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 | 復星旅文:轉型與收耕之時(實錄)

2022-08-24     觀點地產新媒體

原標題:觀點直擊 | 復星旅文:轉型與收耕之時(實錄)

觀點網 8月23日,復星旅遊文化集團通過線上形式舉行2022中期年業績會,董事長、執行長錢建農、復星旅文執行總裁徐秉璸、財務長蔡賢安等管理層出席。

就在業績會前夕,復星旅文也發布了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公告。根據公告,復星旅文2022上半年收入約64.17億元,同比增長約131%;毛利18.93億元,同比增長約2.18倍;歸屬於公司股東的虧損約1.97億元,同比收窄約90.19%;經調整EBITDA約11.95億元,去年同期為負5.65億元。

由於國內疫情反覆,中國Club Med度假村的營業額於2022年上半年取得人民幣1.22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44%及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1%。容納能力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122.3%,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7.4%。

復星旅文於歐美、中東和美洲地區的業務錄得強勁增長,報告期內旅遊業的營業額按一致匯率計算,由截止21年上半年23.8億元增長到今年上半年人民幣70.8億元,同比錄得198%的增長。

復星旅文表示,可預見下一個滑雪季節和2023年春季的需求將繼續增長。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Club Med的累計預訂量按一致匯率計,較2021年8月6日取得2022年上半年的累計預訂量增加約22.0%,較2018年8月6日取得2019年上半年(疫情前)的累計預訂量增加約24.0%。

於2022年下半年,復星旅文計劃再開設4家新度假村,於2022年總計達至7家新度假村。於2022年年初至2024年年底,復星旅文已簽約且計劃新開的度假村達17家(其中7家度假村位於中國)。

在疫情反覆的影響下,經歷完「最糟糕的雪季」,復星旅文似乎慢慢找到了自身適應疫情的節奏和策略,也迎來了復甦的前奏。

復甦與扭虧

根據半年報以及管理層的披露,復星旅文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31%,達到64億人民幣。從全球視角來看,復星旅文2022年上半年經營溢利達到人民幣4.22億元,恢復至19年同期的75%。包括歐非中東和美洲的業績,其高於2019年上半年,經營溢利中的可變利潤率比19年同期高出3個百分點以上。

復甦與扭虧成為了2022年復星旅文業務變化的關鍵詞。

管理層最著重強調的便是EBITDA上的扭虧為盈。相較於去年的人民幣-5.7億,2022年上半年錄得人民幣11.95億,同時在經營溢利上來講也是從-13.8億扭虧到2.87億。Club Med營業額超過人民幣57億元,是2021年上半年的4倍多,已恢復至2019上半年的90%。

除此之外, 從毛利率來看,復星旅文2021年毛利率為21.4%,2022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到29.5%。得益於度假村與旅遊目的地運營毛利從7.1%直接增長到31.4%,同時在服務跟解決方案上也呈現相似的趨勢。

即使疫情的挑戰仍舊存在,復星旅文卻已經通過業務架構的調整,以完全的準備積極地展望著旅遊行業的復甦。

從全球市場來看,歐洲的營業額僅比2019上半年低1.4%,美洲的營業額較2019年上半年高出22%。在亞太地區,面對新冠疫情的影響,亞洲的營業額為人民幣3.11億元,比2019年上半年低73%。

而面對中國市場,復星旅文以三亞亞特蘭蒂斯作為示例,2022年7月份亞特蘭蒂斯單月錄得營業額為人民比2.15億元,創開業以來的第二個單月最高營業額紀錄。麗江復游城錄得人民幣2300萬元,整個上半年麗江的營業額約為1800萬元,而疫情回暖後的一個月,單月業績變實現了新高。

在2022年上半年,復星旅文便已經開設了3個度假村:中國長白山Club Med、西班牙瑪貝拉Club Med、浙江千島湖Club Med Joyview。

2022年下半年,還將計劃新開設4家度假村,位於法國阿爾卑斯山的Tignes度假村和Valdlsere度假村,日本北海道的Club MedKiroro一期度假村以及延慶度假村二期度假村。

在2023—2024年期間除了2022年新開的7個新度假村,復星旅文也已經簽約新度假村10家,其中4家位於中國,在這三年內,還將在全球範圍內完成13個現有度假村的擴建、翻新工作。

