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壞」的三個信號,12歲以前沒糾正,成年以後往往會吃大虧

2022-09-05     母嬰參考

原標題:孩子「變壞」的三個信號,12歲以前沒糾正,成年以後往往會吃大虧

孩子「變壞」的三個信號,12歲以前沒糾正,成年以後往往會吃大虧

孩子的惡,往往從小就有跡可循。

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有這樣一句話:

「有一株芽應該在那時就摘掉,因為沒摘,芽一天天成長茁壯,長大了還開了花,而且是作惡的花。」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有責任和擔當的國家棟樑,那麼就需要從小在孩子道德品質的教育上多下功夫。如果發現他們有「變壞」的信號,需要及時糾正才行。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3歲立德行,6歲立規矩,12歲立價值

教育專家認為:「孩子要3歲立德行,6歲立規矩,12歲立價值。」

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家風教育。

孩子3歲以前,父母要以身作則,多陪伴關愛孩子,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日常相處中給孩子「立德行」,讓他們學會基本的禮儀,例如尊老愛幼、與人為善、講禮貌講文明等;

孩子6歲就要開始守規矩, 李玫瑾教授指出:「6歲以前父母說的話是黃金,6歲以後就是垃圾。」

趁著孩子的自我獨立意識發育成熟以前,父母要抓住教育孩子的權威期,給孩子立好規矩,讓他們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堅決不能做。

到了12歲,是孩子搭建價值體系,樹立三觀的最關鍵時期,父母需要利用這個黃金時期,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明確自己的未來方向,學會堅守原則和底線。

綜上所述,在教育專家們看來,12歲以前是孩子價值體系構架的關鍵時期,他們應該有個正確的價值取向判斷,父母需要給其正確的指引。

如果發現他們有「長歪」的趨勢,趕在12歲以前扶正,孩子還能及時改過,未來尚且有成才的機會。

若放任不管,小心他們越走越歪,到時候你們花再多的時間,也無法拯救他們的三觀,將來成年後往往要吃大虧。

孩子「變壞」的信號,父母及時糾正

自私自利,共情能力差

這類小孩的典型表現是:以自我為中心,把別人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但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不管不顧。

前段時間帶著小孩去植物園玩,前面有一對母女在拍照,女孩看著已經有八九歲的樣子,書包全部交給母親背,自己慢悠悠地走在前面。

母親有些口渴,掏出女兒書包里的一瓶礦泉水,剛準備喝一口就被孩子制止,小孩表示:「這是我的水,你不能喝。」

而母親也只是苦澀一笑,把水丟回書包,繼續背著大包走在孩子的後面,還叮囑小孩走慢點。看著這一幕,同為母親的我倍感心酸。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讓他們學會感恩、與人共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否則小孩往往很容易養成「白眼狼」,總覺得別人對自己好是應該的,將來走出社會以後,很難與人相處,社交能力往往特別差。

畢竟這個地球並不是圍著你一個人轉,沒有人有義務對你好,處處遷就你。

只會「窩裡橫」,把氣撒在親近之人身上

在你們的周圍,有沒有這種小孩:

他們在家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對著家裡人發火,在家撒潑打滾不說,還動手打爸媽、對著爸媽吼叫,但出門遇上一些強勢的人,就立馬慫了,氣焰全無。

有些父母面對孩子的一系列「叛逆」之舉,竟然只是笑笑,或者稍微批評孩子一下就一筆帶過,似乎以為這些只是小事。

殊不知,你們毫無原則和底線的包容,只會讓他們得寸進尺,將來更加目無尊長,完全不講禮貌,未來又怎麼會有大出息。

而且這种放任不管的態度,往往還會導致孩子以後的脾氣愈發暴躁,他們每次在外面受氣,都把怒火發泄到家人的身上,這是非常糟糕的習慣,往往會令家裡人異常痛苦。特別是日後的伴侶和孩子,都得承受無端的折磨。

開始撒謊,總是推卸責任

這往往也是孩子變壞的一個小苗頭。

例如,明明是他自己在學校不聽話被老師責罰,還把所有的錯推給老師,在父母面前說老師的壞話,責怪她「過於嚴厲,事兒多」,挑撥老師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把自己的錯誤推得乾乾淨淨。

或者跟同學鬧矛盾,明明錯在自己,卻在同學、老師和父母面前把錯誤都怪在別人身上。

這些做法其實都不利於孩子健全心理的發展,逃避責任是一個懦夫才會做的事情,如果從小就撒謊成性,總是推責,那麼他們長大以後也難做出大成就。

【總結】

每個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熊家長。

父母要認真對待孩子的所作所為,發現問題及時引導他改正,別等著問題鬧大,想收場就已經來不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9f9ff5efe734a01f2806a52862b6f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