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鵬越
編輯/大風
閱文又又又對短劇下手了!
12月5日,在第二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式上,閱文集團CEO兼總裁侯曉楠發布了「短劇星河孵化計劃」,羅列三大措施,加速閱文集團對短劇市場開拓:
第一,閱文已啟動「百部IP培育計劃」,篩選超百部閱文IP進行短劇改編,同時徵集優質原創劇本,通過自製、聯合開發等方式加速高品質的短劇孵化,為更多中腰部IP拓展改編機會。
第二,閱文將推出「億元創作基金」,為創作者提供億元現金和流量扶持,攜手上百家渠道夥伴為創作者在改編製作、國內外發行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建設短劇的優質創作生態。
第三,閱文將以AIGC賦能,加速與行業夥伴聯合開發互動短劇,持續為優質IP探索更創新、沉浸、交互的IP體驗,閱文的首部雙人互動影視也即將上線。
從閱文到知乎,再到番茄小說,整個網文市場都因為短劇的火熱再次躁動起來,重新經歷一遍市場洗牌,甚至絲毫不遜色數年前的「免費網文」和「收費網文」之爭。
開篇三句話,震驚我一整年。
「一個男人身價千億,卻每次都裝作賣魚佬的樣子去相親……」
「小伙天眼一開,竟發現美女老闆和護士全都光著身子,再厚的衣服也擋不住性感的身材……」
「妻子嫌棄自己丈夫是快遞員,還和別的男人去酒店開房,岳父岳母也是滿眼嫌棄,不成想丈夫的真實身份是國際上鼎鼎有名的沈家三公子……」
上面截取的幾個短劇的開頭,足以把短劇風格顯示的淋漓盡致。就是情節簡單、節奏快、反轉多、爽點密集,這恰恰正好是網文爽文的風格。兩者之間內容高度一致,無非是載體不同,一個以文字形式展示,另一個則拍成了小視頻。
再加上,現在短劇市場高度火熱,根據艾媒諮詢數據,2023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
據國聯證券預估,僅位元組跳動體系內,短劇的流水規模就能達到220億,而中國內地今年的電影票房才剛剛突破500億元。相當於,剛剛起步的短劇居然能有電影市場體量的一半。
類型相同、轉型容易,甚至還有大量IP在手隨時都能翻拍……這樣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讓閱文們倍感驚喜,於是在幾個月內,閱文連續多次宣布對短劇市場的「大動作」。
在這次「短劇星河孵化計劃」之前,閱文集團官方發布「短劇劇本徵集令」:面向廣大創作者徵求原創或IP改編劇本。如被簽約,短劇編劇可獲得1.5萬元-5萬元的保底加最高2%的流水分帳。
閱文CEO侯曉楠發布「短劇星河孵化計劃」
雖然閱文集團聲勢頗大,但目前並未誕生成熟體量的網劇,相反的是,「老對手」番茄小說因為背靠位元組跳動和抖音,天生就在短劇市場更進一步。
從2020年開始,番茄小說就參與了抖音的新番計劃,推出「番茄IP改編合作」,推出過播放近10億的《這個男主有點冷》,以及播放破億的《督主白常翎》《影后有了讀心術》等。
番茄小說和芒果超媒聯合出品的古裝輕喜劇《金牌主簿》也在近日開始熱播,新穎的虛擬系統題材開闢了短劇市場的新潮流,番茄小說的IP影視化初見成效。
而閱文集團雖然作為網文市場無可爭議的老大,但是自2019年開始,以位元組跳動旗下的番茄小說和百度旗下的的七貓小說為代表的一批免費閱讀App,長達三年的衝擊下,閱文的護城河越來越薄弱。
短劇市場,是閱文集團不能再丟的第二戰場。
一個優秀的網文平台,最重要的是什麼?答案就是讀者和作者。
網文收費制度已經盛行近20年,隨著網文用戶的數量極速增加,看書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甚至在兩個月前,微博用戶曝出「一部網文需要花費700元才能看完」的負面時間,登頂熱搜。
一部網文就要花費數百元,那閱文有多少部網文呢?