旅遊需求復甦的趨勢,讓復星旅文得以韜光養晦,野心勃勃地等待最好時機的降臨。

輕量化與重轉型

復星旅文的主要業務分為度假村、旅遊目的地和休閒度假服務及解決方案三大板塊。

其中度假村業務由一價全包的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度假酒店Casa Cook、Cook’s Club等品牌組成;旅遊目的地則包涵了亞特蘭蒂斯、復游城、愛必儂等品牌。而解決方案板塊則全靠此前收購的Thomas Cook作為支撐。以此來連結線上線下的消費趨勢。

在今年的中期業績會上,錢建農毫不避諱的強調了Club Med板塊在全部業務中的重要性。

2022年上半年,復星旅文Club Med取得營業額57.43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336.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0.2%。

於2022年7月,Club Med全球有53個度假村在運營。2022年上半年,全球床位平均入住率達約59.1%,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16.5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差距6.0個百分點;而平均每日床位價格為人民幣1517.4元,按一致匯率計,與2021年及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約40.2%及19.3%。

不僅如此,Club Med的預訂勢頭也保持良好。2022年8月6日取得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的累計預訂量按一致匯率計以營業額表示,較2021年8月6日取得2021年下半年的營業額增加約38.5%,較2019年8月6日取得2019年下半年(疫情前)的營業額增加約14.0%。2023年上半年的預訂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24%。

作為復星旅文的關鍵業務,Club Med已經承擔起了發展的主要勢頭,這不僅得益於其項目結構向高端的轉型(Club Med中四五星度假村占比達95%);更是復星旅文連結未來疫情後出境游以及入境游的主要承接點。

錢建農表示,Club Med能夠為此後可能到來的出境游做的全面準備。「因為Club Med在40個國家有它的業務,我們如何結合Club Med以及Thomas Cook本身在海外的優勢,能夠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有特色的產品而不是傳統的觀光旅遊產品」。

而對於中國內地日益增加的境內游以及短途旅遊的需求,復星旅文也在2018年就布局了Club Med Joyview的新業務。

相比起Club Med一價全包的模式,Joyview有著更加靈活和優惠的價格選擇,也更適應短途旅行和近郊旅遊的消費水平。錢建農也強調,短途旅遊的興起一定是趨勢。針對這個趨勢,Joyview的拓展,包括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模式。「我們近期決定把Joyview的發展作為我們未來Club Med非常重要的產品線去拓展,希望整個Joyview能夠成為我們Club Med的第二增長曲線」。

同時在Joyview的發展基礎上,復星旅文也正在研究如何進軍城市休閒度假。「我們正在重點城市裡面做選址,我們希望像Joyview一樣,能夠打造一個在城市中給消費者享受度假生活的場所,而不是只是一個住宿的概念」。管理層也業績會上強調,復星旅文的度假模式會從遙遠的山區和海灘進入城市周邊,甚至進入城市中間。將上海、北京、西安、成都等等城市納入非常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這些業務的轉變,其實都反映了復星旅文作為全球的旅遊度假集團對消費趨勢的思考和預判。後疫情時代,文旅行業已經迎來了結構性的變化,改變產品的設計思維以及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復星旅文最重要的研究重心。

錢建農也表示,往前往後看,復星旅文未來還在考慮中國復甦的出入境游的業務。不僅如此,輕量化的擴張,也將成為復星旅文此後的發展策略。

過去的復星旅文還停留在輕重結合的發展模式,2019年收入的七成以上業務是度假村還有基於度假場景的服務和解決方案的一些收入,代表著疫情前七成以上的業務是輕資產發展模式,加上一些重資產的拓展。而在Club Med的發展過程中,復星旅文也將積極探索存量的自持物業的租售和售後回租。

今年上半年,復星旅文已經將希臘的Club Med出售給了一家法國的REITs,並將這個度假村回租,帶來了人民幣4.58億元的現金流凈額,處置收益人民幣5000萬。

除了Club Med,旅遊目的地業務也在積極探索復游城的業務引入戰略合作夥伴,來共同投資以及開發項目。

輕量化以及順應趨勢的業務轉型,是復星旅文對抗周期的主要策略。

以下為復星旅遊文化集團中期業績發布會實錄:

現場提問:第一個問題,從旅遊行業來講,疫情確實也給行業帶來了非常多的影響,有些可能是短期的,有些可能是長期的。請領導們幫我們分析一下哪些是短期的,哪些是長期的,包括旅文在這方面未來怎麼應對行業變化和挑戰?

