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劇新美學,集中體現在這7部「作者劇」里

2023-12-04   影視獨舌

原標題:2023國劇新美學,集中體現在這7部「作者劇」里

2023年12月4日刊| 總第3439期

2023年是國劇熱啟動、多樣化發展的一年。

作為疫情後修復集體情緒、撫慰大眾心靈的重要文藝形式,今年的劇集內容生態擁有了更高的寬容度。在主題創作行穩致遠的同時,懸疑劇、科幻劇、微觀歷史劇、社會問題劇、女頻古偶劇、男頻漫改劇等領域都有突圍之作湧現。

在多樣化發展的大趨勢中,2023年還有一支翻騰的「作者化」劇集浪潮,不可忽視。

以《漫長的季節》《平原上的摩西》《歡顏》《裝腔啟示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為代表的一批劇集,在視聽風格、敘事美學和價值張揚上,都區別於同類型的其他作品,具備鮮明的主創——主要是導演——的個人風格,其中一部分實現了編導合一。

它們作為劇集生態中重要的創新之「流」,在起到調高受眾審美心理閾值、拓寬表達邊界作用的同時,也在今年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比如,《漫長的季節》便在騰訊視頻2023年的「經典暢銷榜」——也就是俗稱的會員「拉新」排行榜——中位列第八。這意味著作為一部僅12集的短劇,它的年度會員「拉新」成績超過了科幻大製作《三體》、行駛於商業劇主幹道的古裝偶像劇《玉骨遙》等。

「作者化」劇集年年有,但像2023年這樣形成創作「浪潮」還是頭一次。

這股「浪潮」的形成,與會員訂閱模式下,劇集商業價值與「審美最大公約數」的解綁有關;也與管理部門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的倡導相呼應;還與疫情期間小體量、個性化項目的高成活率掛鉤。

2023年7部代表性「作者化」劇集的數據表現(按開播日期先後排序)

具體而言,這一批「作者化」劇集的獨特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對劇集內容生態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下面一一道來。

《漫長的季節》

作者風格:暖調東北、「戲瘋子」開會、音樂挪用、殘酷喜劇

《漫長的季節》以懸疑為針,對時代傷口的大膽探入和東北一代工人集體失落的呈現,讓這部劇有了脫穎而出故事基礎。

但要說為何能讓如此多劇迷津津樂道,還要歸因於辛爽導演的大膽腦洞和與之匹配的調度能力。他敢在雲南取景拍東北,在暖調子中拍出了北境之地的稜角。音樂人出身的他,在配樂上總能別出心裁。《漫長的季節》對童謠《小星星》的「恐怖向」改造和片末對《再回首》的多意性挪用,讓人過耳難忘。

他還具有對演員極致潛能的挖掘能力。在他的鏡頭下,秦昊演出了從青年才俊到凸肚大叔的陷落,范偉則為驕傲工人老大哥和為子復仇的瘋的哥同時代言,「瘋批警察」和「樺林舞王」兩個身份更是激發了陳明昊的內在能量……

沒有辛爽導演在這些層面的出色發揮,《漫長的季節》很可能會在已然「紅海」的東北懸疑劇賽道上,淪為普劇。

《平原上的摩西》

作者風格:長鏡頭、生活流、呼和浩特我的家

小說《平原上的摩西》是雙雪濤的。劇版《平原上的摩西》是張大磊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無論是時間感還是空間感,劇集都與小說有很大不同。當然,與案件相關的命運偶然性和人的悲愴,劇和小說還是相通的。

張大磊把原著里發生在東北的故事,搬到了在他電影中反覆出現的空間——呼和浩特,也就是他的故鄉。這是他熟悉的空間,在這裡他能為劇中人造一座城,把諸如接煙囪、買大蔥、坐公車的生活細節都打開。小說里分視角展開的複雜故事,他要遵循生活經驗,按時間邏輯復原回兩代人的生活流。

