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窩驚魚散窩,是打新窩,還是守老窩

2019-05-21     認真的釣魚

野釣大水面水域時,不少釣友都有守老窩的習慣,因為老窩經常有人放料,久而久之,會給水域中的魚群,一個訊號,此處有食物,更有甚者,就人工的製作了一個魚道必經之處,有時候相熟的釣友,會彼此約定,長年累月維護固定的窩點,有釣友介紹,經過長年累月的維護,都有可能養成水域中魚群的口癖,就是對某一種味型的餌料沒什麼警惕性,對其他味型的餌料,有強大的警惕性。

但是常守老窩,也有比較鬱悶的時候,比如老窩起魚時,脫鉤跑了大物,又或者有新來的釣友不講究,用小藥或者藥酒比較狠,直接把窩子玩死了,那守窩就真的變成守了,別說3~5天,七八天沒口都很常見,那麼不少釣友,就有了這麼一個疑惑,戶外野釣時,如果遇到了老窩驚魚跑魚了,那麼是打新窩,還是繼續守老窩,這都有哪些說道呢?

要說這世間萬事,有利必有弊,世間安得兩全法麼,新窩的優點,就是環境獨立,目標魚大部分都可以依照計劃吸引進窩,而且一半新窩魚口普遍都生猛,很少有老滑魚、輕口魚進窩,因為陌生麼,滑魚都不敢輕易進新窩;同時新窩有個最好的優點,只要窩料夠本味,新窩誘大物的機率,比老窩要高的多。

當然,也不是說新窩就都是優點沒缺點了,新窩的地形普遍複雜,方便、容易的早都被人占領了,所以一旦做新窩,花費的精力、人力、物力就比較多,而且都不是什麼好地方;其次,就是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對魚窩魚道有精準的判斷,要不然,窩料漚爛了都沒魚進窩,也不是什麼笑話;最關鍵的,就是新窩發窩極慢,在野釣大水面水域時,三五天不發窩是常事,沒做好心理準備,貿然開新窩,那得魚情極好,密度不錯的情況下,才比較合適,否則,是很冒險的。

比較了新老窩子的優劣點,那麼遇見了老窩驚魚跑魚,該如何處理呢?比較常規的做法,是避開老窩,但是又不要隔得太遠,一般距離不要超過5米,但是不要短於3米,在這個區間位置,再開一個新窩,而且如果能用老窩的窩料味型,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做不到,就離老窩稍遠一些,如果窩料相同,就離老窩稍微近點,這樣靠近靠老窩開新窩,新窩是能夠快速發窩的。

需要注意的,是老窩打窩守釣,又或者是老窩附近開新窩,都容易吸引滑魚進窩,別看魚被魚鉤刺中後跑魚了,因為老窩子長時間被投放餌料,時間久了,在缺少食物的自然水域,老滑魚們就算知道危險,也會到老窩附近覓食,所以生口魚偏少、老滑魚偏多;如果經常用溶散的窩料誘魚,則還要做好小魚鬧窩的準備,也是老窩子誘魚的一大弊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OtYRWwB8g2yegNDGZ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