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個時候,你覺得被虧欠了?

2023-04-26     幽默偉仔

原標題:有沒有一個時候,你覺得被虧欠了?

愛抱怨的人,沒有人喜歡,滿滿的負能量,唯恐避之不及。

坐高鐵去探望一個朋友,鄰座一個20幾歲的大男孩,不停的在和朋友抱怨,從交通擁擠、房價太高,兜里的錢太少,自己怎麼不是富二代一直聊到空氣不好,霧霾太重,吃的食物不健康,喝的水不安全......一路喋喋不休。

這個時候,旁邊的朋友實在忍不住了,回敬了一句:好啦,不要抱怨了。他馬上回嗆了一句:我沒有抱怨,說的都是事實,全世界都欠我的。

其實,在人的一生跋涉中,誰能保證不遭遇風雨泥濘,絕壁深壑?世界的每個角落,分分鐘,都有比你不幸的人。

若你要成長,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承擔。

歌手林俊傑在一次音樂頒獎晚會上,演出組曲,音響出了問題,他並沒有因此而中止,反而是彈鋼琴、跳舞、清唱,就在快要結束的時候,伴奏突然恢復了,這時的他也沒有因此而措手不及,而是做到了與恢復的音樂完美融合。

一個層次高的人,從不會指責別人對自己的虧欠,只會正視自己。

正如王陽明所言,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意思是,別再懷疑和抱怨,不是世間虧欠了你,是你虧欠了自己,修養還不夠深,做的還不夠好。

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無論什麼事情,都喜歡抬槓。你覺得別人的一件衣服很漂亮,誇讚了幾句,她站在一邊,卻說,是嗎,怎麼我看不出來?

同學聚會,大家討論去什麼地方吃飯,問她的意見時。她的回答是,還是你們定吧,上次我說去一個地方,最後不也是沒去嘛。

最近比較忙,你關心的說,別讓自己太累了,結果,她卻給你一句,有人上班不累嗎?

這樣的對白,是不是讓你覺得心裡「尬」的慌,這些,都說明你這個朋友處在一種內在極不平衡,極為衝突的狀態,她感覺周邊的一切都不能與她的步調一致,內心非常的鬱悶。

總覺得,有人的言行不合她的喜好,而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啟動防禦功能,像刺蝟一樣,豎起全身的刺,開始「扎人」,對別人的話語和行為,進行詆毀和否定。

遇到這樣的人,想對她說,人與社會的關係,是伴隨我們一生的問題。萬事萬物都有差異性,你不能要求外人、外物、外界都和你一致。人與人之間永遠是不能完全重疊的兩個圓,所謂和諧,就是交集越多,相處越愉快,反之,可能就會溝通有難度。如果你要求世界和你一樣,是在難為自己。

2、為什麼你不能對我,像我對你一樣?

在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我為你做了...,你應該...」很多人在人際交往中,總有這樣的認識,我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對我。總是將對方的行為在心中稱一稱,比一比,要是我待你多過你待我一分,那麼,你就是虧欠了我。

比如,兩個朋友,其中一個去遊玩,回來帶給對方禮物,可是,另一個出去,卻什麼都沒有帶,於是,帶禮物的一方開始生氣,你怎麼這樣不懂得互通,感到無比失落,從此疏遠了這個朋友。也許,朋友不喜歡這種帶來帶去的禮物,更喜歡和你一起去大吃一頓,聊聊彼此的心事。

每個人的性格愛好不一樣,有人天生細緻,有人生來就粗枝大葉,這個時候,你需要正確的分析,不要苛求所有的人都懂得回饋別人的好意,那樣,多半是在自找煩惱,偶爾得到別人的感激,也是一種幸福。

3、過度自戀,傷人傷己。

「我不是早就說過了嗎?」「這個想法過時了,沒有新意。」總有這樣的人,喜歡干涉你的選擇,指責你的不對,即便有時,你覺得不高興,她依然覺得自己的建議是金玉良言。又或是,和你一起玩遊戲,贏了,她就會說,看我多麼厲害,沒贏,她又說,你怎麼這麼差勁。

如果你常常從身邊人口中聽到這樣的話,那麼她擁有「自戀型人格」特質。

1、不要為控制不了的事情,無謂的糾結難過。

身邊有許多朋友,每天活的都很拼,反覆的告訴自己,只要努力到極致,才叫做不辜負自己。面對著不能實現的目標,不斷的自我譴責,懷疑自己的價值,「社會地位不高、成就不多,賺的錢不夠」,挫敗感如影隨形,焦慮著每時每刻。

為什麼要讓自己活得如此辛苦,快樂一點不好嗎?季羨林先生曾說過: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

無論曾經多麼執著、放不下、難過的事情,在時間慢慢的流淌中,後來也不過是浮雲。與其糾結,不如學著給自己釋放「負面」的錯誤信號,把生命的時光消耗在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情上面。

2、失意的時候,努力讓自己走出低谷。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熟知的縱橫網際網路的大亨馬雲和華人首富王健林,他們的人生道路和創業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馬雲創業之初,為了推銷產品,常常吃閉門羹,還被當做騙子,在一次北京的創業失敗離開時,和同行們聚餐告別,忍不住委屈的痛哭。

王健林成立公司之初,沒有資金,向銀行借貸又缺乏抵押財物,經常,銀行都下班了,他還像一個被罰站的學生,立在銀行門口,久久不願離去。

海明威有一句名言: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馬雲和王健林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沒有妄自菲薄,堅信自己的價值,沒有陷入習慣性無助,而是繼續腳踏實地向心中的目標前進,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努力,哭遍人生所有的夜晚都沒用。

朋友,如果你還行走在白雪凋零的冬日,請堅持往前走,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真正的勇者,在痛苦的面前,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奔跑在路上......

3、當你覺得累的時候,堅持一下,就會到達新的頂峰。

蘇格拉底的一個故事,有一次,他給弟子們布置了一道作業,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鍥而不捨,臥床三月翻書不止。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的魅力就在於蘊含著無限可能。當你覺得累的時候,堅持一下,調整自己,讓自己更優秀,走過了所有的困難,就到了人生的新高度。

1、勇於認識自己的錯誤,人生才會不斷前進

世界上有兩種值得稱讚的人,一種是不犯過失的人,但這種人幾乎沒有。另外一種,就是有了過錯能立刻改掉的人,這種人難能可貴。曾國藩修煉個人品行「吾日三省吾身」。通過自我反省,自我激勵達到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每個人都有惰性心理,通過磨鍊從而調整內心的世界,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2、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積累的無謂事情越多,你的內心空間就會越小,讓你無法再裝下更多的美好,從而徒增煩惱,傷害的永遠是自己。不要把別人的錯放在自己心中,都活的輕鬆自在。世事茫茫,人生匆匆,他人的缺點沒有計較的必要,抓緊時間完善自身才是正道。

3、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去發現身邊的美好。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會有多少苦。處事先做人,做人貴在心。永遠要記得幫助過自己的人,你的路會越走越寬。在平淡的生活中,挖掘豐厚富有,領悟和品味命運的饋贈與生命的激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b1baf35c0baa70a1c36483c7445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