第二個問題,我們注意復星旅文推出的非常多的系列產品是非常具有消費者黏性的,包括公司也很注重用戶的會員體系建設和規劃,公司在目前會員體系的搭建上,包括目前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另外公司在未來會員的維護上又有什麼樣的舉措?

錢建農:疫情的短期和長期影響方面,短期我覺得可能直接對整個文旅行業產生非常負面影響,就是收入的下降。因為出行受到限制之後,必然表現在業務的下降。

長期來說幾個方面:一個是旅遊的需求隨著收入的提升以及家庭消費結構的變化一定是一個越來越大的行業或者越來越強的需求。長期來說我覺得它一定是會快速的成長,尤其是疫情之後,我覺得短期可能是爆髮式成長,但長期是穩步向上的趨勢。

長期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可能是競爭結構的影響。差不多接近三年的疫情讓整個旅遊行業的企業遭受了非常大的打擊,有些能生存下來的企業,我相信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會享受到非常好的競爭優勢,市場份額。

第三個長期影響,我覺得還是從產品上,疫情實際上讓產品和消費觀念上發生了變化。首先是疫情之後我覺得人的消費觀念發生很大變化,可能他更願意對健康和產品質量比較高的一些產品去願意付出。另外一塊就是產品的形式,包括業態的豐富程度,實際上我相信未來消費者他的產品需求也會多樣化。

徐秉璸:從會員角度來說我們已經有相當規模的積累,從Club Med積累有百萬級別的會員,超過200多萬的會員,而且是比較活躍的會員。無論是疫情前還是今年明年預期的真正的Club Med全球的客戶人次,疫情期間150萬人次,預計明年整個Club Med消費人次會超過170萬人次,整體會員基礎非常好。

Thomas Cook有超過500萬的會員累計量。我們怎麼去做這些會員,怎麼開拓新的會員,首先會進行線上線下場景的結合。Club Med也是一樣,我們在所有Club Med的場景裡面,度假村裡面都有來吸引到客戶,拉新的場景。與此同時,我們還在做內外部的溝通打通。

到目前為止,截止上周整個新增會員數達到近10萬,這10萬會員它的轉化率和黏性也是非常有質量的,我們已經創造了接近2000萬的BV是來自新增的10萬會員,應當說整體效果是非常好的。未來我們也會依託Thomas Cook的會員體系,Club Med的會員體系進一步增強企業,各大產品線和客戶的溝通拉新,以及從低頻向高頻溝通的轉換。

現場提問:首先基於目前海南疫情對亞特運營的影響,以及Club Med下半年預訂情況的判斷,管理層能否分享一下下半年業績指引,下半年是否有望恢復盈利。

第二個問題關於度假物業,旅遊地產下半年是否進展加速,太倉和麗江預計會有多少旅遊地產相關收入可以確認?

第三隨著整體營運的改善,公司是否有進一步去槓桿的計劃?

錢建農:海南疫情突然爆發之後對我們海南的一家亞特蘭蒂斯和海南一家地中海俱樂部有影響,但是整體我們覺得持續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另外一旦恢復,我相信我們的爆發還是非常快,海南這一塊整體的旅遊需求還是經常在的。疫情相對好轉之後,你可以看到7月份,我們的營業額1個月做了2.15億。大家可以看出,主要疫情好轉,它的業績增長是快速上去。我相信海南隨著疫情管控的結束,業務也會非常快的恢復。

蔡賢安:接下來我給大家補充一下。首先上半年Club Med有一個非常快速的恢復後,這個趨勢上面還是延續的,剛剛我也報告過,如果我們看了截止到8月6日的訂單遞交,無論對比21年,或者對比19年都有比較大的增長。如果對比21年下半年的訂單增長達到39%,甚至如果對比19年,疫情之前的水平也是有增長了14%。其中在無論是歐洲或者是美洲,增長速度都是相對來講比較快。同時在亞太地區,在5、6月份陸續看見有一些東南亞國家開放以後,在這個上面的增長也是非常快。所以我們對Club Med來講,下半年還是充滿信心的,也是相信在後疫情的時代來講,Club Med的表現會非常持續。

現場提問:關於公司容納能力的問題,關於較去年下半年容納能力增加了36%,其實相當於增加了1500個容納能力,公司同時還披露了我們在2024年容納能力較2019年增加18%,往後兩年一共增加1100家左右,意味著每年要增加500家左右。去年到今年增加了1100家左右,想問一下管理層是否容納能力的增長後續兩年有所放緩?