長鏡頭對他來說很重要,這是他看生活的一個角度——旁觀,他用長鏡頭是為了把一個空間裡人的軌跡、時間的軌跡都呈現出來。

雖然也帶有罪案元素,但《平原上的摩西》更像從一群北方市民生活中截下來的片段。為了保持這種生活的完整感,400多分鐘的故事張大磊只剪出了6集,單集時長超過70分鐘。

這部劇在「文體」上的探索,充分體現了短劇「量體裁衣」的巨大發揮空間。

《裝腔啟示錄

作者風格:北京愛情故事、反「雙潔」、李浪漫

李漠導演的《裝腔啟示錄》是今年都市愛情劇中,最不偶像卻又最浪漫的一部。

因為《我在他鄉挺好的》被觀眾熟知的李漠,很擅長拿捏都市人的精神危機。《他鄉》里表現的是依託於友情的確定性轟然倒塌後,都市女性要如何繼續與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周旋。

到了《裝腔啟示錄》里就是兩個成年人,如何在自我保護的鎧甲已連皮帶肉嵌入身體的情況下,慢慢試探、慢慢投身愛情。

在性緣腦、戀愛腦已成為貶義詞的輿論環境下,拍一部純粹的愛情劇是困難的。在各類偶像劇為了服務粉絲,把情感「雙潔」當做展開愛情的前提時,拍一對「海王」的戀愛是冒險的。

但李漠就是做到了把身為投行精英和紅圈所律師的男女主角,變成兩個普通人,讓他們的自保和世故變得合理。然後,再把他們之間的愛情較量掰開揉碎,撒進北京的夜晚和清晨里,撒進國貿CBD寫字樓的夾縫間。

在不相信愛情的年代拍愛情,叫他一聲「李浪漫」不過分吧。

《歡顏》

作者風格搞革命,瘋起來不要命

徐兵編劇並執導的《歡顏》很怪。

它的人物怪。一路上護送徐天北上的老孫(廖凡 飾)、俞亦秀(張魯一 飾)、俞舟(吳曉亮 飾)、章加義(張譯 飾)、陶濤(田雨 飾),身份各異。有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有管一方鄉土的士紳,有運氣爆棚的亂世賭王,有行伍出身轉去行醫、行商過「小日子」的隱藏王者……但無論是哪個,都能以意料之外的姿態出場,當一段不著四六又合情理的領路人。

它的故事也怪。如果說,徐天秉承父親囑託北上開公司、娶未婚妻,投身革命事業還算是一個現實主義的故事「發動機」,那一路上遇到的事就荒誕、飛揚地,不能再膠柱鼓瑟地往史實上貼。炸當鋪、下賭場、鬥頭人、和機動隊對轟……把它看做詩,看做戲,看做寓言都可以,就是不能往現實軌道上硬掰。

它講故事的方式也怪,是行走的、斷續的,每個人又是濃墨重彩的。即便放到徐兵標誌性的荒誕民國宇宙里,《歡顏》也是相當風格化的一部。

這麼多怪疊在一起,就成了一種風格,理想又浪漫、大膽又炫目。在《歡顏》之前,從沒想過革命故事還能這麼講。但它就是拍出來了,還順利上線播出了,這也算是2023年劇集創作中的一個小小奇蹟吧。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作者風格青春嘛!全是情緒,全是詩。

改編自桐華同名小說,由王志勇執導,吳桐擔任總編劇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以下簡稱《年少時光》),是今年最成功的青春劇改編。

桐華的原著小說成書於2010年。從女主角羅琦琦自西北小城來到大城市,最後定居美國的人生曲線來看,《年少時光》帶有一定作者自傳的色彩。不過,從人物關係的戲劇性來講,多少還是走了一些當年流行的「站CP」套路。