據2022年財報顯示,僅2022年一年,閱文就新增了約54萬名作家及95萬本小說,新增字數超過390億。因為閱文收費模式是按字數收費,雖然很多部小說字數沒有達到足夠的體量,但一年新增390億字數依然是個恐怖數字。
不斷攀升的網文價格,導致正版閱讀的成本太高讓大多數普通人難以承受,於是乎,看免費網文成為用戶的共同訴求。
2019年11月,位元組正式推出免費閱讀產品「番茄小說」;2020年4月,今日頭條小說頻道升級為「番茄小說」,並宣布全場免費。而到了2021年12月,番茄小說的月活數量就已經成為網文領域的第一。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在線閱讀App中,番茄小說月活9327萬,排名第一;百度系的七貓小說月活6346萬,排名第二;騰訊系的QQ閱讀、起點讀書以及微信讀書,月活不及番茄小說的一半,三者中用戶規模最大的QQ閱讀月活也不過3693萬,且同比增速僅10.8%,遠低於番茄小說的51.4%。
在番茄小說們的衝擊下,付費閱讀市場引來極大震動,2021年閱文在線閱讀業務月付費用戶下降14.7%至870萬人,用戶付費收入也稍減至38.38億元。
來源:網絡
除了被讀者拋棄之外,在作者數量上,閱文也在逐漸被番茄小說所超越。
作為網文平台,作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閱文集團的作者數量和質量,一直以來是各大小說平台的翹楚,想要在網文市場打出名頭的網絡作家,往往把閱文視為最大的曝光地,發表文章的首選地。
然而這個想法,在近幾年出現了不一樣的轉變。
番茄小說在今年5月底,公布了稿費月報:截止今年4月,番茄小說共有1598名原創簽約作家月收入破萬,454名原創簽約作家月收入破3萬,收入超過5000元的作家達到3070名。
單靠網文收入,就能達到3萬元的稿費,並且有454名網文作者在番茄小說達到了這個成就。可以說番茄小說在盈利模式已經達到了收費網文的標準,稿酬方面也已經不遜色閱文。
丟了讀者,又丟了作者,閱文在「免費」面前潰不成軍。
番茄小說舉著免費的大旗,一度聲勢浩大,甚至大有將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的趨勢。
雖然打著免費的旗號,在月活用戶領先於閱文,可番茄小說並不是「真正免費」。用戶雖然得到了免費的網文,但是要被動接受廣告的洗禮,成為番茄賺錢的錨點。
簡單來說,番茄小說的盈利模式則是更多的依靠於廣告收入,在用戶閱讀小說時,平台會推送各類廣告,甚至還有抖音直播間的引流廣告。
並且這個廣告是無法關閉的,用戶必須強忍著看完最少五秒以上的廣告,如果用戶不想在番茄小說上看廣告,就必須充值番茄小說的VIP,享受免廣告特權和額外福利。
番茄小說給予作者的稿酬,計算公式就在於用戶的停留時間。比起閱文傳統的訂閱收費,更加複雜一些。
可見免費網文的本質並不是「免費」,而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由狗買單」。
來源:網絡
免費網文和收費網文鬥爭陷入僵局,新生的短劇市場卻成了第二戰場,而這次不僅僅有閱文和番茄小說,加入戰場的還有知乎。
知乎於2019年推出鹽選專欄,用付費模式支持平台上的創作者,一時間「知乎體」的短篇網文開始盛行。比起閱文和番茄小說動輒兩三百萬字的長篇網文來說,知乎短篇更適合改編短劇。
同時,知乎短篇連題材和內容上,都與短劇高度一致,熱衷於懸疑故事、打臉渣男、重生復仇、末日求生、真假千金等高頻率爽點劇情。
在今年5月,知乎高級副總裁張榮樂就曾對外宣稱,知乎有近百部短故事與優酷、愛奇藝等平台進行版權合作,其中也包括在抖音和快手上流行的短劇。
目前,《讓一讓,公主》《紅袖暗衛》《王妃萬福》《噓,看手機》等一系列由知乎IP改編的短劇,在抖音快手上開始熱播。
來看,在短劇市場上,哪怕是閱文、番茄小說等頭部平台,面臨的強敵也不在少數,至於鹿死誰手?誰能成為短劇一哥,還值得繼續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