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把蚊香擺成「藝術品」才知道,擁有想像力的人,多有趣!

2023-09-14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看到把蚊香擺成「藝術品」才知道,擁有想像力的人,多有趣!

朋友曉曉發來一張照片,拍的是一朵白雲,就白雲來看平平無奇,但經過曉曉加了表情,和旁邊的路燈一起,竟然形成了一種「唱歌」的情景。一張是萌萌的「熊姑娘」在一展歌喉,另一張是抽著煙的大哥在用滄桑的嗓音唱著屬於自己的故事。

我給曉曉點了贊,她說:「坐高鐵的時候,閒來無事隨手一拍」。她的隨手一拍,定格了有趣又經典的畫面。作為一個奔三的成年人,曉曉依然有著孩童般想像力,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情啊!

正因為多了一份想像力,曉曉的生命比他人過的更加幸福,更加豐富 。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寫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感到日常的生活很乏味的話,請不要責怪它,責備你自己吧,責備自己沒想像力,沒有辦法喚起日常生活的豐富性。」

擁有想像力的人生多有趣

網上看到一條視頻,視頻中一名小男孩在地上擺出了各種各樣的卡通形象。看到他旁邊的蚊香桶才知道,原來那些卡通形象都是用蚊香拼成的。蚊香大概也沒有想到,除了可以煙燻火燎的驅蚊以外,有一天還能成為「藝術品」。

網友紛紛評論,孩子的想像力太好了!想像力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神奇寶貴財富。在他們充滿好奇心的世界裡,每一個想法都可以成為無限可能源泉。蚊香可以變成各種卡通形象,泥巴也可以築長城,一串螃蟹還可以變成蜈蚣精……

總之,擁有想像力的孩子,他們的思維不受常規,可以無拘無束的在想像的空間中翱翔。這種想像力,像是一支永不枯竭的源泉,給孩子的成長創造出無數個嘆為觀止的故事和場景。就像朋友曉曉,因為有著無窮的想像力,所以她能輕鬆地把一朵普通不過的雲朵變成有趣的場景與形象。

擁有想像力的人不僅有趣,給自己與周圍的人帶來無盡歡樂,還能形成積極樂觀人生態度。對於成長過程,以及成年後的生活,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想像力寶貴,卻也易消失

想像力不僅存在於孩子的故事中,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相信天馬行空的想法容易成真,也願意為之付出努力與行動。

2007年出生的小詩人姜二嫚,在她7歲的時候,寫出了「燈把黑夜,燙了個洞」的詩句。主持人汪涵在節目中說:「為什麼姜二嫚的詩被人們喜歡,就是因為她有一顆童心,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充滿想像。」

同樣是孩子,為什麼姜二嫚通過想像力,寫出一首又一首人們喜歡的詩句,而有的孩子卻沒有什麼想像力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像力被遏制,甚至消失。

我曾經聽到過一位媽媽與孩子的對話,孩子說:「媽媽,我想把草地塗成紅色的」。媽媽趕緊拿過畫筆,挑選了綠色的遞給孩子說:「傻孩子,草地怎麼可能是紅色呢,塗成綠色。」媽媽自以為把認知中正確的顏色教給孩子,卻不知這樣的方法破壞了孩子的想像

美國一家權威機構調查結果表明:「孩子1歲時,想像力高達96%,而在10歲時,想像力卻只剩下4%。」可見,在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中,想像力被破壞的多麼嚴重?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孩子們的想像力,能夠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當在思考某個問題時,擁有想像力的孩子會打破固有思維模式,大膽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這就是想像力推動了知識的進步。可是,想像力容易消失,該如何做,才能促進孩子想像力的發展呢?

首先,抓住點亮想像力的黃金窗口。

研究發現,3-9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同時也是打開想像力窗口期。如果家長能夠在這一階段,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那麼無論是在學習,還是思維邏輯等能力上,都會遠超同齡人。

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是一項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時間的工作。父母可以引導小朋友多讀一些繪本或者觀看動畫片,鼓勵他們多表達自己的理解,啟發孩子的想像力。

Tips: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缺乏生活經驗,容易分不清現實想像,這就需要父母幫助孩子了解現實,並提供豐富多樣的機會來發揮想像力。

其次,正視孩子的想像力,尊重理解他們的想法

大寶從3歲多開始,喜歡畫各種形象。比如畫兩坨圓圈,她說這是哥哥和妹妹,點一個小點,說是家裡的小貓花花。雖然在大人看起來這些都是看不出頭緒的塗鴉,但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這種情況十分正常。

作為父母,我們要正視孩子的想像力,尊重理解他們的想法,不要企圖用大人的思維孩子改變,否則就變成了「幫倒忙」。

最後,鼓勵孩子的想像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獲得的知識越多,生活經驗越豐富,他們沒有被禁錮的想像力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孩子的想像力非常重要。爸爸媽媽,應該給予他們更寬闊想像空間

就像把一盒蚊香全部拆毀,做成各種藝術品的小朋友,家長不該責罵,而是感到開心,並給予肯定、鼓勵,這樣會有助於孩子繼續創造。畢竟在未來的世界中,擁有想像力、創造力的人,才更容易成為中流砥柱。

枕邊育兒寄語:

尊重孩子的興趣,也正視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也許,你的孩子就是下一個發明家、藝術家!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