街日常管理關係密切、行使頻率較高、查處需要即時快速的行政處罰權,如城市綠化、大氣污染、物業管理等方面的權限,賦予鎮街。
這麼多行政執法事權下放,鎮街能不能「接得住」?
為此,威海市環翠區委編辦編制《區鎮「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包括市場監管、城鄉建設、生態環境等領域共16類152項事項,並配套完善《清單》動態管理、《清單》外事項准入、依單監管問責等工作機制,進一步明晰規範屬地管理和行業管理責任,推動上下各司其職、協同高效。
不久前威海市環翠區竹島街道執法中隊處置的一起擅倒建築垃圾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改革成效。接到群眾舉報後5分鐘內,執法人員到達現場核實,勸導當事人將建築垃圾清理乾淨,環境恢復整潔。威海市環翠區委編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基層行政執法改革前,鎮街發現這類違法行為,只能上報、等區級執法部門派人執法,那時早就過了最佳處置時機。」
威海市環翠區竹島街道黨工委委員、執法中隊長李學義對改革深有體會:「以前鎮街只有屬地管理權而沒有行政執法權,權責不配套。很多違法行為,我們看到了只能口頭勸誡,沒有約束辦法。有了『責任清單』,黨委政府有了『底氣』,執法中隊有了『章程』,執法效果更好。」
凝聚合力,變基層「管不好」為「管得住」
在威海市環翠區,細心的居民會發現,每天從早到晚,總有身穿深藍制服的執法人員,穿行在大街小巷,為鎮街各項治理服務工作而忙碌著……他們正是來自各執法中隊的「下沉力量」。
隨著改革的推進,基層「沒權限管不了」現象得到了破解,接踵而至的是「有權限管不好」問題。
威海市環翠區委編辦深入調查研究,將區級綜合執法、市場監管等執法力量直接下沉鎮街辦公,累計下沉執法人員370餘名,並在全市率先實現執法中隊主要負責人擔任鎮街黨(工)委委員;為鎮街補充編制,重點用於招錄基層執法、社會治理等崗位急需人員,壯大基層執法力量。
在威海市環翠區張村鎮一居民區,在社區網格員的幫助下,執法人員迅速處置了一起占道擺桌經營的舉報。「以前群眾反映問題要層層轉達,現在我們執法人員和社區網格員直接溝通,各管一攤變成融為一家,辦事效率大大提升。」張村鎮執法中隊隊員說。
在這背後,是一套完善的制度設計。威海市環翠區依託其成熟的網格化機制,將46項網格可承擔的工作,納入網格服務管理清單,將下沉執法人員全部編入社區網格,與社區網格員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整改到位,讓小事「不出網格」。
「執法力量『下沉』鎮街後,由鎮街打破人員身份限制、統籌使用、統一考核。區里既給予『下沉人員』激勵保障機制,也將鎮街任職實績作為他們考核的重要依據。」威海市環翠區委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改革前,畢英輝是威海市環翠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員,派駐在嵩山街道工作。改革後,他作為「下沉人員」,成為嵩山執法中隊一員。他告訴記者:「我們現在融入了街道工作,效率高了,在街道的歸屬感也強了。而且執法力量下沉有力破解了鎮街『單兵作戰』等執法難題,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服務在前,變「管處罰」為「管風險」
「咱們把收付款音響聲音調小一點兒,因為離居民樓太近了,咱自己能聽見就行,別太大聲。」清晨的古陌早市,菜綠、果香、魚鮮,在閒適地逛著早市的人群之中,一群身著深藍色制服的工作人員格外顯眼。走到每個攤位前,威海市環翠區鯨園街道執法中隊工作人員都要叮囑一下攤主。
基層行政執法改革後,為威海市環翠區鯨園街道成立網格化治理暨「吹哨報到」全響應中心,在治理古陌早市問題上吹響了「攻堅哨」,徹底解決了早市存在的一系列痛點和難題,讓周邊居民和早市攤販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全區網格化治理暨吹哨報到全響應中心運行以來,鎮街高效化解難點執法事項1.4萬餘件,區鎮兩級中心共「吹哨」處置群眾訴求103.71萬件,群眾滿意率達96.07%。
綜合行政執法不是簡單「以罰代管」,其意在於提升治理水平。環翠區遵循執法「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的原則,針對發現的有輕微問題、非主觀故意、未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企業,引導其主動糾正行為,以柔性監管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威海市環翠區還探索「非接觸式執法」模式,將商家信息錄入智慧城管平台,藉助AI技術,採用「簡訊提醒先行、商家主動整改、執法保障兜底」的人性化執法模式,讓城市管理更精細、更溫情,同時也促進了城市管理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破題不止於此,探索還在繼續。「影響群眾滿意度的問題出在哪裡,改革就拓展到哪裡。」威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朱建超表示,近年來山東省威海市不斷深化執法體制改革,大力推動執法權限和執法力量下沉,通過「一支隊執法」,有效破解了基層執法「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等問題。下一步,將持續推動資源管理力量下沉,支持鎮街統籌各類執法力量,推動基層治理提檔升級,以執法溫度換取善治指數,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來源:環翠區委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