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張萬年橫掃越軍,發來電報:敵人就要被你們嚇跑了

2023-06-16     瀾風說

原標題:1979年,張萬年橫掃越軍,發來電報:敵人就要被你們嚇跑了

1979年,中越兩國關係惡化,越南對我國不斷挑釁,甚至還試圖對我國邊疆地區發起進攻,中共中央擔憂我國邊疆地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的和平,因此,派許世友擔任中國邊防部隊的總指揮,前往我國邊疆地區對越南進行自衛反擊作戰。

由此,歷史上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打響。

在這場戰役中,許世友將軍的一名手下聲名大噪,他帶著手下的軍隊橫掃越軍,連戰連捷,士氣高漲,就在他準備帶著部隊繼續猛攻時,通訊員接到總指揮許世友發來的電報:停止戰鬥,再打,敵人就要被你們嚇跑了哩。

這位帶兵攻打越軍的許世友手下是誰?為何許世友命令他停止戰鬥?

此人叫張萬年,1928年8月1日,呱呱墜地于山東省黃縣歐頭孫家村,他的家庭條件十分貧苦,在這黑暗混亂的社會中,貧苦農民家庭處於「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狀態下,張萬年家裡靠他的父母的一點點農收,根本活不了多久。

本來像張萬年這麼小的孩子,他應該是祖國未來的花朵,他應該高高興興地在學堂里吸取教育知識,可奈何當時動盪不堪的社會,別說去上學了,就連怎麼生存下去都成了一個難題,由此可見,舊社會荼毒了多少的中國人民。

少年時期的張萬年時時刻刻都在考慮如何養活自己,他開始做各種各樣的活來賺取生活費,他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拿著一個破舊的小碗就開始走街串巷的乞討,不久之後找了個稍微穩定點的工作——當木匠學徒。這樣一來,他就不用一年四季,無論颳風下雨都在外面奔波討飯,而且還不一定討得到。

俗話說的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小在外奔波的張萬年,早已看慣了世間百態,什麼樣的人和事都見過,從而練就了鋼鐵般的毅力。

與此同時,山東省的膠東地區已經被兇狠的日軍所占領,以其中張萬年所處的煙台市為例,煙台市淪陷後,日軍特務機關長讓大漢奸張化南擔任煙台市的市長,來管理這個偽政府,這個偽政權一旦建立,這座城市成為了人間地獄,中國人民在這座煉獄中留下了無數的鮮血。

而那些大漢奸踩著自己同胞的鮮血,享受著高高在上的權利,對敵人肆意迎合,陪著偽善的日軍在這裡玩著慘無絕倫的「殺戮遊戲」。他們帶著士兵在各個地區掃蕩,抓捕了眾多的共產黨員和中共地下黨,用各種殘忍手段百般折磨他們,直至死去。

不僅如此,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兒童,他們都不放過,甚至將這些老百姓當活靶子來練習士兵的槍法,每射死一個,他們就在那哈哈大笑,似乎這是一件十分好玩的事情。就這樣日復一日,日本劊子手冰冷無情地肆意屠殺無數的中國人民。

生活在那裡的張萬年親眼目睹了日軍的殘暴行為,他內心既痛苦又憤怒,看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看著百姓的鮮血流淌在大街小巷,看著外來者肆意侵犯我們的國土,他內心的雄獅已然覺醒,他想要挽救這個國家,拯救中國人民,讓我們的國家站起來,把這些外來侵略者趕出中國!

自從心中有了這個意識後,他萌生了入伍的想法,於1944年8月正式加入到八路軍的隊伍中,雖然張萬年此刻年紀尚小,但他骨子有一股血性,在此後他參加的大大小小的戰役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戰場上,張萬年永遠沖在隊伍的最前端,在硝煙彈雨中,將手中的槍桿瞄準敵人的胸膛,「砰」的一聲,敵人倒地不起,無數的炮火在他身邊落下,也絲毫不畏懼,就在這無數次血與火的歷練中,他飛躍成長,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解放軍戰士。

1945年8月,17歲的張萬年正式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成為黨員之後的張萬年更加驍勇善戰,他在今後的數次戰役中大放光彩、屢立戰功,這種種構成了他一副壯麗的軍旅圖。

