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近年來各種微信群大行其道,同學群也就應運而生,多年未聯繫的同學竟藉助神奇的微信,一個個聯繫上了。剛進同學群時大家特別興奮,大家存一份情懷,回憶一段過去,發些感慨,說些家長里短,日常趣事,交流養兒育女心得,剛開始新鮮勁大家聊個沒完,等話題聊得差不多了漸漸的就不怎麼聊了,然後基本上沒人聊了,接著這個群就成了殭屍了,一二個月沒有一個泡,最終成了啞巴群。
同學群里,同學之間仍是個小社會,同學群的人際關係比較微妙。當年同窗三至五年,留下些珍貴照片與片斷記憶,如今在微信上重溫,可說別有滋味,不過這類話題難以持久,陳年舊事畢竟已是過去時。同窗分別多年,時間一晃如流水,容貌改變得走在路上都未必相識的,畢業了各分東西,人生際遇的差別更大:有的官場得意,有的商場順風順水,有的碌碌無為,還有的窮途潦倒。畢業後大家所處環境不同,接觸的層次都有所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久而久之難免出現和同學之間沒有話題可聊,沒有共同語言共同話語就導致群里沉默。最終要麼一二個月沒有一個泡,成了啞巴群,要麼就成了投票、點贊群了。
同學群是熟悉的陌生人對學生時代的延續,學生時代玩不來的,幾十年後依然也難聊不到一起來。同學群要找一個大家都同頻的內容大家都能接受的話題,只有同頻才能共振,諸如同學往事、生活妙招,旅遊見聞、健康養生、風花雪月、競猜謎語等等,但無論什麼話題,談久了也會令人乏味。同學群也是一個小江湖,總會有人喜歡攀比炫耀,高調顯擺,也總有些人陰暗心理,總會對一些積極發言者冷嘲熱諷,譬如某人常在群里秀到世界各地旅遊的照片,就可能招來家境貧寒者的不滿,認為是「臭顯擺」。同學群要找到一個大家都喜歡的話題那很難,眾口難調呀!因為觀點對立、話不投機而談崩,久而久之有的群友感到不能暢所欲言,就「潛水」長時間不發言。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年的知己未必就是今天的志同道合者,更何況同學只是一起讀過書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化的不僅僅是容貌,其實變化最大的還是人心。同學之間,除了少數幾個聊得來之外,其他並無啥感情,只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有些人是礙於大家的面子沒退群,但開了免打擾屏蔽了,從不發言不參加任何活動,不光是同學群,所有的群境況都差不多!成了雞肋,同學群鮮有人發言,只是偶爾有幾個同學轉發些帖子,沉默費很,大家都不想多說話了。同學群最後都成了就剩下了幫忙點贊,幫忙掃碼,幫忙投票,甚至成了推銷廣告群,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其實,對同學群不要期望值太高,保持一個平常心最好!珍惜同學情誼就可以了!同學微信群之所以冷清,因為同學聚會時也都是差不多一樣的套路,吃飯聊天吹牛,然後K歌,根本沒有更多增進彼此感情的活動與方式,再加上同學之間社會層次參差不齊,畢業之後的同學的經濟情況,總會有好有差的,共同的話題也越來越少,同學群其實是現實生活另外一個表現方式,有聯繫還是聊到一起,少聯繫還是聊不到一起。
不論什麼群,心態很重要,要把握幾點原則,不談錢、不論官、莫求人、別濫情。該如何評價微信同學群這個新事物?還真是一言難盡、說不清道不明。說說你的同學群是否也是這樣的呢?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