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外資私募完成備案!外商獨資私募擴容至34家!業績表現如何?

2023-09-25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又有外資私募完成備案!外商獨資私募擴容至34家!業績表現如何?

近期A股市場出現了近三年的地量成交,整體估值水平已經處在歷史低位水平。同時,呵護市場和刺激經濟的政策頻出。因此,不少外資機構相繼發聲看好當前的A股市場。

近年來,中國經濟和私募行業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或是為了更好的參與到中國市場,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不少外資在中國設立了私募基金,直接參與到投資中國!

繼渣打銀行、黑石集團、橋水基金等國際金融巨頭在中國布局私募後,近日,日本資管巨頭三井住友業完成了在中國成立私募證券管理人的備案。截至9月22日,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數量擴容至34家。

又一家外資證券私募管理人成立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資料,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三井住友德思私募」)於2023年9月19日完成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公司註冊資本為6000萬元人民幣,實繳資本比例達到50%,全職員工有11人。

三井住友德思私募由三井住友德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控股。據網絡資料,三井住友母公司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是日本第三大金融機構。集團下轄三井住友銀行、三井住友租賃、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和日本綜合研究所等4家子公司。

三井住友布局中國的歷史較早,早在1982年,三井住友銀行就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2005年在上海設立了代表處。2006年,證監會批准了三井住友資產管理株式會社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2021年,三井住友銀行集團與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設立了深創投索斯福(深圳)私募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34家外商獨資私募概況

狹義的「外資私募」,一般僅指外商獨資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根據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的數據,截至2023年9月22日,在我國處於備案存續狀態的34家外商獨資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中,絕大多數為5億以下小規模私募,5億以上規模私募僅有9家。其中,僅橋水(中國)投資這1家私募管理規模在100億以上。

從辦公地來看,上海無疑是外資私募的聚集地,有27家外資私募在上海辦公,占比近80%。策略分布上,主觀多頭策略最多,有15家。

從備案時間來看,2017年-2020年是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的備案高光時刻,年均備案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數量在5家及以上。2021年至今,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的備案數量略有下降,今年來僅1家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完成備案。

其中,橋水中國成立於2016年,核心策略是主觀多頭,2021年成為百億私募。母公司美國橋水投資公司是一家在全球範圍享有盛譽的資產管理公司。自1975年成立以來,橋水憑藉對於宏觀經濟的透徹研究、領先於行業的創新方法以及追求卓越的公司文化,服務於全球具有影響力的投資者。橋水中國承襲了美國橋水數十年的投資理念、公司管理方法與其文化並與本土視角相結合應用於中國的環境和市場。

外資私募業績孰強?

如果僅以公司是否有外資背景來看,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包括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中外合作企業在內,國內目前備案存續、仍有管理產品處於運行中的外資證券類私募管理人共有59家

然而,具有外資背景的私募較少對外宣傳,因此很多投資者對此知之甚少。而且,在私募排排網有業績展示的外資背景的私募僅有24家。在有業績顯示的私募中,外商獨資私募占10家,中外合資私募占12家,中外合作私募占2家。

其中,規模分布上,管理規模超5億的私募僅8家。辦公地方面,13家私募在上海辦公。公司策略上,股票策略私募占17家,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私募占4家。

其中,今年來收益居前5名的私募分別是:信璣(上海)私募、瑞桐資管、上海綽瑞私募、水木博雅私募、廣東仟貝私募5家私募均為中外合資性質私募,其中上海綽瑞私募管理規模最大。

上海綽瑞私募公司規模在10-20億,核心策略為期貨及衍生品,今年來收益為***%,近三年收益在***%以上。

[應合規要求,私募基金不能公開展示業績,文中涉及收益數據用***替代,合格投資者可查看收益數據。]

私募排排網資料顯示,上海綽瑞私募成立於2014年10月,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個股期權量化交易的私募基金公司。公司核心團隊均為國內外名校碩博出身,曾在國內外知名投行及證券期貨公司擔任要職,具有平均15年以上的行業相關經驗,交易經驗遍及美國、歐洲及亞洲的期權市場。公司目前專注於投資國內期權、期貨、股票二級市場,未來將擴展交易範圍至其他衍生品市場及全球交易市場。

近三年收益最高的是瑞銳投資,核心策略為股票,近三年收益接近***%。私募排排網資料顯示,瑞銳投資成立於2014年12月,公司秉承瑞士聯合私人銀行在風控與合規方面的高標準。在境外業務方面,瑞銳投資與瑞士聯合私人銀行通過RQFII、陸股通、債券通等相關渠道進行全方位合作,旨在成為連接境內外資本市場的精品投資管理機構。

風險揭示:投資有風險,本資料涉及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諾或預測產品未來收益。投資者應謹慎注意各項風險,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銷售文件,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投資決策,對投資決策自負盈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52c095376cf257a11a89feac3e6ec78.html