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貓王,開創了早期搖滾樂的「野路子」 我們在評價貓王的時候,常說的一句是「他開創了早期搖滾」。 貓王其實並不懂樂理,早期寫歌也是靠哼哼,但這並不是妨礙他成功融合黑人音樂和鄉村音樂成為巨星的原因,他的出現迎合著當時種族歧視嚴重的50年代,向美國大眾展現一種自由叛逆的搖滾氣息,有種時勢造英雄的意味。 三、MJ:「我不會識別五線譜,我也沒那個必要」麥可傑克遜是繼貓王之後西方流行音樂影響力最大的歌手,但他其實也不懂樂理。 麥可傑克遜出身音樂世界,從小在濃厚的音樂環境下成長,不到5歲的時候就開始和哥哥登台演出,渾身散發著異於常人的音樂細胞,但是從未接受過專業的音樂學習。 在1994年麥可傑克遜曾因不懂樂理還被指控過抄襲,說他剽竊了丹佛女歌手早在1985年創作的同名歌曲。 為了捍衛自己的音樂作品,MJ毅然站出來(要知道就在上一年MJ被指控孌童都沒有出席法庭)或許他認為:「只要忠實地把創作過程描述出來就好了。」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他在法庭說道:「通常我在寫歌的時候,我會口頭把旋律記在錄音帶里」。 而當辯方律師要求這首歌具體的創作示範時,Mj現場把歌曲的貝斯旋律B-BOX了出來!接著他又解釋到:「我會把主旋律和弦放在貝斯旋律上,然後再用樂器創造出來這些在我腦海啟發出來的聲音」。 這可能還不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說法,辯方律師追問到:「你說你腦海中會聽到一些旋律是怎麼回事?」於是乎Mj描述了他創作《Billie Jean》的過程: 當時的他正在開車,一開始也是貝斯旋律映入腦海「噔噔噔噔 噔噔噔噔」,接著他聽到了和弦「Hoo~hoo~hoo~hoo」,然後就是一段帶歌詞的旋律出來了:「She was more than like a beauty queen from a movie scene.」歌詞、和弦、旋律就像突然塞到你腦海的禮物,在那瞬間就出來了。 也就是說麥可傑克遜在創作時候,會把每一軌音唱出來,再用B-BOX打出節奏,最後再把全部聲音錄製成完整的作品。 看到這,除了詫異還能說什麼,想要擁有同樣輕而易舉的創作能力,前提你需要有同款音樂天賦。那些「野路子」出身的傳奇樂手 除了歌手,音樂圈還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樂手也是「野路子」出家。 Buddy Rich,他在一歲的時候便可以在桌上用勺子敲出穩定的節奏,十一歲的時候成為了樂隊的核心,此前他沒接受過專業的爵士訓練指導,後世卻評價他為一代爵士樂鼓神。 「布魯斯之王」B.B.King在早期的時候也沒有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可是他讓琴「說話」的揉弦技巧收穫大批粉絲,讓苦練樂理的爵士樂手都羨慕不已······ Pat Metheny,伯克利史上最年輕的爵士吉他講師,他在自學吉他過程中就很善於總結,他會在本子上將自己演奏出的音階、和弦、節奏用自己的命名方式記下來,直到後來接受系統的教育後才逐漸明朗。Pat這種自學成材,講述著不會樂譜不等於不會樂理,懂樂理的人不一定非得會樂譜的明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