在當下的播出環境下,這樣一部小說拿來改編,至少有兩大難關需要跨越。一來,女主角的成長集中在中學階段,戀愛戲不能明拍又不能不拍,這是一大難關;二來,女主角的成長每一步都有男性主角陪伴,改編稍有不慎就有崇男厭女之嫌,怎麼把每段陪伴都拍得到位而不越位,是第二大難關。

劇版《年少時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主創用小情節淡化了強戲劇性,又用詩化的視聽填充了敘事留下的縫隙。這讓觀眾的注意力早就跳出了「站CP」的選擇題,進入了對青春情緒和生長痛的代入和反思。

對這種拍法,有劇迷用「情緒敘事」來命名——它與強情節相對,講究氛圍感、向內開掘和心流驅動。今年的「作者化」劇集浪潮里,不僅《年少時光》用了這種拍法,《裝腔啟示錄》《歡顏》也有類似傾向,並都在圈層內受到了廣泛追捧。在追求情緒價值的時代,未來這種拍法在劇集創作中得到更廣泛運用,也並非沒有可能。

《異人之下》

者風格都市奇幻沒有世界觀?我自研技術造一個

《異人之下》之於都市奇幻劇,開創性等同於《三體》之於科幻劇。

許宏宇導演很擅長拍現實與想像結合的題材。剪輯出身的他有著極強的視覺呈現能力,能把想像空間用最恰當的技術具象化。《穿越火線》里的遊戲世界是這樣,《異人之下》里的「異人世界」也是這樣。

它的世界觀建立在道教文化體系下,國風元素鮮明,又有詼諧無厘頭的輕喜劇元素,二次元精神圖騰和趣味點都不缺。

它創造了一個有說服力的「異人世界」,有哪都通這樣的異人組織,異人自帶異能。馮寶寶、張楚嵐、王也、張靈玉這些主角們像是武俠江湖裡的高手,又融入現代年輕人的生活。他們打遊戲、喝奶茶、逛便利店、坐地鐵與時俱進。劇里的哪都通是快遞公司,道士諸葛青和王也的另一身份是愛豆、富二代。

為了營造都市奇幻感,許宏宇用了實景拍攝,同時又進行了大量的特效改造。比如,動作設計時採用CG人和真人結合;再比如說表現「八奇技」時,用特效呈現「奇技」對人、物質和時空的作用……可以說,奇幻第一次與國風、與當下都市現實如此接軌,武俠劇做不到的,它做到了。

《故鄉,別來無恙》

作者風格:好演員大膽「現掛」,剩下的交給我來。

《故鄉,別來無恙》由彭晨、王光執導,導演彭晨之前最為觀眾熟悉的作品,是腦洞大開的喜劇《大媽的世界》。他很擅長把握喜劇節奏和捕捉演員的鬆弛狀態。

《故鄉,別來無恙》選角最大的特點,就是擅長喜劇表演的演員多。任素汐擅長冷麵諷刺喜劇,李雪琴被脫口秀練出段子手本事,史策就是靠小品深入人心的,還有同樣從《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走出的張弛……這幾個人一湊到一起,再加上經驗豐富的趙燕國彰等老演員,能明顯感覺到,會把戲的節奏帶鬆弛了。

但表演鬆弛、現掛多了,不代表導演都能接得住。

比如,能不能做到群戲只給個規定情境,台詞不提前寫,讓演員相互墊著演,然後靈活調度攝影機捕捉細節;

再比如說,會不會「攝影機不能停」的招兒,演員那場戲的規定台詞很有可能,已經演完了,但導演故意沒有喊停,攝影機還走著。這時候演員就會自由發揮,沿著之前的情緒演下去,或者給這場戲的結束找理由,這時候台詞雖然已經不推進矛盾了,但都是鮮活,也容易出彩。

在《故鄉,別來無恙》里,兩位導演顯然做到了。這部劇看起來像是演員的「現掛」為其注入靈魂,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導演風格呢?

文/鐵皮小鼓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