徐秉璸:其實我們容納能力沒有放緩,從Club Med角度來說,首先今年對比去年容納能力的增加包括了去年有的度假村但因為疫情沒有開放,所以關閉不能銷售,我們不計入去年的容納能力,今年是有一個關村的重新開放的容納能力的增加。

從我們未來幾年的發展來說,我想強調的一點是,Club Med從2003年到現在在堅持高端化的戰略。2003年,30%是高端的酒店,70%是中低端的酒店,到現在全球產能的95%以上是高端酒店。我會新增高端酒店也會關掉一些中低端酒店的產能,這個情況在過去幾年都在發生,到今天這個時點上我們還能關的低星級的酒店就非常有限,所以未來我們是一個純新增高端產能的過程。

就像剛才介紹裡面說的2022—2024年全球會有17個已簽約的新增項目,這就是說今年可能還會簽一個,明年簽一個,這個數量會進一步增加。這17個新增的度假村產能加上另外的做擴容和改造的度假村產能會累積使得24年的產能超過2019年的18%。

現場提問: 第一個問題,海外包括美國和歐洲整個出行相關的復甦特別快,請教一下為什麼今年海外的復甦價格的表現會比入住率的表現強勁很多,除了通脹以外。第二個海外復甦結構來看,度假這塊是中端還是低端恢復更快?

第二個問題,提到未來輕資產的業務會更多去向城市及城市中心去布局,像麗江、桂林這些地方雖然資源非常好,但是旺季較短,對業主來說還是偏重資產的運營,是否基於這方面的考慮更多布局在大城市周邊,因為出行的頻次更高?

徐秉璸:從整體價格上來看,全球Club Med今年對比19年漲價19%,為今年下半年至今的預訂漲價21%。這其實並非主要因為通脹帶來的,主要是因為我們做了幾件事情。

第一,高星級酒店在產能中的占比一年一年往上提升,現在提升到95%,它的價格上去了。第二,本身這些度假村在疫情中間也做了升級,也做了改造,它的價格也上去了。這正好是我們怎麼樣對應通脹最重要的方面。

整體來說一個是高星級多了,價格上去了,縱然在全球一些地區,包括大家可以看到在美國、東南亞、地中海沿岸很多物料價格在上漲,但是我們漲價的彈性要遠高於通貨膨脹給我們成本所帶來的增加,這是第一點。

第二,你剛才也問到了整體海外市場對中高端的影響,還是中低端的影響大,從我們的角度來說,不管是需求還是價格彈性來說市場還是比較中高端客群市場,這個市場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相對小,另外對價格的敏感度比較小,應當說我們這個定位使得我們在未來這麼樣一個經濟有波動,同時高通脹的情況下是會相對競爭對手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錢建農:你提到的海外業務,復甦加快,我們的價格確實是在一定程度提升,實際上是個綜合原因。

首先要升級,新開出的度假村它的產品質量和定位方面基本上都是中高端的消費群體。以及國內為什麼從近郊和城市來做,是為了避免淡旺季。實際上不是為了完全避免淡旺季,遠途度假有它的好處,兩種不同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群體,遠途度假的頻次相對來說低,但是在旅遊目的地,像三亞來說,全國消費者都會去,整體的客戶數量,客群也是很多。

我們更能應對淡旺季,因為幾個原因。一是我們的客戶是全球化的客戶,所以全球化的客戶實際上非常容易應對淡旺季的不同。比如說我們三亞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喜歡冬天去,但更多的海外消費者喜歡夏天去。有些國家假期也不一樣。全球化的客戶結構可以平衡淡旺季。

對復星旅文來講,發現了近郊和城市是未來一個新的旅遊增長點,尤其是對復星旅文來說我們已經有成熟的度假模式,如何改變目前中國近郊旅遊缺乏度假產品,去了之後待不下來。很多近郊的酒店產品基本上只是提供住宿,看完風景就回來了。現在有了地中海俱樂部還有未來開業的太倉復游城這樣的產品,你去了近郊可能會待上幾天,提供短途的,相對可以讓你滯留下來的度假產品,這是我們的優勢和未來的一些想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2d412b7ffbd791fef6c19333728aa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