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鬣狗兇狠著稱,但是吃肉時從不對旁觀的胡狼進行攻擊?

2022-08-03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獅子鬣狗兇狠著稱,但是吃肉時從不對旁觀的胡狼進行攻擊?

獅子和鬣狗作為非洲草原上的大哥和二哥,可它們拿胡狼大帝幾乎沒辦法。

紀錄片中,兩隻獅子正在享受捕獲的羚羊,遠處有一隻胡狼一直在暗中觀察,胡狼瞅著沒機會,對天長嘯幾聲,不一會就有幾條鬣狗聞聲而來。

草原上的動物都知道鬣狗把TaoGang技術練得爐火純青,都不敢輕易招惹它,可獅子作為草原之王,很自然地和鬣狗成為了一生的敵人。

聞風而至的鬣狗,想要從獅子口中分一杯羹,獅子當然不同意,此時雙方開始爭執,矛盾進一步惡化,鬣狗咬著獅子的尾巴不放,也有獅子時不時地把鬣狗踩在腳下,這些都被胡狼看在眼裡,戰鬥正酣時,胡狼瞅准機會,趁亂上前,留下一句話:「你們繼續打,肉我先拿走了啊!」

胡狼作為非洲蹭飯王,實力背景大帝,果然名不虛傳!

按理說,以兇猛著稱的獅子和鬣狗,坐穩了草原上的頭兩把交椅,對付小小的胡狼豈不是手到擒來?可為什麼寧願互毆,也不聯合驅趕胡狼呢?今天,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非洲的胡狼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黑背胡狼,它們體型不大,東非區域在7~13.5kg之間,南非在6.8~9.5kg之間。第二種為側紋胡狼,體型差不多,顧名思義,側紋胡狼側身有白色條紋,還有一個白色的尾巴尖。

它們名字中都有「狼」字,可它們不是真正的狼,它們屬於犬科犬屬動物,鑒於狼和狐之間,它既有狼的膽量和耐力,也有狐狸的狡猾,大家都喜歡叫它們胡狼大帝,並不是它威猛無敵,而是它是一個時常搶鏡的背景帝。

01、獅子和鬣狗捕食後又累又餓,不抓緊進食,獵物可能會被別人截胡

一般有獅子和鬣狗捕獵的現場,幾乎都能看見胡狼的身影,有時獅子追趕獵物長達一兩個小時,胡狼就跟在旁邊煽風點火,有時鬣狗圍攻一頭羚羊,胡狼也會在現場吶喊助威。

當獅子和鬣狗擒獲獵物時,早已累得筋疲力盡,加上又餓,恨不得把獵物一口吞下,此時抓緊進食才是硬道理,面對胡狼的胡攪蠻纏,它們更多是象徵性的驅趕。

如果獅子和鬣狗放下待享的食物跑去追趕活蹦亂跳的胡狼,可能到嘴的肥肉就被別人搶走了,那就只能挨餓了,在競爭惡劣的非洲草原,吃到肚子裡的肉才算數。

02、獅子和鬣狗才是真正的對手,對於胡狼,根本沒入它們的法眼

獅子體型高大,身長2.7~3.2m之間,體重最大可達275kg,鬣狗以斑鬣狗為例,身長0.9~1.6m,體重35~80kg,獅子體重是胡狼的27倍多,斑鬣狗體重是胡狼的8倍之多。

胡狼個頭小,在獅子和鬣狗的眼裡,量你小子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一邊待著去,從心裡就瞧不起胡狼,你見過大哥二哥經常找小老弟的麻煩嗎?

再者,胡狼比獅子靈活,比鬣狗狡猾,就算惹惱了,獅子和鬣狗想抓胡狼,勢必要付出太大力氣,結果抓來的胡狼還一身臭味,不值得,還不如低吼兩聲,繼續吃肉呢!

