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世紀90年代,中國花巨資從俄羅斯引進了多款武器裝備,其中以蘇-27的知名度最高、影響最深,然而回顧蘇-27在實戰以及日常使用中的表現,很難說被寄予厚望的蘇-27達到了解放軍的要求,當時別說與美國空軍對抗了,即便是面對同時期的台灣地區空軍也沒有表現出優勢。
一、 側衛與中國的淵源
上世紀70年代,當蘇聯開始研發蘇-27「側衛」戰鬥機的時候,蘇聯怎麼都不會想到,中國會成為這款戰鬥機的第一個海外用戶。
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因為越南戰爭而元氣受損,蘇聯在冷戰中表現出了戰略進攻姿態,在研發蘇-27這款大航程戰鬥機的時候,除了要將其用於國土防空之外,蘇-27還需要利用其大航程的優勢為蘇軍轟炸機護航,攻擊歐洲與東亞的軍事目標,當時的中國空軍其實同樣是蘇-27的假想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