抗日戰爭過去沒多久,人民還沒來得及大肆慶祝我們的勝利,解放戰爭爆發。

解放戰爭期間,他先後參加了四保臨江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廣西戰役等等,他在部隊中衝鋒陷陣,有勇有謀,浴血殺敵,因這股不怕死的勁,立了數次大功。

1948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為了保障我軍能順利取得錦州戰役的勝利,決定在塔山建立防禦陣地,以便阻擋國民黨東進軍團的到來,從而打響了解放戰爭中三大阻擊戰中的「塔山阻擊戰」。

這場塔山阻擊戰被稱為我軍歷史上規模、時間、殘酷程度都十分罕見的防禦戰,可見打起來有多麼的艱辛。當時年僅20歲的張萬年作為36團的通信股股長參加了此次十分艱難的戰役,此後便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印記。

當天拂曉,剛剛下完雨的塔山還瀰漫著層層霧氣,萬事萬物紛紛探出頭來,呼吸雨後的新鮮空氣,似乎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然而,一陣「轟隆隆」「轟隆隆」的聲音響起,打破了這份寧靜的美好。

無數的炮彈呼嘯而來,鋪天蓋地地落在東北野戰軍的陣地之中,人民解放軍英勇抗戰,奈何敵人跟瘋了一樣的猛烈進攻,我軍傷亡慘重。張萬年所帶的通信隊伍也好不到哪去,由於敵人不斷地用炮彈攻擊,營地7號陣地的電話線全部被炸斷,為了保持通訊信號,張萬年衝上前指揮,派出手下於川銀等人前去把電話線接起來。

就這樣,於川銀等人衝上前去,敵人的炮火在他們頭頂上飛過,隨時都有可能落在他們的身上。可他們無所畏懼,迅速跑過去把被炸得七零八碎的電話線一截一截地接起來,但電話線損壞得有些嚴重,接了好幾次才把它接起來,可就在這時,一顆炮彈飛過來,於川銀英勇犧牲了。

可沒過多久,好不容易接起來的電話線又斷了,在這緊張時刻,與團部的通信極為重要,於是,團長立即命令張萬年接通線路。接到命令的張萬年明白一刻也不能耽擱,便派出王振英、孫福家、鮑興人三人去執行這項任務。

三人冒著槍林彈雨沖入電話線斷裂處,無論炮彈怎樣的轟炸,王振英始終堅守在陣地上,誓死也要把這斷了的電話線接上。但不幸的是,他的雙手被敵人的炮火炸傷,可他並沒有放棄,沒了手他還有嘴啊。

於是,他便趴在地上,用牙齒將這兩條線頭咬住,把自己的身體當做導體,此時團指揮所的通信線路通了,可王振英深受強大的電流折磨。張萬年看著此情此景,十分的揪心難受。

國民黨軍隊一再向我軍7號陣地發起猛攻,可我軍現如今也不只執著於守,36團四個連準備在國民黨軍隊這次靠近的時候,進行一次大反擊。張萬年得知這個消息後,找到36團團長江海,說道:「團長,這次部隊大反擊,我想帶著電話排一起參加,請您批准。」

江海想了想,答應道:「行,到時候你就跟著三營一起行動,部隊打到哪裡,你的電話就架到哪裡。」

雖說張萬年說自己帶著電話排一起,可在這幾天的混戰中,他的電話排只剩下了兩個電話兵,一部野戰電話和一部線車。得到團長的批准後,張萬年就帶著自己僅剩下2個電話兵的電話排立即下山,插入到了3營的隊列中,跟隨他們一起向7號陣地移動。

可當我軍剛進入敵軍的炮火控制階段,就暴露在了敵軍的視線之下,國民黨迅速將炮火的槍口對準我軍隊伍,剎那間,無數的炮火從天上飛過來,我軍緊急躲避,可未曾想沖在最前鋒的9連被炮火湮滅,短短几分鐘,就有91人壯烈犧牲和死亡,這堪稱是36團在塔山阻擊戰中一個連隊一次性遇到的最大的傷亡。

但令人震驚的是,張萬年和自己的兩個電話兵在此次轟炸中毫髮無傷,他們快速地從彈坑中爬起,邊布線邊飛速跑到軍隊的指定地點。將電話機架在了3營營長身邊,圓滿地完成了團長交代的任務,使3營與團部保持通信穩定。