03、胡狼、鬣狗、禿鷲作為草原投機倒把三巨頭,胡狼是巨頭之首

在非洲草原上,如果說獅子、豹子、野狗等猛獸是靠自己捕食的機會主義者,那麼鬣狗、胡狼、禿鷲就屬於投機主義者,它們主動捕食的時候很少,在它們眼裡,從別人嘴裡搶過來的食物永遠是最香的。

從猛獸口中明搶可行不通,畢竟獅子、豹子等動物對食物的保護欲非常強,明搶的話,胡狼可能有去無回,為了保安全,又想吃到肉,於是,胡狼把三十六計中的「聲東擊西」運用的暢汗淋漓。

比如,像開頭說的,胡狼發現獅子在進食,它會扯著嗓子大叫,它並不是叫隊友來圍攻獅子,而是把野狗、鬣狗等愛搶食物的食肉動物引來。胡狼的聲音穿透力極強,可傳方圓三公里,野狗、鬣狗一旦聽到胡狼的嚎叫,就會跑來湊熱鬧,獅子就不能獨享美食了。

胡狼是製造混亂的一等一高手,吸引來的野狗、鬣狗勢必要和獅子搶食,屆時獅子為了捍衛食物,相互爭鬥在所難免,它們忙著戰鬥的同時,胡狼就趁亂找機會去搶獵物。

當然,胡狼也識趣,它只需要撕下一塊肉,就足以自己和家人飽餐一頓了,倘若拖著一大塊,也不利於它們安全逃跑。

在草原上,胡狼、鬣狗、禿鷲都不喜歡主動捕獵,更多為坐享其成,這三位輪番作戰,常常把獅子、豹子等凶獸折磨得夠嗆。一般情況下,禿鷲會幫助鬣狗找到遠方的獵物,胡狼會幫助鬣狗發現食物,鬣狗跑去鬥毆,胡狼和禿鷲見機行事,它們都能分一杯羹。

04、胡狼有絕招,它可以讓獅子和鬣狗落下終生殘疾,獅子和鬣狗對它也望而生畏

胡狼常遊走於各種捕食者動物之間,除了體型小、跑得快、身體臭以外,它們還有蹬鼻子上臉的本事,咬別的動物尾巴,然後飛快的逃走,是它們的作死小技巧。

有時單純是為了製造混亂,調虎離山,伺機偷肉,養成了習慣,有時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巢穴,不得已而為之,不管怎樣,它們除了咬豹子、獅子和鬣狗的尾巴外,連草原之王——獅王的尾巴都隨時被胡狼當做「辣條」啃。

除了咬尾巴,胡狼還專門挑動物的後腿跟腱咬,畢竟它們身形矯健,躲閃快,如果獅子和鬣狗被胡狼咬傷跟腱,這可是致命傷,降低捕獵能力不說,還可能淪為其它動物的盤中餐。

05、胡狼可以和獅子、鬣狗搶食,但它見了平頭哥,也得叫聲大哥

如果說動物界誰最勇敢?最不怕死?當屬「平頭哥」蜜獾是也。蜜獾的兇猛主要表現在「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也可以說「不是在被打死,就是打死對手的路上」。

蜜獾的爭強好勝可是被吉尼斯認證過的,在非洲草上,沒有動物願意去招惹它,就連喜歡挑事的胡狼,見了它也得叫聲大哥。

可胡狼保護家人沒得說,只要蜜獾闖入了胡狼的領地,胡狼夫妻二人會合圍把蜜獾趕出去,蜜獾是單挑小能手,它有點怕群毆。

總的來說

胡狼把自身的優勢利用得十分到位,除了非洲草原上,在亞洲境內,亞洲胡狼也敢虎口搶食,這種「機會主義獵食者」,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撿漏大王,當然,也有失算被吃的時候。

所以,無論是獅子、豹子等大型猛獸捕食,還是鬣狗、蜜獾等中型惡獸進餐,它們的身邊往往都會跟著一隻或多隻伺機而動的胡狼。

胡狼的牌面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它被親切地稱為「戰地記者」、「背景帝」、「胡狼大帝」!獅子和鬣狗不是不攻擊它,而是攻擊它用處不大,費勁費力,最後食物還被其它動物搶跑吃了,餓肚子可不是它們想要的結果。

當然,物競天擇的自然界,講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食物鏈上的每一個物種存在,都有自己適應大自然,活命的本領。在動物界裡,你吃我,我吃它,它吃你,兜兜轉轉,這個平衡始終是這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0df2ee31a008fb9cb3ea158e60dba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