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統(保密局)東北督察室(處),五個軍統特訓班學員暫時聯手,就逼得「恩師」、中將主任(處長)李維恭服毒自盡,但是在保密局天津站,包括兩個軍統特訓班學員、一個毛人鳳保鏢、一個鄭介民心腹的四個中校聯起手來,也玩兒不過少將站長吳敬中。
我們細看史料就會發現,當時的東北區區長就是吳敬中(原名吳景中),跟李維恭位置差不多的,是《特赦1959》中劉安國的歷史原型文強——文強在調任長沙「綏靖公署」辦公室中將主任兼第一處處長、徐州「剿總」前線指揮部中將副參謀長、代參謀長之前,就是軍統局東北辦事處處長兼任東北行營督察處處長、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督察處處長。
吳敬中在歷史確有其人,保密局天津站站長是他最後一任軍職(軍統和保密局都屬於軍隊建制),此前他還當過軍統臨澧特訓班一大隊二中隊政治指導員、中蘇情報所總務科長、軍統西北區區長、軍統東北區區長。
1948年前後,老蔣的地盤越來越少,省站和大區一把手的椅子越來越少,毛人鳳接手保密局後(他是保密局第二任局長,軍統最後一任、保密局首任局長都是鄭介民),很多特務將校都無處安排。吳敬中卻能在九河下梢天津衛撈到肥缺,那是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學蔣建豐和已經升任「國防部次長」的鄭介民使了勁——當時的保密局全稱叫「國防部保密局」,也算鄭介民屬下的二級單位,跟第二廳是平級的情報、特務機構。
吳敬中樹大根深,連毛人鳳也拿他無可奈何,於是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有意思了:如果吳敬中手下真有餘則成這樣一個「峨眉峰」,他是用炸藥包炸掉,還是用鐵鍬挖平?是以雪山之高罩著峨眉峰,還是充分利用起來以便自己左右通吃?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吳敬中的特工技能,不但能甩保密局四中校十八條街,就是戴笠和毛人鳳、沈醉,也不如吳敬中懂得多,在軍統(保密局),真正的技術型、專家級特工,還得數沈醉的姐夫余樂醒(君特臨澧特訓班副主任,負責全面實際工作)、軍統行動處處長程一鳴、電訊處處長魏大銘,被余則成狙殺的李海豐(原名李開峰),也是真正的電訊高手。
李涯被余則成用一盤拼接的錄音帶弄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但是在吳敬中看來,那都是幼兒園級別的小把戲,誰是峨眉峰,吳敬中早就心中有數,他只是在琢磨用什麼方式處理比較穩妥而已。
包括後晉升為副站長的余則成在內,保密局天津站有四個中校:行動隊前一任中校隊長馬奎被吳敬中戴上「峨眉峰」的紅帽子攆上了絕路;情報處中校處長,被吳敬中利用李涯,安上了一個「吃裡扒外」的罪名趕回南京;繼任中校行動隊隊長李涯不是個省油的燈,吳敬中又通過余則成刑訊逼供,取得了「李涯指使小特務刺殺國防部上校特派員陸橋山」的「證據」,只要李涯乍刺,那份口供就會成為李涯的催命符。
吳敬中拿捏馬奎、陸橋山、李涯如反掌觀紋,要處理余則成,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軍統臨澧特訓班教官、保密局天津站站長,要想讓特訓班學員、天津站副站長「因公殉職」,至少有一百種辦法。
很多人都說,讓余則成神秘消失,是吳敬中所能選擇的最穩妥的方式,但是我們將史料與電視劇結合起來看,就會發現吳敬中絕不會出此下策——誰都能想到的辦法絕不是好辦法,如果吳敬中真讓余則成人間蒸發,那我們就太小看他了。
余則成至少有五次瀕臨暴露,但是吳敬中都連消帶打,將危險化於無形。如果吳敬中有意幹掉余則成以洗清自己,早在左藍出現的時候,他就這麼做了。
