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字像越南人,長得像日本人,表面是美國人,其實是自己人

2022-08-19     史鏡說

原標題:他名字像越南人,長得像日本人,表面是美國人,其實是自己人

他名字像越南人,長得像日本人,表面是美國人,其實是自己人。怎麼回事呢?他就是阮次山,中國香港鳳凰衛視資訊台總編輯兼首席評論員,其主持的《新聞今日談》《風雲對話》是鳳凰衛視的當家欄目,收視率不凡。為什麼說阮次山的名字像越南人呢?

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阮姓是越南第一大姓,占了越南總人口的近一半。而阮姓最早出自中國,是一個古老的中華姓氏,之後傳到了越南。也就是說,阮次山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人。1946年,阮次山出生於廣西省,父親是國民黨的中下層官員,曾在廣西機關工作。

1949年底,國民黨政權撤出大陸遷到台灣省。4歲的阮次山先隨父親離開廣西到海南,接著又到了越南,然後才輾轉到了台灣省。之後,他在台灣長大,併到美國半工半讀、斷斷續續讀了2年大學。也正因如此,所以他說話有客家話口音,也有台灣口音,英語說的也磕磕碰碰。

為什麼說阮次山長得像日本人呢?因為他長期留人中位置的鬍子(就是電影中鬼子常留的那種鬍子),加上外表冷峻,頭頂比較透亮,看上去確實很像日本人,很符合我們心目中的日本人的形象。當然了,人中胡的風格並不是日本獨有的,也有好多中國人喜歡留這種鬍子。

為什麼說阮次山表面是美國人,其實是自己人呢?因為他在很早的時候就拿到了美國國籍和美國護照,實打實的美籍華人,但內心又非常愛國,比某些中國人還愛國,反對TD,反對分裂,希望祖國能早日實現統一。年少時,他還和同學們一起參加過「保釣運動」。

1999年,阮次山回台灣省擔任某創刊達50年報社的副社長兼總編輯。可沒過半年,他就發現這家報社的老闆背叛此前答應「不搞台獨」的承諾,繼而憤怒辭職,轉赴香港。2000年春夏之交,鳳凰衛視的創始人劉長樂邀請阮次山到鳳凰衛視的《時事開講》節目客串。

2001年的1月,在劉長樂的三顧茅廬下,阮次山成了香港鳳凰衛視資訊台總編輯、首席評論員。期間,他一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一直在對抗大批恨國黨,哪怕他早已是一個法理上的「美國人」。為此還被恨國黨嘲笑:常口口聲聲愛國,愛的卻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一次,阮次山被問到:「如果非要要美國中國當中選,你選哪邊?」他快速回道:「我內心不希望中美起衝突,如果有一天逼我到牆角,說你到底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那我當然是中國人,還能是美國人嗎?!」當然了,阮次山雖是自己人,是愛國者,卻不是一味奉承政府。

而是從大方向上擁護國家的政策,並且在國內外眾多高校宣傳自己的愛國觀念。2004年,阮次山在採訪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時,促成鮑威爾公開宣稱美國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這可以說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不過也讓他成為了台灣省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此外,阮次山的口頭禪主要有2句:「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這個中國我是愛定了,此愛生生世世!」而對於自己的愛國情結,他自己也說「我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愛國者」。今年5月,阮先生去世!(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726c0354369f86be60a3be7cc5cad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