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無疑是高校文化景觀的標杆,每一位大學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組織」。與遊戲深度捆綁的電競社團,是否依舊「有人氣無名分」?不同高校學子又如何定位它的存在?
為此,深晚記者對話深圳多所高校電競社團負責人,探究他們的生存現狀。
電競社團獲認證:道阻且長
2015年夏天,美國佛羅里達州州府塔拉哈西,EDG在這捧起了中國英雄聯盟歷史上第一座季中冠軍賽(MSI)冠軍獎盃。當慶祝奪冠的漫天藍色飄帶落下,付茗磊說:「那場藍色的雨,讓我第一次感知到電競的魅力,並真正喜歡上了電競。」
塔拉哈西的風,吹進了少年的心裡。8年後,東北小伙付茗磊成為深圳大學電競協會會長。那場藍色的雨,同樣吸引了正在讀初中的傅籽彤,如今她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電競協會會長。
社團,是一個在彼此互動中找到認同與勇氣的地方。興趣社團,往往意味著門檻。付茗磊說,電競社團招新沒有門檻,只要你足夠熱愛電競。
但熱愛之外,電競社團遭受的質疑聲從未消弭。早在2004年,深職院電競協會就已成立,但學校出於對學生過度沉迷網絡遊戲影響學習生活等擔憂,起初並不被學校認可,也不給予活動場地。傅籽彤回憶道,深職院電競協會「轉正」花費了數年時間,背後是一屆又一屆的學長學姐與校方的溝通。
「時至今日在全國範圍內,還有不少大學電競社團面臨『未轉正』且『轉正困難』的尷尬境地。如此來看,我們算是幸運的。」傅籽彤笑著說。
當前,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技術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深圳高校電競社團皆已獲得校方或校社聯認證,在學校的統一管理下進行社團活動。
深大電競協會:辦賽不參賽
60人,是深圳大學電競協會的全部人數,他們任職於協會宣傳部、賽事部、外聯部和內聯部四個部門,負責電競賽事活動從策劃到執行的全流程。
付茗磊認為,深大電競協會的定位是辦賽、辦活動,而非組建隊伍訓練、參賽。「組建一支有競爭力的電競隊伍,是一件收入和回報不成正比的事情。首先要招水平較高的玩家,要組織固定頻次的訓練,還要找比賽參加,這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辦賽事辦活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難題就是,錢從何處來?付茗磊說,深大電競協會通過各類渠道彙集資源,得到了TCL、Bilibili、IQOO等品牌的贊助,解決了錢的問題,並成功打造了「新生杯」「校長杯」等賽事活動。他們還打造了「深大電競社」公眾號,並以此為社會上的大型電競賽事進行宣發。
英雄聯盟高校行深圳大學站觀賽現場。
2021年10月,深大電競協會承辦英雄聯盟高校行活動,現場轉播了S11全球總決賽半決賽EDG對陣韓國GEN的比賽。數位電競達人與校園電競愛好者同台競技,專業電競教練、職業解說登台講解比賽內容。深大學子耗時168個小時製作而成的走出虛擬世界的機械小兵更是吸睛無數。付茗磊說:「那是我在協會中最難忘的回憶。」
深大電競協會的不少成員,更是通過這個平台,走進了真實的電競行業,付茗磊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3月20日,深圳NIP在深圳主場收官戰中戰勝RNG。比賽結束後,付茗磊作為深圳NIP工作人員參加了大合影。他和深圳NIP輔助選手Zhuo笑著碰拳,約定夏季賽一定要打進季後賽。回到後台,付茗磊仍覺得不太真實,「就像夢照進現實,這就是我熱愛的東西。」
深職院電競協會:參賽居多為愛發電
600人,深職院電競協會的成員是深大電競協會的10倍。傅籽彤表示,個別年份協會甚至能有上千名成員。「但多數人是為玩遊戲或完成畢業要求加入的社團,主要負責參賽。真正參與協會建設、賽事活動組織的僅有20人。」
依靠龐大的人員規模,深職院電競協會組建了多支小隊,會固定頻率進行訓練賽,「只要有比賽,我們就會參加。」傅籽彤頗有自信,「目前成建制的、穩定的隊伍只有英雄聯盟項目,其他電競項目隊伍正在籌備中。」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電競戰隊OG在比賽中。
翻看深職院電競隊履歷,他們剛奪得龍崗「大威天龍杯」城市公益挑戰賽冠軍,此前更是闖入過中國大學生電子競技聯賽八強。
除了參賽,深職院電競協會另一項重要職能是辦賽。但由於學校限制社團拉贊助、自建公眾號,深職院電競協會的經費來源和宣傳渠道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他們更多依靠學校經費和此前結餘的經費來組織活動。
「為愛發電,為了理想情懷。」傅籽彤有些無奈,「目前我們向學校申請了兩個活動各500元的經費,還在等待批覆。」條件受限,但深職院電競協會的賽歷排得是滿滿當當——英雄聯盟全校賽剛結束,《CS:GO》比賽就接踵而至,5月計劃舉辦王者榮耀全校賽。傅籽彤說,學校規定一個月只能辦兩場賽事,那就儘量辦滿兩場。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玩遊戲加入的社團,而不是因為電競。」傅籽彤解釋道,今年大部分的校內賽事將回歸線下,能讓大家進一步感受電競的魅力,而不只是為了玩遊戲和畢業加入。
深圳高校互補:嘗試聯合辦賽
《2022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中國電競用戶年齡較為集中,24歲以下的用戶占比達27.9%。大學生顯然是電子競技的重要受眾群體。
付茗磊透露,深大、深職院和深圳技術大學等高校電競社團正在討論聯合舉辦賽事,整合資源打造品牌。「聯合舉辦賽事,可以更好集中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初步設想是邀請各校有實力的隊伍或擁有賽事前三名經歷的隊伍參賽。」
在傅籽彤的設想中,聯合辦賽能夠讓隊伍積累更多比賽經驗,提高隊伍在以後的地區、全國賽事中的競爭力。「當下的我們還不能被稱為校隊,或許在取得更好的成績之後,我們可以稱為校隊吧。」傅籽彤笑著說。
內容來源:深圳晚報 原文標題:有名分有人氣 嘗試合力辦賽
作者:深圳晚報記者 鄭志鵬 實習生 程文愷
另外我們也誠聘電競小記者加入我們:
1、無論您是否畢業,均可聯繫我們成為我們的電競小記者;
2、只要熱衷中國電競產業發展、喜愛電競均可,尤其是對自己文字表達能力有信心的小夥伴可以大膽來嘗試。
我們將提供給您:
1、一定的薪資和稿費;
2、接觸、採訪業內大咖、明星的機會;
3、參加、參訪國內外大型賽事的機會;
4、專業的編輯、記者輔導,並在合適的條件下優先錄用成為正式編輯;
5、靈活的工作時間、寬鬆的工作氛圍。可選擇在家辦公或來辦公室一起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