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評:破除准入壁壘,釋放市場需求

2024-08-23   華夏時報

需求,無所不在,但是,並沒有無所不能地得以釋放出來。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如何釋放需求,關鍵就在一個「放」字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市場准入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精神簡單、明確,那就是「深入破除市場准入壁壘,構建開放透明、規範有序、平等競爭、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准入制度體系」。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專門就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出台政策文件,釋放了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信號。

市場有個特點,一放就活,只要做好監管,放開准入,就能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

《意見》中最被市場關注,也最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大概有如下幾點:

第一,「實施寬進嚴管,放開充分競爭領域准入,大幅減少對經營主體的准入限制」,尤其還提到了「前瞻性部署新業態新領域市場准入體系,更好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第二,「加強內外資准入政策調整協同,在不減損現有經營主體准入機會的前提下,堅持國民待遇原則」。對外資放開准入限制的,對內資同步放開;在不違反國際協定和承諾的前提下,對內資設定準入門檻的,對外資同步適用。

第三,重點關照了幾個放寬放開的市場領域,包括有序放寬服務業准入限制;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准入環境;加大放寬市場准入試點力度,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和重大生產力布局等。

簡單地歸納一下就是,能放開的都放開,對內對外一視同仁公平地放開,重點的放開領域是消費服務業和新質生產力。

破除准入壁壘,還不是簡單地破除,而是「深入破除」;釋放市場需求,也不是盲目地釋放,而是重點關注在消費需求和新質生產力的供給上。

要釋放市場需求,我們能主動激發的還是國內市場,而國內市場有哪些需求?一是投資,二是消費。

堅持外資和內資的國民待遇原則,這樣的新規則是突破性的,必將在各個領域激發外資和內資的投資需求。投資需求本來是潛在的,可能被准入要求束縛了,而新規則的突破,將讓外資和內資很快發現,原來自己所關注的投資領域,現在可以放心大膽地去投資了。

對不涉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可以依靠市場充分競爭提升供給質量的服務業行業領域逐步取消准入限制。對涉及重要民生領域的教育、衛生、體育等行業,穩妥放寬准入限制,優化養老、托育、助殘等行業准入標準。這既照顧了民生的需要,也激發了服務消費的需求。

聚焦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慧、自主可信計算、信息安全、智慧軌道交通、現代種業等新業態新領域,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提高准入效率。這是在提升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給予了市場准入的放開,為了滿足未來的需求,加大當下的高科技行業的投資。

可以說,進一步放寬新業態新領域市場准入,完善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更相適應的公平準入制度體系,能夠為科技成果轉化最大限度地鬆綁解縛,從而有助於新技術新產品加快研發,有利於讓更多社會力量進入過去被視為「高門檻」的行業,引導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

破除准入壁壘, 釋放市場需求,有時候似乎很簡單。

最近,剛上市的一款3A級主機遊戲大作《悟空》,既火爆了國內市場,也引發了海外市場的熱度。一款遊戲,投資時間長,投資金額大,提供的程式設計師工作崗多,開發和遊玩過程中,還需高水平的硬體,在放開遊戲市場的大趨勢下,加快審批和上市速度,會讓投資快速回收,還讓市場玩家的需求更及時地得以滿足。

遊戲火爆,讓電腦主機、遊戲設備、加速顯卡等一籃子購買需求釋放出來了,甚至遊戲中涉及的文化元素,景點古蹟都火爆了起來,還能拉動各類周邊文化旅遊消費,你可以說它是消費,還可以說它激發了新質生產力,這是一開始誰都沒有想到的,關鍵還在於市場一放就自然活絡了。

深入破除市場准入壁壘,不僅要體現在「一張清單」「一視同仁」「一鍵優化」上,關鍵的一點,還要體現在「深入」上,切實推進市場准入制度有序全面落地,從而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場准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