經過6天6夜生與死的搏鬥,我軍終於擊敗了國民黨的軍隊,守住了塔山,阻止了國民黨東進援錦的計劃,進而加快了錦州戰役的勝利,乃至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遼瀋戰役的獲勝,這一戰可謂是至關重要。

在此次戰役中,張萬年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正是因為他的指揮有方,衝鋒陷陣,誓死堅守陣地,保障了部隊的通信來源,才進一步加快了我軍在塔山阻擊戰中的勝利。熊光楷上將後來回憶起這場艱險的鬥爭,言語中不禁透露出對張萬年的敬佩之意,說道:

「塔山的地名里雖然有一個山字,但實際上只是一些起伏不大的丘陵,並不是真正的山,不能構成堅守防禦的險要地形,但張萬年和他的戰友們硬是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保障了錦州戰役全局的勝利。」

1952年9月,蔣介石遺留下來的國民黨和一些到處逃亡的地主分子串通一氣,組織了一支「反共救國軍」的隊伍,妄想從共產黨手中奪取政權。他們首先把目光放在了我國的一個島嶼——南澎島,暗地裡密謀從三處包圍南澎島,企圖占領南澎島為他們所用。

我國駐南澎島的海軍人員意識到有敵人來犯,便立刻組織人員阻擋外來者的入侵,他們奮起反抗,卻不曾想敵人進攻猛烈,我軍寡不敵眾,南澎島就此淪陷。國民黨軍隊進到南澎島,猶如強盜進了村,在島上無惡不作,肆意殘殺島上無辜的漁民,導致南澎島人民哀嚎一片。

中共中央得知後,命令張萬年擔任南澎島戰鬥前方指揮部作戰訓練股股長,針對目前島上的局勢,制定奪島的計劃。不久,張萬年有序指揮作戰部隊進入南澎島周邊,趁著國民黨守軍不注意,一鼓作氣,將南澎島國民黨守敵一網打盡。

但不幸的是,張萬年在此次戰鬥不慎負傷,戰友紛紛表示關心,但他自己覺得無所謂,心想:打仗嗎,受傷不是經常的事,軍人哪有那麼嬌滴滴的。

由於此次張萬年帶兵攻占南澎島勝利凱旋,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我國粵東海防,立下一大功,中央軍委當場對他進行了表揚。

1956年,張萬年被中共中央任命為123師368團第一副團長兼參謀長,當時蔣介石已經敗逃台灣,但他心有不甘,在台灣建立個新政權,企圖有一天能重歸大陸,於是,經常會派國民黨軍隊對大陸地區進行軍事干擾。

這段時間,國民黨軍隊一直頻繁襲擊我國潮汕地區,面對這種狀況,張萬年絲毫不慌,在平常的軍事訓練上,他十分注重部隊的軍事訓練及戰備問題,他心想:我把該做的準備工作做到位了,還怕那些國民黨挑釁,只要他們敢過來,我就敢直接應戰。

除了在戰場上的橫衝直撞,張萬年也十分注重軍事知識的學習,參加過這麼多大大小小的戰役,他心裡也十分清楚,光有那個膽,那股衝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軍事知識儲備,要懂得智取,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因此,在1958年底,張萬年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基礎的軍事才能。由於他從小就沒有上過學堂,他對此次的學習機會十分珍惜。

在學校里,他特別刻苦學習,認真聽老師講課,在這過程中還參加了我國舉辦的國慶10年閱兵典禮,爾後以自身優異成績畢業,並獲得了「五好學員」的稱號,畢業後的他繼續回到部隊任職。

1962年,張萬年擔任塔山英雄團的團長,雖然說張萬年身居高位,在戰場上是個兇狠的「獅子」,但他和這些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在私底下情同手足,經常親自下場帶著他們一起訓練。

經過他如此狠抓士兵訓練和戰備,培養出了許多愛兵、知兵、會帶兵的軍事人才,通常士兵們什麼時候休息,他也什麼時候休息,對待工作十分負責。

就連師長陽震都說道:「張萬年這個團長當的可謂是到位嘞,你們如果要找他,千萬不要去機關里找他,會跑空,你們要找就要到連隊里找,他每天都在那蹲點嘞。」

1968年,張萬年同志被任命為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部長,隨後不久他就人間蒸發了一樣,就連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裡,只知道他去執行任務去了。等他回來後才知道,他接受命令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赴越南學習組,去學習掌握越南士兵的作戰路線和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也正是因為這樣,解放軍才能在接下來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有著先天的優勢,將越軍打得落花流水,加快了我軍勝利的步伐。

