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施壓俄羅斯,美國:支持波羅的海三國

2022-08-13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施壓俄羅斯,美國:支持波羅的海三國

近日,習慣於上躥下跳的立陶宛又「現身」了。以立陶宛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為首的立陶宛代表團已經抵達台灣,並進行為期五天的「訪問」。

當然,立陶宛的行為也並不在人們的意料之外,極盡全力給美國送各種投名狀,獲得美國的讚賞是立陶宛日常外交的行動指南。

對此,我外交部進行了強烈譴責,立方一再違背承諾,是赤裸裸的背信棄義。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

而後,波羅的海三國的其餘兩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開始蠢蠢欲動,分別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機制。

據悉,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製成立於2012年,波羅的海三國等16個歐洲國家同年加入,與中國共同構成「16+1」。

愛沙尼亞外交部在網站發布聲明稱,該國自去年2月峰會後就再沒有出席任何會議,並決定不參與這一合作機制。

拉脫維亞外交部在網站宣布,考慮到目前外交和貿易政策的優先事項,拉脫維亞決定停止參與該合作機制。

對此,美國方面倒是挺開心。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韋丹·帕特爾表示,對此表示歡迎,並將繼續支持愛拉兩國為使波羅的海成為更加穩定和繁榮的區域所做出的努力。

有專家分析,隨著烏克蘭危機延宕,佩洛西執意竄台使台海局勢升溫,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等國家希望以此向美國等西方國家「表忠心」。

不過,立陶宛作為「先驅」,主動挑釁中國並與中國鬧僵之後的處境十分尷尬。此前,立官員便承認,雙邊貿易額銳減至原來的0.3%,立陶宛對中國的出口額幾乎跌到零點。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恐怕也要步立陶宛後塵了。

有意思的是,波羅的海三國輪番上陣給普京添堵。

近日,拉脫維亞宣布俄為「支恐國家」。實際上,將俄羅斯定位「支持恐怖主義國家」是美國的主意,只不過拉脫維亞這次充當了「急先鋒」。

諷刺的是,戰鬥民族俄羅斯似乎並沒有將拉脫維亞放在眼裡,截至目前,俄羅斯還未對拉脫維亞採取「報復措施」, 扎哈羅娃淡淡的表示,拉脫維亞是出於仇外心理,並稱拉脫維亞內部也出現了「新納粹分子」,才做出這一決定。

當然,或許是時機未到,但這筆帳始終記錄「在冊」, 普京給拉脫維亞的「大禮」或許正在路上。

愛沙尼亞則宣布限制俄公民「入境」。因為「進入歐洲是優待」而限制俄羅斯人入境愛沙尼亞,使俄羅斯人頗為憤怒。

三個好兄弟,還真是一個也不能「遜色」。不過,雖然硬剛中俄,但波羅的海三國的日子並不好過。

愛沙尼亞塔林的街頭 圖源:美聯社

眼下,波羅的海三國經濟顯示出放緩和停滯的跡象,面臨著經濟衰退的威脅。

據相關數據顯示,立陶宛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2.8%,但增幅比第一季度下降了0.4個百分點。而拉脫維亞2022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放緩至2.6%。

由於新冠疫情、全球通脹,以及歐盟對俄能源的制裁造成的影響,波羅的海三國受到巨大衝擊。

在這個節骨眼上,波羅的海三國卻熱衷搞「么蛾子」,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誠然,波羅的海地區地緣政治極其複雜,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都有著強烈的反俄親美情緒。

自2015年以來,美國一共向愛沙尼亞提供了價值2億美元的軍事裝備。而拜登政府正調整戰略,重新布局東歐,第一線的愛沙尼亞就是要被打造為一個反俄排頭兵。

不過,波羅的海三國只會在大國博弈中反覆橫跳,最終的下場只能是當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