從把「峨眉峰」的帽子扣在馬奎頭上那一刻起,吳敬中就已打定主意:余則成這個學生,我是保定了——馬奎陸橋山有野心,李涯有理想,只有餘則成懂得「效忠長官」是第一位的。
吳敬中十分清楚,除掉余則成並不會牽連到自己,反而是立功表現——戴老闆、毛座兒身邊的潛伏者也不少,「委座」也不過就是罵幾句「娘希匹」而已,天津站出幾個峨眉峰,也不能說站長一定要背鍋。
雖然抓了余則成有功無過,但是這種殺雞取卵、焚琴煮鶴的事情,精明的吳站長絕不會做,只有夯貨馬奎、一根筋李涯才會做這種一錘子的買賣,陸橋山並不是從未懷疑過余則成,但是他更願意跟余則成「交朋友」。
小聰明的陸橋山尚且不肯跟余則成撕破臉,老油條吳敬中又怎麼會掀桌子?吳敬中有更穩妥,且能利益最大化的處置辦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戴笠和毛人鳳看來,吳敬中身上有一個洗不去的污點:蔣建豐和鄭介民去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那是老蔣批准,而吳敬中去蘇聯,則是紅軍選送的,連沈醉也在回憶錄中稱吳敬中是「從莫斯科留學回來的叛徒」。
在莫斯科留學,吳敬中學到了當時最先進的特工技能,也註定了他不會得到完全的信任,在老蔣和毛人鳳敗逃前就已定了調子:所有的叛徒,都要留下來「潛伏」——他們上島沒鳥用,還得發薪水,島上地盤有限、官帽有數,嫡系尚且不好安排,哪有閒飯給他們吃?
吳敬中不管立多大的功勞,毛人鳳都不會帶他走,沈醉回憶:「毛人鳳認為把叛徒留下來好處是多得數不清。在他這一措施之下,不少過去怕死而變節的叛徒,都一起被他拋棄下來。他很得意地告訴我,有些叛徒一聽到叫他們留下,甚至跪下去哭了起來,他還是不答應。當時許多大特務連家裡的老媽子都坐上飛機跑了,而這些人卻眼淚巴巴地準備當俘虜。甚至一些替軍統拼死拼活乾了多年的老叛徒,最後也被他甩下了一批。」
據沈醉回憶,當年將軍級特務被毛人鳳甩下來不少,比如保密局第二處副處長姓黃的、華中區區長姓葉的(也是吳敬中的同學)、軍統督察室主任姓徐的,最後大多進了戰犯管理所,包括吳敬中的繼任者李俊才(也就是沒摔死的李涯),也是直到1966年4月16日才第六批特赦。
從毛人鳳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行事風格來看,吳敬中立多大功勞都沒用,真正能讓他撤走的,還是他的蔣同學和鄭同學。既然關係比功勞重要,吳敬中當然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吳敬中的成功之處,就是理清了各方面的關係:他對毛人鳳表示尊敬,把從中統季偉民那裡抄來的兩大車寶貝一股腦送到南京(按當時的規定,天津站可以留下一半);同時他又給足了鄭介民面子,每次去香港出差,總是給老鄭帶回高檔西服;對毛人鳳和鄭介民尚且禮貌周全,對太子小蔣,吳敬中當然也不會忘記——後來毛人鳳以臨陣脫逃的罪名扣押了吳敬中,小蔣一個電話,吳敬中就先被送到島上,後來又兩袖金風地去了香港。
既然關係大於功績,吳敬中自然會把各方面的關係都搞好,既要搞好和蔣同學鄭同學的關係,也不能把事情做絕,激怒了王同學、徐同學、鄧同學,後果可能更嚴重。
於是吳敬中採用了最成熟、最穩妥、最有利的處理方式——心照不宣,看破不說破,提點警告余則成後,把他牢牢地拴在身邊:往後做生意,少不了余則成的幫襯,如果余則成留在天津公開身份,小蔣可能也保不住吳敬中的烏紗帽了。
有讀者評價說,不是雙面間諜就不是好間諜,三面五面才優秀,在中蘇情報所當過科長的吳敬中,自然希望兩邊都有朋友,所以他將余則成繳械後帶上飛機,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然,說吳敬中為了自保而帶走余則成很明智,這只是筆者一家之言,最後還得有請讀者諸君發表高見:在您看來,吳敬中怎樣處理余則成,才能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