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科幻漫畫宇宙主題展亮相深圳,策展人講述幕後故事

2024-08-22     深圳新聞網

深圳新聞網2024年8月22日訊(讀特新聞記者 王梓瑞)近日,「見所未見·劉慈欣科幻漫畫宇宙主題展」在深圳亮相,全國科幻迷們紛紛前來打卡。

讀特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以漫畫和現實場景的形式,重新還原了劉慈欣代表作品中的經典場景。展覽分別以「流浪地球」「吞食者」「圓圓的肥皂泡」「鄉村教師」和「山」為主題,並由專業電影置景團隊布景,添加了AR、MR、聲光電和煙霧等手段,讓讀者可以深度沉浸式體驗劉慈欣筆下的科幻世界。

同時,《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吞食者》繪者楊偉林和《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微紀元》編繪者劉瑋也來到現場,與現場觀眾分享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的創作過程與經驗。

AI加入展覽 將知識融入實景體驗

策展人陳蛟接受讀特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展覽最值得一提的創新之處是,我們首次引入了AI技術,正在研發創建一個可以實時互動場景,在聲光電的基礎上,通過更加智能的方式,提升觀眾的沉浸式觀展體驗。觀眾可以跟AI互動起來,讓AI不斷地從與參與者的互動中學習到新的話語模式和情感表達。」

陳蛟提到,希望通過引入AI技術,並對AI進行專業針對性的訓練,使研發的模型可以主持小型科幻文學教育工作坊,教授科幻文學創作的基本技巧,或者是講解劉慈欣科幻漫畫宇宙中的神奇科技。例如,在《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鄉村教師》的沉浸式主題場景里,搭建AI角色與觀眾的溝通交流,讓觀眾有著身臨其境的科幻交互體驗。同時,可以讓參與者了解科幻文學、天體物理學、未來科技等領域的知識,與參觀者一同參與劉慈欣科幻故事裡的一段冒險旅程。

用科幻漫畫點燃青少年科學熱情

在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中,有很多個性鮮明、吸引讀者眼球的漫畫角色,他們的智慧與勇氣讓人印象深刻。在《圓圓的肥皂泡》中,圓圓用自己發明的「飛液」改變了位於中國大西北的家鄉城市的地理面貌和氣候環境;在《全頻帶阻塞干擾》中,俄羅斯航天員米沙通過駕駛超級太空船「萬年風雪號」撞擊太陽而為拚死抵抗北約入侵的俄羅斯軍人們贏得了扭轉敗局、絕地反擊的戰機;在《流浪地球》中,人類建造了萬餘座宏大奇絕的地球發動機帶著地球母星躲避太陽氦閃危機;在《鄉村教師》里,幾個鄉村孩子憑藉他們的李老師在臨死前交給他們的牛頓三定律拯救了整個太陽系……這些角色對於引導青少年一代認識和理解科學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陳蛟告訴記者,希望觀眾通過這次展覽,能從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的故事內容中充分了解到科學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科學教育,尤其是對於年輕一代的科學教育培養。「希望這次主題展能夠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青少年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其中一部分熱愛科學的有志者,勇敢追求科學真理,為科學技術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他表示,這也是劉慈欣創作作品的意義。

植根於中國文化共同價值觀的科幻作品

陳蛟提到,科幻文學是圍繞著科學技術展開的天馬行空的創意和想像為核心特質,以漫畫這一大眾藝術形式重塑科幻文學作品,能夠將科幻文學作品更加生動、鮮活、具象地呈現給廣大讀者,從而降低閱讀門檻,引發讀者的共鳴。以漫畫形式再現科幻作品,有利於科幻內容的跨圈層傳播,進而擴大科幻內容的受眾。他認為,這是科幻文學作品漫畫改編面向終端閱讀市場的意義所在。

陳蛟表示,從從業者角度來講,放眼世界,眾多國際知名的科幻IP,如蜘蛛俠、蝙蝠俠、超人等等,都是以漫畫為原創形態,隨後得以開發成動畫、影視、遊戲、衍生商品等等,這些科幻漫畫IP有著持久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商業價值。可以說,漫畫是科幻IP成長之路上比較常見的起點。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邀請全球13個國家的31位漫畫家進行系列化改編,在中國科幻領域屬於首次。因其在內容、形式和創作標準上的國際化,這一系列作品得以走進法、美、英、德、西班牙等西方主要國家出版市場和主流發行渠道。基於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版權方漫傳奇還同時開發和實現了衍生商品、有聲漫畫、主題展覽等多種形式的IP開發,取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饋。

陳蛟認為,隨著《三體》的海外走紅,全世界對於劉慈欣、對於中國科幻的興趣進一步提升,進一步深入挖掘劉慈欣作品價值、豐富中國原創科幻內容的產品形態,是每一個科幻從業者的重大課題。「把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為核心的IP打造成中國科幻經典IP並持續煥發生命力就是我們自己的『初衷』,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能夠為中國科幻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一份可參考的、具有研究價值的實踐案例。」陳蛟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b65acfe89589ea72b1de1c66deb03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