1979年,張萬年被任命為師長,參加到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隨後,他憑藉自己的記憶模擬了一個戰場,讓自己所帶的127師現場模擬越軍的戰法,好到時候在戰場上一舉將他們拿下。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越南的第一戰,總指揮許世友就交給了張萬年。張萬年覺得自己如若要攻入重鎮祿平,就必須要先占領長條山,於是張萬年帶領部隊集中火力對準駐守在那越軍,在雙方激烈的戰爭中,我軍英勇出擊,打了個對方落花流水,取得了第一次大捷。

雖然取得了第一戰的勝利,但張萬年他們絲毫沒有懈怠,他們還是繃著腦子裡的那根弦,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一天深夜,靜悄悄的,不知從哪老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突然,一陣陣槍聲響起,原來張萬年率領的部隊想搞一個偷襲,趁著深夜,潛伏至越軍駐紮的地方,將他們團團圍住,一頓猛烈炮轟,越軍來不及反應,只得四處亂竄,我軍此刻已完全占據了主導位置,剎那間,將近一個營的敵人都被滅掉了。

張萬年部隊幾戰幾捷,讓我軍進攻激情瞬間高漲,但越軍那邊卻「恨」張萬年了,他們本來自己可以防守成功的,卻沒想到被張萬年三下兩下就給滅掉了,心中自然十分憤怒,甚至在內部下了個死命令:不信一切代價打敗127師,活捉師長張萬年。

不要說越軍,就是此次的總指揮官許世友都沒有想到他們能這麼快速地擊潰越軍,但張萬年這火箭般的速度也徹底打亂了他之前早就部署好的計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出現了開頭許世友發電報讓他停止作戰。

但此刻張萬年的部隊正在渡河,而且已經有兩個營到了河的對面,如若現在停止作戰,那兩個營就會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我軍接下來的作戰就會十分困難。權衡再三,張萬年向上級領導回復道:「如果現在停止作戰的話對我方很不利,我建議我們可以以攻為守,採用指南打西之計,迷惑敵軍,提前瓦解他們對我們過河部隊制定的攻擊行動,打他個措手不及。」

上級領導思慮良久,覺得張萬年說的不不無道理,於是,便同意了他的提議。事實證明,張萬年確實是個軍事鬼才,敵軍被我軍的戰鬥計劃搞得一團懵,我軍順利過河,占據了對面的據點。

在這短短几十天裡,我軍對敵軍窮追猛打,殲滅敵軍數千人,大獲全勝。

張萬年在此戰立下赫赫戰功,這個軍事天才在這一戰的超強發揮,讓他的名字響徹國際,此後,更是受到政府的重用,連連高升。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中,在此之前,中英雙方經過數次的談判,於1984年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英方將香港的主導權交還給中國。那一旦香港回歸中國,英國軍隊撤離,我方肯定要在香港進駐軍隊以便更好地掌握主權,於是,1992年,中共中央命令張萬年擔任香港駐軍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張萬年也不負眾望,十分盡職盡責指導著香港防務交接談判、駐港部隊組建等一系列工作,為我國在7月1日順利完成香港的政權交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於當日與眾多中央領導一同見證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2003年,75歲的張萬年結束了他輝煌的軍旅生涯,在之前與軍委新同志交接會上,他感慨萬千,說道:

「作為一個老兵,近60年的軍隊戎馬生涯,今天就畫上一個句號了。回首充滿激情的歲月,我胸中仍然充滿豪情。在此,我還要用4句老話自勉:上不愧黨,下不愧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退下來了,仍將終生努力踐行。」

這幾句話說的人熱血沸騰,除此之外,我還想說:張老,您做到了,您這一生征戰沙場,無論是對黨,還是對手底下的兵都做到了極致,無愧於心。這都是我們這些後輩要向您學習的地方。

退休後的張萬年小日子過得十分愜意,作息十分規律,每天早起晨練一段時間,鍛鍊自己的身體,閒余時間,就在家中書房讀讀報練練書法,豐富下自己的精神世界,傍晚吃完飯就獨自在公園裡遛遛彎散步。因此,晚年的張萬年,身體十分健碩,還經常去參加一些登山活動,可謂是過得幸福十足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d094e42d5d01be39e6ce000e534cb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