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影醫療深耕高端醫療影像設備領域

2024-10-12     中國證券報

「在醫療行業,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理念的革新、服務模式的升級,是對生命健康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促進。」聯影醫療董事長兼聯席執行長張強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的時代號角下,公司致力於培育新質生產力、壯大新質生產力、加速新質生產力的應用,推動技術原始創新、設備自主創新、醫療模式創新。展望未來,作為行業創新引領者,聯影醫療將繼續瞄準醫學影像領域的前沿技術,加快創新突破,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讓創新惠及更廣泛的人群。

自成立以來,聯影醫療持續加強研發投入,致力於攻克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產品等大型醫療裝備領域的核心技術。近兩年來,公司推出一系列領先行業和填補行業空白的產品,包括5T磁共振產品uMR Jupiter 5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產品系列,新一代分子影像uMI Panorama系列等。同時公司在海外市場的足跡正不斷擴大,業務已遍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本報記者 李夢揚

中高端產品收入占比提升

聯影醫療成立於2011年,專注於自主研發和生產高性能醫學影像及放療設備。經過多年努力,公司已經構建包括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產品、生命科學儀器在內的完整產品線布局。

根據公司2024年半年報,上半年聯影醫療實現營業收入53.33億元,同比增長1.18%;實現歸母凈利潤9.50億元,同比增長1.33%。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向市場推出120餘款產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統(MR)、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CT)、X射線成像系統(XR)等。

分產品看,根據2023年年報,聯影醫療2023年實現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及放射治療設備銷售收入99.27億元,同比增長21.10%,其中CT設備銷售收入達40.66億元,同比增長7.78%,MR設備銷售收入達32.79億元,同比增長58.50%。

隨著2023年CT和MR配置證放開,持續推動了中高端產品的市場需求增加。據聯影醫療介紹,2024年上半年,公司中端及高端產品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具體到CT產品線方面,報告期內,以128排-256排和256排以上CT為代表的中高端及超高端產品的收入占比在去年超50%的基礎上,延續增長勢頭。MR產品線方面,高端3T採購需求穩定增長,超高端的5T產品保持強勁勢頭,同時經濟型的新一代1.5T系列產品保持了市場占有率第一,MR在國內整體市場占有率繼續提升。

產能方面,目前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有四個主要生產基地,分別位於上海、常州、武漢和美國休斯敦。聯影醫療表示,作為公司的募投項目之一,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產業化基金項目的建設內容包括智能製造工廠的建設、生產研發樓和配套綜合樓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的建設。2022年,公司產業化示範基地二期項目已正式開工,預計將於明年竣工。公司的新基地還將打造數智化超級工廠,藉助工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提升全線高端產品全球供給能力與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疊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

對此,張強表示,此次《行動方案》中,設備更新的力度大、時間周期長,將在未來2年至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範圍里,對衛生健康體系、產業結構及各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產生深遠影響。今年上半年因設備更新政策影響,醫院原定的招投標活動有所暫緩,但設備採購需求依然存在並持續擴大。「我們預計相關計劃和政策的落實速度將加快。公司高度關注國內醫療設備更新項目的進展,並已做好相關準備,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執行,挖掘更多發展機遇。」

堅持自主研發創新

聯影醫療表示,公司以「臨床需求和客戶價值」為導向,緊密跟蹤行業內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強化下一代產品的開發。根據公司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總額為10.17億元,同比增長11.11%,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9.07%。

回顧過去,中國的高端醫學影像設備市場曾長期被外資企業主導,經過十餘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技術的發展,國產品牌的進口替代趨勢愈發明顯。

聯影醫療表示,公司堅持以自主研發創新為發展戰略,依靠多年來深耕影像設備行業的技術與人才儲備,已實現了全線高端醫學影像診斷及治療設備的自主研發。

據介紹,聯影醫療為MR,MI(分子影像),CT和XR產品線打造了uAIFI,uExcel,uSense,uVERA等先進的技術平台,近兩年來,公司不斷推出一系列領先行業和填補行業空白的產品,包括5T磁共振產品uMR Jupiter 5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產品系列,新一代分子影像uMI Panorama系列,以及業界首創一體化CT環形直線加速器uLinac HalosTx。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計提交專利申請8784項,累計專利獲得4442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7241項,發明專利獲得3307項,發明專利申請占專利總申請數比例82%。

