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飲食文化中的象徵意義:說說古人愛吃什麼肉?

2023-01-02     歷史百家匯

原標題:古代飲食文化中的象徵意義:說說古人愛吃什麼肉?

今人愛吃肉,古人也愛吃肉,但肉在古代不是誰都能吃得起的,以至於「肉食者」還成了當權者的代名詞。古代祭祀也要用牛、羊、豬三牲,合稱「太牢」,是對先人最高級別的敬意。可見吃肉在古代飲食文化中的象徵意義。

孔子就是個肉食愛好者,收學費都要收束脩(也就是肉乾),還用「三月不知肉味」來襯托聽到美妙音樂時的愉悅感。

我們今天吃的豬肉多來自肉聯廠,機械化屠宰,生產速度極快。古代的屠宰則全靠人力,所以需要大量的屠夫。唐朝武則天當政時期,都城長安的屠夫和更夫總共有八萬人之多。漢朝名將樊噲、東漢外戚何進、蜀漢時期名將張飛,他們都是屠戶出身。這可能是因為屠夫心狠手快,善於殺伐決斷。屠戶職業在古代多是世代相傳,唐朝便有「京師有屠人,積代相傳為業」的記載。儘管屠夫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但賺得卻比較多。劉備創業時,靠的就是屠戶張飛的資助。

魏晉彩繪切肉圖壁畫磚(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魏晉彩繪烹肉圖壁畫磚(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那麼,古人買肉方便嗎?城市裡還是很容易買到的。先秦時期的城市裡,就有專門賣肉的市場,稱為「屠肆」。唐朝都城長安有嚴格的坊市制度,商業區多限制在東西兩市之內,屠肆也集中於此。宋朝城市繁榮,商業區突破了地域限制,沿街皆可經商,肉行也很常見。宋人追求生活舒適,如果懶得去肉店買肉,還可以在家等著肉販送肉上門。《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的肉販「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古代的肉店都設有窖井,將肉儲存於內,可低溫保鮮。

古代的肉鋪(出自仇英《清明上河圖》)

古人愛吃什麼肉呢?牛肉肯定不行,因為牛在古代是重要的農用牲畜,法律禁止私自宰殺,即便愛吃也不能吃。先秦時期的人們愛吃狗肉,那時的狗肉還是貴族食品,被列入「八珍」。吳越爭霸時,越王勾踐為了鼓勵人口生育,出台了激勵政策:生男孩的人家,獎勵一隻肉狗和兩壺酒;生女孩的人家,則獎勵一隻小豬和兩壺酒。古代重視男丁,可見狗肉比豬肉上等。秦漢時期依然流行吃狗肉,樊噲早年就以屠狗為業,劉邦因愛吃狗肉與其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這就是「交狗肉朋友」說法的來源。據說劉邦吃狗肉從來不給錢,樊噲算是做了政治投資。

若論古人最愛吃的肉,還得說是羊肉。原因一是羊肉鮮美,二是古人認為羊肉更建康。羊肉是食草動物,傳統觀念認為比豬這種雜食動物乾淨。直到宋代,中醫還認為久吃豬肉易得病。《太平廣記》中,涉及唐朝人吃肉的內容有一百零七處,其中半數是吃羊肉。宋人更愛吃羊肉,特別是上層社會。宋神宗時期,皇宮御廚每年使用羊肉高達四十三萬斤,豬肉則只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北宋大臣呂大防還說:「飲食不貴異品,御廚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可見,吃羊肉已經上升到祖宗家法的高度。宋朝皇帝還經常賞賜給大臣羊肉,官員的俸祿里也有羊肉。

儘管宋人愛吃羊肉,但羊肉的價格在當時真心不低。北宋時,羊肉每斤一百二十文,合今天每斤一百元。之所以這麼貴,是因為宋朝人口超過了一億,人地矛盾尖銳,缺乏養羊需要的大片牧場。到了南宋,北方適合養羊的領土盡失,羊肉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夷堅志》記載,南宋「平江九百一斤羊」,可謂天價羊肉。在宋朝擼一頓羊肉串,相當於今天在三亞吃「海膽蒸蛋」。

老百姓吃不起羊肉,豬肉的價格優勢開始顯現了。養豬很容易,因為豬不挑食,喂啥吃啥。養豬也不需要牧場,有豬圈就夠了,養殖周期還短,一年可以出欄兩次。因此,在尖銳的人地矛盾下,國人的食肉習慣悄然地發生了改變。從宋朝開始,豬肉漸漸成為平民的主要肉食。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天從城郊趕進汴京城內的生豬,有萬頭之多。算下來,平均每人一天能吃三兩豬肉。要知道,在改革開放前的憑票供應年代,一個月才供應六兩豬肉。明清時期,豬肉已經成為國人第一肉食,上流社會也大量食用豬肉。滿漢全席中,就有大量的豬肉菜品,如清蒸八寶豬。

今人買肉,最怕遇到注水肉。古代的無良商販同樣也會售賣變質肉和注水肉。古代政府通過立法手段嚴厲打擊此類行為。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賊律》中有「諸食脯肉,脯肉毒殺、傷、病人者……與盜同法」的法律條文,意思是說:售賣變質毒肉的行為等同「盜罪」。唐朝的《唐律疏議》規定得更為詳細:有毒變質的肉類,必須馬上銷毀,否則「杖九十」;如果售賣變質有毒肉類,致人傷殘的判處一年徒刑,如果致人死亡則處以絞刑。宋代將相關法令進一步具體化,還出現了處罰售賣注水豬肉行為的法條,《宋刑統》規定:肉販在豬牛羊肉里灌水並出售的,「杖六十」;如果打完再犯,「徒一年」。要知道,古代的杖刑就是打板子,幾板子下去就會皮開肉綻。古人用如此嚴厲的手段打擊無良商販,可見對食品安全的重視。

今天那些賣注水肉的奸商,多是被罰款或吊銷營業執照。如果回到宋朝,就沒那麼容易放過了——賣注水肉者,屁股打爛;賣變質肉者,牢底坐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5f3d6858d2baf77983b99493d2df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