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電競:「北方電競之都」雄心未泯 | 電競世界

2022-07-09     電競世界

原標題:青島電競:「北方電競之都」雄心未泯 | 電競世界

7月5日,青島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風口企業」面對面——聚焦電競行業活動,大V們通過實地探訪,以及與業內人士面對面座談,深入了解青島電競產業發展現狀。

一個巨大的產業風口正在形成,並成為城市間競逐的新賽道。

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電競市場規模呈上升趨勢,預計2022年可達1843.3億元;《2021年電競行業人才從業現狀及發展研究報告》也顯示,電競行業人才缺口明顯,行業平均月薪超萬元。且從業者偏年輕化,「95後」占比超三成。

相較網際網路、數字貨幣而言,千億規模預期並不格外顯眼。但在這條新興的賽道上,競爭者可謂摩肩接踵。

上海,2017年就提出要打造「全球電競之都」;

深圳,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5G基站建設密度全球第一,同樣想在「全球電競之都」上一爭高下;

成都,西部地區電競排頭兵,政策環境好、粉絲純度高;

海口,後發先至,一年一度的全球電競運動領袖峰會、2021年選址於此……

風口畢現,青島不能再錯過第二次。

起步很早,但發力不足

科技,是電競「吸引力」的充分必要條件;正如電競產業,不能僅止於激情,同樣需要多元、多方位硬核支撐。

「起步的時候,青島是領先的。」 雷神科技董事長路凱林說起先發優勢不無遺憾,「這幾年反倒是上海、成都、杭州這些城市,發展迅猛,很重視這個行業。」

這句「領先」,確實不虛。眾多競速者中,青島的電競之路起步很早。

山東乃至華東地區首家電競俱樂部——博速電競俱樂部在青島誕生,這種引潮流所向、開風氣之先的嘗試在北方城市中並不多見;

2006年,全國電競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青島參與起草了國內第一份電競規範文件;

與此同時,青島開啟了電競俱樂部的布局,到2009年已達13家;

2014年開始,青島正式探索競技化賽事,其承辦、舉辦的大大小小賽事不一而足。可近10餘年過去,「矚目」下的青島電競產業似乎仍處在「探索期」。

放眼全國,有意發力電競的城市各有側重。

喊出「全球電競之都」口號的上海,坐擁一眾遊戲廠商和電競俱樂部,無論高價值企業的數量、還是舉辦高級別電競賽事的數量,幾近占到全國一半;

西安、哈爾濱和蘇杭,則是依託城市特色,與當地文旅產業相結合,規避稟賦資源的短板尋求差異化發展;成都,更是已經擁有自主IP的品牌賽事——WEI世界電子競技邀請賽。

相較之下,青島電競略顯「業餘」:

儘管各大賽事頻頻「眷顧」青島,但職業電競隊的競爭力、影響力仍有不足;

儘管產業基礎打得早,但產業鏈發育並不完整,在上游端仍有缺失;

儘管在特定領域——如高性能專業化計算機硬體設備商有雷神等頭部領跑,但電競企業數量仍舊偏少……凡此種種難免讓電競人心生「起大早、趕晚集」的無奈。

「煙台、淄博、濟南,現在都在布局,青島不能再等了。」 路凱林說得直接且緊迫——產業要發展,必須給政策。

政府要有作為

青島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會長米揚認為,青島的電競行業值得擁有更有力、有效的政策扶持。

青島雖然參與起草了國內首個電競規範文件,卻遲遲未出台對電競產業有利的政策支持,缺少像上海「20條」和成都「24條」等對電競產業的精準施策。

目前,不僅南方城市對電競布局大手筆支持,省內的煙台、淄博等城市也已經出台了相關的支持政策。青島要加快步伐,針對產業發展現狀,因地制宜制定相關電競產業扶持政策,如創立電競發展基金,對優秀企業進行分級獎勵等,為電競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動力,堅定企業發展信心。

同時,企業也要在探索中實現自我成長。

從技術角度講,遊戲本身是一項門檻很高的產業。科技創新是推動電競產業進步、吸引玩家入局的首要原因。

目前,青島在電競產業的中下游都有所布局,但在上游,原創遊戲開發、頂層賽事設計方面缺少關鍵性企業,技術層面上的突破更無從談起。但產業空白也是一種機遇和空間,如果青島能在上游發力,無論是本土企業積極涉足,還是招引較成熟的外部企業,都不失為一條突破路徑。

企業還要聯手城市共同探索「電競+」。

從電競節牽手啤酒節,電競館開進購物中心,到電競主題購物街區、電競娛樂主題綜合體的逐步落地,青島「電競+」商業化發展進程不斷加速。

「我們不僅要大力引進國內外頭部賽事,還要全力打造本土電競賽事品牌,通過賽事輸出,搭建集成果展示、行業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產業平台,充分發揮電競產業整合特性,通過與傳統行業相結合,賦能酒店和餐飲行業打造電競酒店和網紅電競主題餐廳,創建一個吃、喝、玩、游、購、娛的電競時尚娛樂環境,從而拉動各個產業發展,助力青島新經濟發展。」 米揚說。

結語:

2020年,疫情突襲,在網吧、電競館接續入冬時,電競酒店卻迎來了春天。僅2020年一年,青島就湧現了12家電競酒店。一年後,這個數字躥升到68家,其中24家開設了電競主題房間。

從消費引導的趨向來看,電競的產業延展性比預想中更強。新消費的崛起,並非一時愛好,它代表著新一代人獨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作為「方式」存在的電競,必然是一條可以串起硬體、軟體、遊戲、服務、賽事等多個領域的產業鏈。而在這條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蘊藏著巨大的成長空間。

其實近年來,青島一直在暗暗較勁:

2019年,專業電競公司天天電競(青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部落戶青島;

專注高性能專業化計算機硬體的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1年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開啟上市路;

2021年5月11日,坐落於青島即墨藍谷的「國際電競產業中心」項目發布,將通過建設國際水準電競館、設立電競培訓基地、推廣電競科普、舉辦國際電競賽事等方式,吸引電競產業上下游相關企業落戶、培育電競專業人才、打造時尚電競品牌。

「北方電競之都」的雄心未泯,青島仍保有下場拼殺的實力。

來源:回瀾聽濤、青報觀象山、中國山東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f4933bf060b4ff1185e654611f6c1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