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戰列艦不堪一擊!被自己轟炸機扔水炸彈,又被日軍炸沉珍珠港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對美國空軍來說,崇尚進攻作戰的柯蒂斯·李梅上將毫無疑問是其精神支柱,他對美國戰略空軍建設所作的貢獻相當於哈爾西之於美國海軍、巴頓之於美國陸軍。
二戰中憑藉對日本的戰略大轟炸,特別是火燒東京、核擊廣島和長崎等,讓李梅名聲雀躍,戰後又主持了柏林大空運,到1951年時年僅45歲的李梅就晉升為上將,是美軍歷史上第二年輕的上將,僅次於南北戰爭期間44歲晉升上將的北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要知道在二戰爆發之初李梅還只是中尉,他成為了整個美軍中晉升最快的軍官之一。
圖片:李梅是美國戰略空軍的靈魂人物!一輩子就是炸和燒!
李梅出生於一個貧窮的鐵路工人家庭,從小嚮往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翱翔天際的事跡,後來報名參加美國陸軍航空隊(美國空軍前身)並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
1935年李梅申請調到轟炸機部隊,因為他敏銳地意識到轟炸機將成為未來最有前途的兵種,是真正的戰略進攻武器。李梅很快成長為部隊里最優秀的導航軍官之一,參加過多次試驗性遠程海上奔襲、攻擊演習。
圖片:已經升任上校的李梅與陸軍航空隊第306轟炸機大隊的飛行員握手,其後是B-17「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
1937年8月,美國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舉行了一次著名的試驗性演習,以驗證轟炸機對水面艦艇的打擊。
李梅在1971年美國空軍學院的一次演講中回憶了這次演習。當時他的轟炸機部隊與美國海軍「猶他」號戰列艦展開對抗演習,該艦滿載排水量2.3萬噸,擁有5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和16門副炮,猶如一座海上要塞,為了能夠「擊沉」戰列艦,陸軍航空隊出動了最新裝備的B-17「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攜帶50磅重的假炸彈,裡面裝滿了水。
圖片:美國海軍「猶他」號戰列艦,一架雙翼飛機掠過戰列艦!
李梅向軍校學員回憶說:「8月份,西海岸附近一千英里的海域充滿了濃霧,我敢肯定,海軍特意選擇了這個時間。」演習臨近結束的時候,海軍才向李梅通報了「猶他」號的坐標,但當B-17機群飛到坐標點上空後發現被騙了,戰列艦早已不在此位置。
為此,李梅引導機群在坐標周圍展開搜索,直到演習終止前10分鐘終於找到了「猶他」號。而此時水兵們根本不相信轟炸機能夠發現濃霧中的戰列艦,並未進行防空部署,稀稀拉拉在甲板上,當看到轟炸機來襲才想到向防空炮位奔跑,最終李梅的轟炸機超低空投下「水炸彈」擊中了戰列艦。
對此,海軍非常不服氣,認為他們本可以躲過轟炸機的襲擊,於是第二天又重開「戰局」,但已經有經驗的李梅轟炸機群仍然找到了海上航行的戰列艦,並從5400米高空對其密集轟炸,精準擊中了戰列艦。
圖片:在珍珠港事件中,被日軍重創傾覆的「猶他」號戰列艦。
1937年的這次演習,證明了轟炸機有能力找到海上艦隊並進行轟炸,二戰爆發後的戰例也印證了李梅的判斷。
1941年12月7日,日軍航母上的艦載機襲擊了珍珠港,「猶他」號戰列艦迎來了真正的滅頂之災,被炸沉傾覆在港內。
僅僅2天後的12月9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組成的Z艦隊在航向馬來亞的途中,遭到日軍「一式陸攻」轟炸機群的襲擊,缺乏空中掩護的2艘主力艦先後被日軍擊沉。
圖片:馬來亞海戰中,日軍一式陸攻機正向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投下魚雷。
1942年6月爆發的中途島海戰中,美國陸軍航空隊也出動了B-17「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和B-26「掠奪者」中型轟炸機分別對日軍航母編隊進行了水平轟炸和低空雷擊。
穆里中尉駕駛的一架B-26轟炸機還超低空從日軍「赤城」號航母的甲板上空掠過,打破了日軍部署,為美軍最終贏得海戰勝利貢獻了力量。
圖片:一架陸軍航空隊的B-26「掠奪者」中型轟炸機從日軍「赤城」號航母飛行甲板上空掠過,打亂了日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