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現入冬來最冷一天!但大範圍回暖一觸即發,預報:華南特殊

2023-12-22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多地出現入冬來最冷一天!但大範圍回暖一觸即發,預報:華南特殊

說真的,是真冷,並且還冷出了新高度,多地出現入冬來最冷一天!但大範圍回暖一觸即發,也不要著急了。

我國氣候中心給出了一份數據,中東部多個省會城市經歷入冬以來最冷一天,比如:海口11.2℃,福州3.5℃,廣州3.3℃,昆明3.1℃,南昌-3.5℃,長沙-3.8℃,上海-5.1℃,杭州-5.4℃,武漢-7.4℃,西安-8.9℃,南京-9℃,合肥-11.7,太原-23℃。

可以想一下,這氣溫偏低已經是達到了「新狀態」,而且不僅是冷的情況,我國還出現了一個「罕見」降雪情況,那就是「山東半島」的降雪,威海文登站積雪深度達74厘米,繼續打破了建站以來的積雪深度紀錄(55厘米)。

所以,這2023年12月的天氣變化的確是「超強」了,這必然在同期時段也是罕見。

但大家不要著急,雖然持續的低溫還在發展,並且最低氣溫0℃線將位於貴州南部至華南北部一帶,但不會太久了。大範圍回暖一觸即發!那回暖有多強呢?

沒錯,我國大範圍回暖將從12月24日左右就進行發展,並且是「全方位」的升溫,在12月下旬,我國又將經歷「過山車」的模式,從這一波升溫的走動來看,先從我國西北,內蒙古中部等地發展,然後快速往我國推入。

在12月25日的時候,我國南北已經進入了升溫的狀態,其中華北,東北,西北等部分地區的升溫勢力表現突出。

在新疆,河北,黑楠,山東,遼寧等地就率先「強力」鋪開,但這不是最強的時候,在12月28日左右,我國更強的氣溫回升出現,比如:內蒙古青龍山,氣溫將會一路攀升,最高氣溫的攀升可以達到10度左右。

而且,在12月29日左右,中東部大範圍地區都還會增強。所以,大家不要著急了,說冷只是「短期」,很快就會出現氣溫的回升了。

而且在12月31日前,除了西北方向又一波冷空氣的推動趨勢,其他時段冷空氣都比較弱,都是「回升」到「紅鍋底」的狀態,這凸顯了氣溫上升較強。

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全方位的氣溫偏低轉向偏高的原因之一,我國在中期數據之中也明確說明了,我國北方地區氣溫將由前期持續顯著偏低逐步回升至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北地區、內蒙古中部偏東地區、東北地區中部等地偏高2~3℃。

而江淮、江南、華南等地平均氣溫仍較常年同期偏低1~3℃,華南局地偏低4℃以上,看到沒?華南還除外了,有點特殊了。從下面這一張氣溫變化圖也可以看到,綜合性大範圍的氣溫偏暖狀態趨勢已經出現。

這也說明了,大家爭論說今年冬季是「冷冬」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釋。今年還是冷冬嗎?

其實並沒有這個說明,這只是我國冬季之中極端性寒冷的「一個小節點」,並不能說我國後面的氣候變化,就會一直保持這樣,就是給大家說的「冷暖大波動」的情況,而且,後半冬我國的氣候趨勢也指出了:

預計後冬(2024年1月至2月),東亞冬季風強度總體偏弱,除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但冷暖起伏明顯,或再次經歷氣溫「過山車」。

後冬我國中東部降水偏多,全國其餘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

冷空氣活動較為活躍,北方地區可能再次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過程,江南、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可能發生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看到沒?還是冷暖波動的變化之中,一冷,一熱是少不了的,而且整個冬季偏暖機率較高,出現暖冬機率大,也沒有什麼爭議的點。

其實從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等現象來說,無論是單獨說這種氣候因子,還是一起來看,都是暖冬機率較高,所以,大家後面就不要因為冷熱波動的時候,就說今年冷冬,今年暖冬了,只能說「冷暖波動」極端化的表現更加突出,未來需要警惕。

颱風活動有變化嗎?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活動沒有了,但今年颱風「傑拉華」的殘餘又出現了增強,已經增強到了20KT,風速相當於10m/s,而過後,預計將會持續偏西,走向孟加拉灣。

按照GFS,EC的模擬情況來看,有可能在孟加拉灣例外的一個熱帶擾動相互結合。

發展出一個新的颱風胚胎,並且成為一個新的熱帶風暴,而後續是否影響我國,還不是很明了,等待可能增強出現之後,我也再來給大家看看,這就是海洋區域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828e92e32e59869d960545c20918d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