隨著AI醫學影像正在全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全數字化等開創性技術成果正在與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相結合。以CT領域為例,聯影醫療介紹,AI技術實現低劑量掃描、影像分析和快速圖像重建,提升了圖像質量、提高了檢查效率。這些發展方向共同助力個性化醫療、實時自動化診斷,並為醫生提供更多智能輔助和決策支持,將進一步帶來整體醫療水平的提高。

「公司一直堅持技術創新和臨床需求導向雙輪驅動的創新策略,基於平台開發模式整合技術和供應鏈,不斷提高研發效率,拓展和提升我們的產品技術平台的能力和水平。」張強表示,產品創新方面,公司將秉持「全線覆蓋自主研發、掌握全部核心技術、對標國際頂尖水準」的原則,持續為市場推出一系列「行業首創、深度體現臨床價值」的高端醫療裝備,為臨床與科研打開全新想像空間。

出海謀發展

近年來,隨著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多家創新醫療器械公司選擇出海謀求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聯影醫療表示,公司在海外市場秉持著「一核多翼,高舉高打,全線突破」的市場戰略。全面進入國際市場六年多以來,公司憑藉極具競爭力的創新解決方案、穩定可靠的產品質量、專業高效的服務,在國際市場的客戶滿意度、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產品已成功進駐美國、日本、韓國、紐西蘭、義大利、印度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半年報,上半年聯影醫療實現國際市場收入9.33億元,同比增長29.94%,國際市場收入占公司業務收入的比例達17.49%。

具體來看,聯影醫療介紹,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各區域本土化能力建設不斷加強,跨區域協作能力持續提升,在北美、南美、亞太等多個區域取得了業務突破,在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重點市場也取得了良好進展。

對於自建本地化團隊和尋找代理商合作夥伴兩種出海方式,張強介紹,公司在突破海外市場時,採取了上述兩種方式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自建本地化團隊能夠使公司更深入地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和特點,提供更加貼合當地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有助於提升品牌在當地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代理商通常有豐富的本地資源和經驗,能夠提供專業的銷售渠道,與本地代理商合作可以幫助公司更快進入市場,縮短對當地市場的了解和適應周期,提高市場滲透率。

據公司介紹,在亞太市場,公司將充分發揮創新產品的核心競爭優勢,進一步深化本土化平台功能建設,深化與當地領先醫科大學、教學醫院和研究機構在高端影像設備上的銷售、臨床及科研合作。而在具備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如拉美、中東、非洲等地區,公司將結合市場特點和區域優勢,打造「區域中心+二/三級子公司」全球協同、立體化合作機制。

以非洲市場拓展為例,聯影醫療介紹,關鍵挑戰之一便是人才,本地化人才團隊搭建常常會面臨跨文化溝通以及難以適應緊張的工作節奏等問題。其次,一些客戶更熟悉歐美品牌,而對中國品牌的了解較少,對聯影品牌的認可度提升需要時間。

「公司將重點依舊放在產品與技術方面,同時配以長期投入的戰略決策、具有競爭力的整體服務方案。」聯影醫療表示,具體而言,第一,組建當地團隊與地區子公司;第二,與當地醫療機構、行業協會和專業人才建立合作;第三,搭建系統性的服務培訓中心;第四,積極參加當地主流的行業展會和交流活動;第五,做長期的本土化布局,比如,自2022年首次與衣索比亞華盛頓醫院(WHC)合作以來,聯影醫療將繼續支持其二期醫院的建設。「通過以上措施,公司順利進入非洲市場,與當地合作夥伴建立了深厚的聯繫,品牌影響力得到不斷提升。」

展望未來,張強表示,聯影醫療以「成為世界級醫療創新引領者」為願景,將繼續深化國際市場的拓展,重點關注高增長區域和潛力市場。通過加強本地化運營、提升服務質量和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通過持續的創新和市場拓展,聯影醫療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大的臨床價值、商業價值及社會價值,引領醫療科技變革,踐行健康大同的使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8b335981038b7360937f91db7b053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