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的驕傲,北極星通用直升機,不能只看它的技術缺陷

2022-08-08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印度人的驕傲,北極星通用直升機,不能只看它的技術缺陷

ALH「北極星」通用直升機是印度在上世紀80年代展開的項目,從時間節點來看,它和「光輝」戰鬥機、「阿瓊」主戰坦克共同組成了印度的國防振興事業。相比之下,「北極星」直升機是最早取得成功的項目,曾經極大地振奮了印度民眾的人心,不過在接下來的使用過程中,這股熱情很快就消退了。

北極星直升機

打造亞洲最先進的直升機

ALH的意思是先進輕型直升機,印度意在打造亞洲地區最先進的通用直升機。因為缺乏相關的技術經驗,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和德國MBB公司展開合作,這種情況下找一個技術大佬做依靠,是一個不錯的起步方式。

有了MBB公司的協助,整個項目進展順利,至少比「光輝」和「阿瓊」進展順利得多。1984年正式啟動項目,1987年全尺寸模型問世,到1991年就開始進行地面測試了,第二年後陸陸續續生產了4架原型機,包括基本型、陸軍型和海軍型,分別用於不同用途的測試。

北極星直升機

「北極星」直升機屬於輕型通用直升機,動力為2台渦軸發動機,單台發動機輸出功率約1000千瓦,飛機最大起飛重量5噸,空重約2.5噸,實用升限6000米,最大平飛速度290千米每小時,續航時間4小時。

飛機採用傳統的單旋翼、單尾槳布局,旋翼直徑13.2米,機身長13.43米,高4.98米。

北極星直升機

該型飛機最終有3個型號,常規民用型、陸軍型和海軍型。民用型號可以搭載12名成員,可用於運輸、搜救、巡邏等任務。陸軍型則安裝了武器系統,採用滑橇式起落架,機身兩邊可以掛載機槍、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等,據說還能掛載空空飛彈。海軍型相對要複雜一些,為了能夠在軍艦上成功降落,起落架經過修改,安裝甲板鎖定系統,尾梁可摺疊,另外也可以安裝浮筒式起落裝置。

武裝型北極星

不是國產的國產貨

其實「北極星」也算是一個好的開端,用外國技術來為自己打基礎,不過為了振奮國民精神,「北極星」曾被誇張的說成是印度純國產的第一款直升機。

北極星直升機

飛機本身是印、德聯合研製,裡面本身就有不少的德國設計,飛機的發動機採用的是法國的透博梅卡公司的發動機,另外飛控系統、變速箱等也非印度純國產。印度更像是結合多方面資源,然後進行產品整合。

「北極星」的缺陷

「北極星」直升機問世後受到印度官方的大力稱讚,不僅印度自身大量採用使用,也希望能夠打開國際市場,將「印度製造」推向全球,然而這條道路並非那麼簡單。

北極星直升機

90年代,按照印度官方的統計,軍方就需要約300架各型「北極星」,民用領域也需要650架,這樣的購買量完全可以支撐一款直升機的生產線。為了打開國外市場,印度積極參加各地的防務展。

印度的大力宣傳還是起到一定的作用,印度周邊國家以及美洲部分國家表示了興趣,其中厄瓜多正式購買了直升機。

墜毀的北極星

但是很快厄瓜多就發現印度生產的飛機有著嚴重的質量缺陷,主要集中在發動機控制裝置上,之後幾年接連發生幾次事故,包括厄瓜多的總統座機墜毀,印度辛格將軍乘機墜毀。如此惡劣的飛行事故自然引起世界極大的反感,人們對該機的可靠性越發質疑。

不僅如此,印度繼續發揚冤大頭的精神,厄瓜多購買的飛機中,原本就向印度反應設計缺乏維護簡便性,後勤保障是個苦差事,偏偏印度的單架維護報價還高達25萬美元,而另一家國際公司報價僅為10萬美元,考慮到印度的維護水平之差,相信任何國家都不會要印度來維護自己的飛機吧。

北極星直升機

「北極星」的意義

「北極星」直升機雖然存在多種缺陷,但是對於印度來說好比「萬丈高樓從地起」,以此為基礎積累豐富的經驗教訓也是很不錯的,而印度確實以此為契機,隨後研製了LCH武裝直升機。

LCH武裝直升機

雖然「北極星」受到眾多的譏諷,從它身上也應該看到印度謀求技術大國的努力,也許起點低了一些,但是誰又能保證若干年後的印度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