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比別人更容易留疤?這3類疤痕容易發生癌變!千萬別大意

2022-06-29     健康160

原標題:為什麼你比別人更容易留疤?這3類疤痕容易發生癌變!千萬別大意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一旦發現臉上長了痘,就忍不住用手擠,然後留下一臉的痘印痘坑

面對身上的傷口結痂的時,也總忍不住手動摳掉,然後傷口又破裂出血,徹底癒合之後,傷疤卻格外明顯;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朋友的疤痕體驗,主要來自於無意間的磕磕碰碰,摔傷、刮傷、燙燒傷,亦或是剖腹產、手術......這些大大小小的疤痕,總讓人苦惱不已。

尤其是到了夏天,看著人家各種露胳膊、露腿、露肚臍,而自己穿衣服還遮遮掩掩,生怕人家看見,若是臉上、脖子上的疤,那就更難遮掩,十分影響人的顏值和自信心。

不過,為什麼有些人的皮膚不那麼容易留疤,而有的人格外容易留疤?所謂的「疤痕體質」是否有科學依據?那些已經留下的疤痕,到底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有效祛除呢?今年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疤痕的那些事兒~

一、

為什麼有些人很容易留疤?

1

你的疤,到底是怎麼來的?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疤痕,在醫學上稱之為「瘢痕」,通常指皮膚組織破損後在癒合過程中形成的改變。

至於為什麼皮膚容易留疤,還得從它的原理說起。我們的皮膚由外到內,主要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不同層的傷口,留疤情況也不同。

像那些簡單的破皮、擦傷,傷口看著很紅,但實際出血量少或沒有出血情況,就屬於表皮損傷,恢復得較快,一般不容易留疤。

不過,若是傷口深入真皮層和皮下層,傷口破損的程度就比較重,比如,傷口出血量多的銳器切割傷、嚴重創傷等,這時,癒合的難度也會變大,皮膚組織在修復傷口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疤痕增生。

簡單來說,皮膚是「小心眼」的傢伙,一旦真傷著它了,多少都會留下些許印記。

2

所謂的「疤痕體質」真有科學依據?

或許不少朋友有這樣的疑惑:同樣是受傷,為什麼別人的傷口好得快,還不怎麼留疤,而自己的傷口不僅恢復慢,還特別容易留疤,難道偏偏我就是「瘢痕體質」?那麼,「疤痕體質」真的存在嗎?

簡單來說,很多人之所以容易留疤,除了家族遺傳的因素(家人也容易留疤)之外,大部分容易留疤,都是跟以下幾種原因有關:

  • 皮膚位置:像張力大、活動多的皮膚部位,傷口處太「好動」,很難癒合緊密,也就更容易增生疤痕,就像下頷、胸骨前、三角肌、手肘、膝、踝關節等等。
  • 皮膚色素:有些人色素細胞較多,也容易受激反應,容易出現色素的沉積,尤其在垂體生理活動期如青春期、懷孕期容易發生。

  • 皮膚感染:那些沒有經過正確處理和消毒,及碰水、自行擠壓、抓撓過的傷口,很容易出現細菌感染,導致創面加深,感染加重,往後傷口癒合後疤痕增生愈重。
  • 傷口的角度:像那些垂直於皮膚的傷口,更容易癒合,且癒合後的疤痕會比較細。相比之下,傾斜於皮膚的傷口,角度越大,真正受創的面積就越大,皮膚修復後的疤痕也就會越寬、越明顯。

此外,同樣程度的損傷,有的人癒合後疤痕輕,有的人重,這些與人的基因多態性有關,也與個人的免疫力強弱有關或其他病理性原因有關。

嚴格來說,所謂的「瘢痕體質」,也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成,並非單純的容易留疤。不過,早期的疤痕,若能及時治療和修復,有助於抑制疤痕增生、淡化疤痕。

二、

疤痕不僅毀顏值,還傷身心!

很多人不知道,疤痕給人的困擾,其實遠不止影響顏值那麼簡單,它還有癌變的可能性。

瓦特!疤痕真的會變成癌?那我們身上這些疤還安全嗎?

1

為什麼疤痕也會致癌?

事實上,真有疤痕癌這麼一說,這個癌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皮膚疤痕或瘢痕疙瘩發生癌變而形成的一種皮膚癌。

簡單來講,從傷口到疤痕,一般需要經歷這幾個時期:

炎症期:受傷出血後不久,開始出現炎症反應,表現為充血、紅腫、有膿液;

增生期:傷口處於癒合階段,受傷部位的紅腫變淡、膿液消失、開始結痂,有發癢感;

成熟期:傷口已經癒合,結痂開始掉落,紅色的疤痕,逐漸淡化成白色。

當傷口癒合處於炎症期和增生期時,很容易因抓撓、摩擦、炎症等刺激,反覆出現感染、反覆破損、糜爛等形成傷口潰瘍,從而導致癒合後的疤痕出現增厚、紅腫等各種症狀,形成病理性疤痕。在經過短則數月、長則幾十年的時間後,它就可能惡變成疤痕癌。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相比別的癌症,疤痕癌總體癌變率並不高,僅為0.1~2.5%左右,但由於它發生惡變的時間長短不一,且潛伏期也較長,所以,咱們也不能抱有僥倖心理。

2

這幾種疤,大意不得!

