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啥時候栽植,栽植後又咋管理柑橘才能早結果?必須做好這幾點

2019-11-15     匯晟元

現在是冬季,如果沒有雨雪低溫氣候的地方,應該可以栽植柑橘了。一般來說,柑橘什麼時候栽植最最適合,這個沒有一個定數,必須要根據柑橘的生長特點及氣候條件來確定。而從柑橘的生長發育特點來看,一般在每次新梢充實後至下次發梢前是大量髮根時期,植株貯藏養分比較多,移植後根系容易恢復生機,在這個時候栽植柑橘幼苗最容易成活。

所以說,栽植柑橘沒有一個定數,完全可以看氣候條件來確定,只要柑橘處於上述的這個生長時期,若無低溫霜雪或者高溫乾旱,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一年四季都能將栽植柑橘。不過,一般來說,夏天容易出現高溫,在這個時期如果栽植柑橘的,成活率將大打折扣。而冬季一樣,如果冬季,如果有低溫雨雪天氣的地方,栽植柑橘的話,成活率也會受到影響。

從這點來看,實際上,對於絕大多數地方來說,最適宜柑橘栽植的時期,就是春季與秋季了。春季栽植柑橘,這個時候,抓住柑橘春梢老熟後至夏梢抽吐前的時機栽植,這時溫度逐漸升高,適合柑橘根系生長,雨水也較多,光照不很強烈,蒸發少,定植後成活率高。一般在3月至5月最適合。

而秋季栽植則是在在9-11月秋梢老熟後進行。灌溉條件好的地方最好這時栽植,因為這時日照較短,陽光較弱,蒸發減少,土溫適於髮根。栽植後在有充足水分灌溉的條件下,柑橘很快恢復生長,第二年新梢抽發齊一,1年可放4-5壯梢,能提早結果。

不過,要讓柑橘早結果、早豐產、早受益的話,除了栽植時期要選對以外,栽植密度、栽植技術、栽後管理等等各個環節也同樣重要,同樣會影響到柑橘的早產豐產。栽植密度一般要品種特性和環境,以及栽培管理水平來決定。一般定植標準,甜橙是畝栽40-60株、寬皮柑橘畝栽60-70株、柚類畝栽20-40株。

而定植技術,一般有帶土移植和不帶土移植之分。帶土移植有兩種,一是起苗帶土移植,一是利用營養袋帶土移植。一般以不帶土移植較多,但應提倡帶土移植。這樣可以提高成活率,生長整齊,利於以後的管理。定植時,未帶土的苗木根群應重新蘸泥漿,大苗或乾旱天氣定植應剪去部分枝葉。

最後,要想提高栽植成活率,提早掛果的話,栽後管理非常重要,都說「三分種植,七分管理」,只種不管,成活率將無法得到保證。因此,柑橘幼苗栽植後,應加強管理。而這個「管」,很多人卻不知道從何管起,因此忽略了很多管理環節,導致成活率低,也導致延遲掛果。一般來說,栽植後,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

A栽後灌水。定植後如無下雨,第2天要復淋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以後視土壤濕度情況,可隔2-3天淋1次,防止土壤乾燥。隨時灌水,以利促發新根和恢復樹體的生長。定植一個月以後,也應每周澆水一次。苗木成活後可勤施薄施肥水。

B樹盤覆膜。樹盤覆膜可保持土壤疏鬆、濕潤,減少澆水次數,減小土壤溫濕度的劇烈變化,防止樹盤周圍雜草叢生,為根系的生長發育創造有利條件。

C支柱防風。剛定植的柑橘幼苗尚未紮根,在風大的地方易被吹動搖晃,甚至吹倒,應在苗木旁綁架竹竿或木柱,將其固定。

D摘心除萌。不管是定植的小苗還是移栽的大樹,都應在新梢抽發生長到一定的長度時,保留8-10片葉及時摘心,以免抽枝過長而不利於緊湊、豐滿樹冠的形成。此外,還應及時除去主幹或抽生位置不當的萌芽。另外,還需要及時摘除幼樹萌發的花蕾,防止開花消耗過多的養分,但有葉的花蕾必須只摘花蕾而留下葉片。

E防治病蟲。定植後的苗木抽發的枝梢十分有限,為了儘快形成樹冠,保證苗木正常生長發育,要特別注意防止病蟲害對新梢的危害。

F勤施薄肥。柑橘幼苗第一批芽萌發後,才可施用稀薄的腐熟有機肥,一般幼苗第一批芽萌發到枝梢老熟前不要施化肥,以免產生肥害。

G注意防凍。春季定植,要注意倒春寒時的防凍,秋季定植,則要注意寒冬來臨時的禦寒防凍,剛定植不久的柑橘幼苗很容易受到凍害,及時採取措施防凍才能確保不因不良氣候導致的死苗現象。

匯晟元(huì shèng yuán)釋義

匯之本義為盛器,引申義有積聚、聚集等。

晟之本義為中午12點鐘的太陽,引申義有興盛、旺盛等。

元之本義根源,根本,引申義萬物之本原;

匯晟元旨在彙集多方智慧,興盛中國農業,以農技服務為元點,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產業融合。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

為了更好的給各位粉絲帶來閱讀體驗,本頭條號一周內每天將專注於某一領域的農技知識、農業資訊等方面的文章。

匯晟元頭條號文章發布預告:

星期一、病蟲草害(病害、蟲害、雜草的防治)

星期二、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使用方法)

星期三、肥料(復合肥、水溶肥、葉面肥、有機肥等的鑑別與使用技巧)

星期四、果樹(柑橘、蘋果、梨、葡萄、獼猴桃、櫻桃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五、蔬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馬鈴薯、白菜、蘿蔔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六、大田作物(水稻、小麥、棉花等的栽培管理技巧)

星期天、綜合信息(新品種、補貼、政策、電商銷售等相關的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KwTb24BMH2_cNUgQe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