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降薪也不退中國,雷諾還活的下去嗎?

2020-04-10     汽車頭條

4個多月的疫情期間,關於雷諾的「風」一直在斷斷續續的刮著,這一次依舊是「退出中國」。

日前,據外媒報道,日產和雷諾高管表示,他們計劃終止那些幾乎沒有盈利希望的產品和業務。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意味著日產將關閉在西班牙的工廠,而雷諾可能會將雷諾品牌撤出中國市場。

對此,國內有媒體向雷諾集團進行了求證,其發發言人回應稱:「我們不對任何猜測進行評論,雷諾集團在中國具有長遠發展戰略。」

毋庸置疑,「具有長遠發展」這個答案是擲地有聲的,儘管有多長遠我們並不知道。面對於來勢洶湧的疫情,過去一段時間裡人們對於市場的擔憂,普遍集中於生產和銷售。

在雷諾的視角下,這一次自家工廠大部分都深陷疫情漩渦之中,如今僅剩中韓兩國工廠還保持正常運營狀態,似乎於全球而言都只是九牛一毛。不論復甦後的車市是「沉默」或是其他,在無法生產交付的死循環面前,一切都是白搭。

困境之下,縮減成本自然而然成為雷諾當前保持「體力」的最佳方式,例如取消年度分紅,董事會成員二季度集體降薪25%。據悉,目前集團董事會已投票決定取消2019年公司股息發放,高管層將集體降薪。

另一邊,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於本約9日,也下調了雷諾和標緻雪鐵龍的評級,標準普爾將雷諾的評級從BBB-/ a -3下調至BB+/B,成為「垃圾債券」。

「雷諾擁有充足的流動性緩衝,在我們看來,可以指望法國政府的擔保。」標準普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但即便是如此,預計雷諾的收益、自由現金流等財務狀況在2020年會顯著減弱,而去年業績本來就頗具挑戰性。

「頗具挑戰性」是有多挑戰?1.41億歐元,十年以來首次虧損。具體來看,2019年,雷諾營業收入為555.37億歐元,同比下滑3.3%;營業利潤為21億歐元,同比下滑30%;全球累計銷量達到375.4萬輛,同比下滑3.4%。相比於歐洲市場近200萬的銷量,中國市場同比下滑17.1%的18萬,其扎心力度不比大面積關廠來的差。

於雷諾而言,在重振中國市場這一層面上,是一直在努力,從「駕馭未來」到「Easy Life」「TOE諾相隨」,每一步都走的真真切切。遺憾的是,儘管花了大力氣,消費者對於雷諾的理解和認知也並不深刻,依然只停留在了簡單的法系「藝術」車上。

今年1月,雷諾銷量僅580台,二月份直接歸零。客觀而言,前兩個月受疫情影響的銷量並不能代表所有,畢竟整體法系車在華市場份額都不足1%,可是也著實也太慘痛了些。時不時就被傳出要「退出中國」「關閉工廠」,也並非只是坊間毫無根據的閒談。

對於「車擠車」的龐大市場來說,比起讓消費者「買什麼」,更重要的是,怎麼樣讓自己的車「賣出去」。表面上看,汽車市場只是暫時停擺,車企們依舊還維持著其自身龐大的運轉機制,實際上,一場革命已經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賣車。

線上花樣百出的直播,線下冷冷清清的4s店,一部分消費者已經開始逐漸習慣先從網絡先問、挑、看的新體驗。對於車的一切幻想,又回歸至最初。沒有強大的品牌力,沒有實打實的產品,沒有足夠多的產品布局,畫地為牢之下全靠服務拉動,誰又動的了?

後疫情時代,留給了雷諾的翻身機會已經不多了。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9c_ZHEBiuFnsJQVvT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