當然,並非所有的疤痕都會發生癌變,但以下這三種疤痕發生癌變的幾率會更多一些,需要重視起來。

  • 增生性疤痕

由於瘢痕組織過度增生,形成的較為明顯的增生性瘢痕,這種疤痕瘙癢感強烈,讓人容易忍不住抓撓,從而導致破潰、感染,就容易發生癌變。 常見於燒燙傷、手術切口等深及皮膚真皮層的損傷,呈突出表面、外形不規則、高低不平、質地堅韌等症狀。

增生性疤痕

  • 萎縮性疤痕

一般指嚴重損傷皮膚組織及脂肪層面的疤痕,像那些燒傷、嚴重燙傷的傷口,就很容易形成形成萎縮性瘢痕。這類疤痕,看似表皮薄、較為平坦,但局部血液循環差,亮白無血色。

沒有彈性不說,還十分脆弱,往往經不住外力的刺激,若是被摩擦、牽拉,很容易反覆破裂,容易出現感染,且更難癒合,長期如此也就容易增加癌變風險。

  • 疤痕疙瘩

據相關研究發現,瘢痕疙瘩具有腫瘤生長的特點。

因為損傷的皮膚在癒合過程中,由於膠原蛋白的合成和代謝機能,會持續處於「超強工作」的狀態,從而容易導致膠原纖維過度增生,形成瘢痕疙瘩。

姐妹!快別擠痘痘了!

這種瘢痕可能是擠痘痘、打耳洞、蚊蟲叮咬等原因造成,一般會超過原本損傷的傷口,甚至會將傷口周圍正常皮膚也變成疤痕疙瘩,因此,瘢痕疙瘩也被定義為皮膚上的一種結締組織瘤。這種瘢痕若被反覆刺激、感染,也很容易發生癌變。

所以說,不管是大的疤痕,還是小的疤痕,都應該引起重視,不能胡亂修復或置之不理。

如果你的瘢痕,也有上述這些情況,那就需要高度注意,建議及早進行就醫檢查,而不是盲目跟風去進行祛疤操作,最好是在經過正規醫生的專業判斷後,去找適合自己的科學祛疤方法。

三、

想祛疤,辦法總比困難多!

1

找對方法,才能少走彎路

除了就醫,那些一直被疤痕困擾的朋友,常常會在市面上買各種治療疤痕的祛疤膏,去網上找各種祛疤偏方。可一番努力過後,祛疤效果並不理想,這又是為何呢?

根據央視網的報道,稱並非所有的疤痕都能用祛疤膏修復,祛疤膏是否有用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對於陳舊性疤痕,使用祛疤膏作用不大。

一般來說,疤痕在形成初期,使用正規的祛疤膏產品,的確可以起到抑制瘢痕生成、軟化瘢痕組織的作用,從而淡化疤痕,但不存在說完全消除疤痕。

不過,若你的疤痕比較嚴重,就比如說是增生性疤痕、疤痕疙瘩、萎縮性疤痕這類疤痕,建議可以通過雷射治療、瘢痕內注射、淺層放療、手術治療等方法來修復,但要注意,這幾種方式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得在治療前充分諮詢醫生才行。

2

吃好喝好,作用不小!

若是不想留疤嚴重,在傷口癒合時,還得注意休息,儘量少熬夜,睡好覺,多喝水。

儘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如燒烤、火鍋、麻辣、刺身及飲酒等,這些辛辣性食物會刺激疤痕生長,並增加疤痕處的癢痛感,容易讓人忍不住抓撓,增加細菌感染風險。

而是要均衡膳食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鋅等食物,這些食物對表皮層有保護作用,有益於增加自身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對修復皮膚有很好的效果。

這些食物通常存在於各種蔬菜、水果、蛋、肉類、堅果之類中,對自身的健康有好處,平時也可以適當補充這些營養。

總之,如果你對自己的疤痕,完全不管不顧,它就不會有任何改變,一直「丑」在那,但如果你能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即使疤痕無法完全消失,但也會比之前有所改善,或許可以把「難看的疤」變成「難以看出來的疤」。這樣,不也是很值得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bd390321f2d729bf21bb80b1be6a8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